VS 여러분! 반갑습니다.    [로그인]
키워드 :
한문 
◈ 磻溪隨錄 (반계수록) ◈
◇ 磻溪隨錄卷之六 ◇
카탈로그   목차 (총 : 28권)     이전 6권 다음
1670년(현종 11년)
유형원
목   차
[숨기기]
 

1. 田制攷說 (下)

 

1.1. 後魏北齊隋唐田制

3
後魏孝文帝太和九年。給事中李安世上疏曰。量人畫野。經國大式。邑地相參。致理之本。井稅之興。其來日久。田菜之數。制之以限。蓋欲土不曠功。人罔遊力。竊見歲飢民流。田業多爲豪右所占奪。良疇委而不開。欲令家豐人給。其可得乎。宜更均量。審其經界。令分藝有準。力業相稱。又所爭之田。宜限年斷。事久難明。悉屬今主。以絶詐妄。帝深納之。均田之制。起於此矣。乃下詔均天下人田。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畝。不栽樹者。謂之露田。婦人二十畝。奴婢依良丁。牛一頭受田三十畒。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休及還受之盈縮。人年及課則受田。老免身沒則還田。奴婢牛隨有無以還授。初受田者。男夫給田二十畒。課種桑五十株棗五株楡三根。本史又云課蒔餘果及多種桑楡者亦不禁。諸應還之田。不得種桑楡棗果。種者以違令論。桑田皆爲世業。身終不還。恒從見口。有盈者無受無還。不足者受種如法。盈者得賣其盈。不足者得買所不足。口分世業之法始此。諸有擧戶老小殘疾無受田者。年十一以上及疾者授以半夫田。寡婦守志者雖免課。亦授婦田。諸土廣人稀處。隨力所及。官借人種蒔。後有來居者。依法封授。地狹之處。有進丁授田。而不樂遷者。則以其家桑田爲正田分。又不足。家內人別減分。樂遷者聽。逐空荒不限異州。其地足之處。不得無故而移。進丁受田者。恒從所近。諸宰民之官。各受近給公田。刺史十五頃。太守十頃。治中別駕各八頃。縣令郡丞六頃。更代相付。賣者坐如律。職分田始此。
 
4
其民調。一夫一婦帛一匹其麻鄕則布一匹。粟二石。人年十五以上未娶者。四人出一夫一婦之調。奴任耕婢任織者八口。當未娶者四。牛十頭當奴婢八。大率十匹中。五匹爲公調。二匹爲調外費。三匹爲內外百官俸。人年八十以上。聽一子不從役。魏舊無鄕黨之法。民多隱冒。三五十家始爲一戶。故舊制戶調帛二疋絮二斤絲一斤穀二十石。又人帛一疋二丈。委之州庫。以供調外之費。後又戶增。調帛三疋穀二石九斗。以供官司之祿。太和十年。從李沖之言。令五家爲鄰。五鄰爲里。五里爲黨。立鄰長里長黨長。而每戶調帛二疋粟二石。民始愁苦。豪强尤不願。旣而課調十省八九。上下安之。
 
5
○北齊給授田。令仍依魏朝。成丁而授。丁老而退。不聽賣易。文宣帝議徙冀定瀛無田之人。謂之樂遷於幽州寬鄕處之。武成帝時。又令男子率以十八受田輸租調。二十充兵。六十免力役。六十六退田免租調。畿郡爲公田。受公田者。一品以下羽林虎賁以上各有差。其方百里外。一夫受露田八十畒。婦人四十畝。奴婢依良人。牛授六十畒。限止四牛。每丁給永業二十畝爲桑田。土不宜桑者給麻田。如桑田法。大率一夫一婦調絹一匹綿八兩懇租二石義租五斗。奴婢準良人之半。牛調二尺懇租一斗義租五升。懇租送臺。義租納郡。以備水旱。奴婢官常役其力。故所調半於良人。
 
6
宋孝王所撰關東風俗傳曰。其時强弱相凌。恃勢侵奪。富有連畛亘陌。貧無立錐之地。昔漢氏募民徙田。恐遺懇課。令就良美。而齊氏全無斟酌。雖有當年權格。時暫施行。爭地文案。有三十年不了者。此由授受無法也。其賜田者。謂公田及諸橫賜之田。魏時職分公田。不問貴賤。一人一頃。以供菊秣。自武宣出獵以來。始以永賜。得聽買賣。又天保之代。曾遙壓首人田。以充公簿。武平以後。橫賜諸貴及外戚佞寵之家。亦以盡矣。又河渚山澤有可耕懇肥饒之處。悉是豪勢或借或請。編戶之人。不得一壟。其紏賞者依令口分之外。知有買匿。聽相紏列。還以此地賞之。至有貧人實非賸長買匿者。苟貪錢貨。詐吐丁壯口分。以與紏人。亦旣無田。便郞逃走。其露田雖不聽買賣。買賣亦無重責。貧戶因租課不濟。率多賣田。至春困急。輕致藏走。亦有懶惰之人。雖存田地。不肯肆力。在外浮遊。三正卽坊里村之正賣其口田。以供租課。比來頻有還人之格。欲以慰招逃散。假使暫還。卽賣所得之地。地盡還走。此由聽其買賣田園故也。廣占者依令。奴婢請田。亦與良人相似。以無田之良口。比有地之奴牛。天保中。宋世良獻書。請以富家牛地。先給貧人。其時朝列稱其合理。
 
7
○隋文帝令自諸王以下。至于都督。皆給永業田各有差。多者至百頃。少者至三十頃。其丁男中男永業露田。皆遵後齊之制。京官又給職分田。一品者給田五頃。至五品則爲田三頃。其下每品以五十畝爲差。至九品爲一頃。外官亦各有職分田。又給公廨田以供用。每丁男一牀。租粟三石。調桑土絹絁一疋綿三兩。麻土則布一疋麻三斤。單丁及僕隷半之。役歲無過三十日。有爵品及孝子順孫節婦免課役。後減調絹一疋爲二丈。開皇九年。任墾田千九百四十萬四千二百六十七頃。開皇中。戶總八百九十萬七千五百三十六。按定墾之數。每戶合得墾田二頃餘也。開皇十二年。以戶口歲增。京補及三河。地小人眾。議者欲徙就寬鄕。帝發使均天下田。其狹鄕每丁纔至二十畒。老小又少焉。大業中。墾田五千八百八十八萬四千四十頃。按其時有戶八百九十萬七千五百三十六。則每戶合得墾田五頃餘。恐本史之非實。
 
8
○唐授田之制。凡田廣一步長二百四十步爲畒。百畒爲頃。自秦漢以降。卽二百四十步爲畒。非始於唐。蓋具今文耳。丁男中男給田一頃。其八十畒爲口分。二十畒爲永業。篤疾廢疾四十畒。寡妻妾三十畝。田多可以足其人者爲寬鄕。小者爲狹鄕。狹鄕授田減寬鄕口分之半。其易田倍給口分。自親王至子男。自一品至騎尉。皆給永業田各有差。親王百頃。職事官正一品六十頃。郡王及從一品各五十頃。國公及正二品四十頃。郡公及從二品三十五頃。縣公及正三品二十五頃。從三品二十頃。侯及正四品十四頃。伯及從四品十頃。子及正五品八頃。男及從五品五頃。上柱國三十頃。柱國二十五頃。上護軍二十頃。護軍十五頃。上輕車都尉十頃。輕車都尉七頃。上騎都尉六頃。騎都尉四頃。驍騎尉飛騎尉各八十畒。雲騎尉武騎尉各六十畒。其散官五品以上同職事給。兼有官爵及勳。俱應給者唯從多。不並給。諸永業田。皆傳子孫。不在收授之限。子孫犯除名者所承之地。亦不追。五品以上永業田。皆不得狹鄕。受任於寬鄕。隔越射無主荒地充卽買蔭賜田充者。雖狹鄕亦聽。六品以下永業。聽本鄕收還公田充。願於寬鄕取者亦聽。若官爵有解免者。從所解追。解免不盡者。隨所降品追。其除名者。依口分例給。若當家之內。有官爵及少口分應受者。並聽迴給。有賸追收。其因官爵應得永業。未請及未足而身亡者子孫。不得追請。諸襲爵者唯得承父祖永業。不得別請。其給園宅地。良口三口以下給一畒。每三口加一畒。賤口五口給一畒。每五口加一畒。並不入永業口分之限。其京城及州縣郭下園宅。不在此例。諸京官職分田。自一品至九品亦有差。一品十二頃。二品十頃。三品九頃。四品七頃。五品六頃。六品四頃。七品三頃五十畒。八品二頃五十畒。九品一頃。並去京城百里內給。卽百里外給者亦聽。諸州及都護府親王府官人職分田亦有差。二品十二頃。三品十頃。每品比京官加一頃。其鎭戍關津岳瀆在外監官。亦視其品有差。每品比京官減一頃。上府折衝都尉六頃。果毅都尉四頃。長史別將各三頃。中府下府以次遆減。諸驛封田。皆隨近給。每馬一匹給田四十畒。其傳送馬。每匹給田二十畒。諸庶人身死貧無以葬者。聽賣永業田。樂遷寬鄕者幷聽賣口分。凡買地者。不得過本制。賣者不得更請。凡買賣皆須經所部官司申牒。年終彼此除附。若無文牒財。沒地還本主。諸業工商者永業口分田。各減半給之。在狹鄕者並不給。諸身死王事者。其子孫雖未成丁勿追。其因戰傷及篤疾廢疾者亦不追減。聽終其身。諸給口分田務從便近。不得隔越。其城居之人。本縣無田者。聽隔縣受。又令在京諸司及天下府州縣監折衝府鎭戍關津岳瀆等公廨田各有差。諸職分。陸田限三月三十日。稻田限四月三十日以前上者並入後人。以後上者入前人。天寶中應受田一千四百三十萬三千八百六十二頃十三畒。按天寶十四年。有戶八百九十萬餘。計定墾之數。每戶合得一頃六十餘畒。
 
9
每課戶。一丁歲入。租粟二石。調隨土地所宜。絹或絁二丈綿三兩。非蚕鄕則布二丈五尺。麻三斤。若當戶不成疋端屯綟者。皆隨近合成。準令布帛皆闊尺八寸長四丈爲疋。布五丈爲端。綿六兩爲屯。絲五兩爲絢。麻四斤爲綟。歲役二旬。閏年加二日不役則收其傭。日三尺。絹絁各三尺。布則三尺七寸五分。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調。三旬租調俱免。役日少者。見役日折免。通正役不過五十日。正役謂二十日傭也。凡工匠同。水旱蟲霜爲灾。十分損四分以上免租。損六分以上免租調。損七分以上。課役俱免。凡民戶量其資産。分爲九等。初定三等。以爲未盡。升降定爲九等。其調麻每年支料有餘。折一斤輸粟一斗。與租興受。其江南諸州租。並迴造納布。後又令關內諸州傭調資課。並準時價變粟取米。送至京。遂要支用。其路遠處不可運送者。所在收貯。充隨近軍粮。其河北河南有不通水利者。折租造絹。以代關中調課。諸任官應免課役者。待蠲符至然後注免。符雖未至。驗告身灼然實者亦免。諸樂遷寬鄕者。去本居千里外。復三年。五百里外復二年。三百里外復一年。一遷之後。不得更移。民十六爲中。二十爲丁。六十爲老。食祿之家。無得與民爭利。工商雜類。無預士伍。
 
10
杜佑曰國家田政。雖有此制。開元之季。天寶以來法令弛壞。兼並之弊。有踰於漢成哀之間。
 
11
馬端臨曰賦稅必視田畒。乃古今不易之法。三代之貢助徹。亦只是視田而賦之。未嘗別有戶口之賦。蓋授人以田而未嘗別有戶賦者三代也。不授人以田而輕其戶賦者兩漢也。因受田之名而重其戶賦。田之授否不常。而賦之重者已不可復輕。遂至重爲民病。則自魏至唐之中葉是也。今按漢則雖有筭賦之法。大㮣以田租爲本。普武帝平吳後。始制戶調之式。丁男之戶。歲輸絹三匹綿三斤。女及次丁男爲戶者半輸。自是以後。皆仍而不改耳。
 
12
按均田之制。起於後魏。而後周齊隋。或擧或墜。至唐其制始備。其間雖有損益之不同。大㮣亦庶幾矣。然不以土田爲本。而以人丁爲本。故不度田定制。正其經界。而籍田定役。計口分授。又其科條多端。增減不常。夫經界不定則易以侵爭。科條多端則簿書難詳。執難詳之簿書而欲齊兆人之侵爭。不可得也。此所以雖得暫行。而終歸於還廢也。蓋人非土不生。土非人不墾。然而土者一定而不遷者也。人者動靜存亡之不可常者也。是本乎田而明其分。則人在其中。而自無不均。不本乎田而欲察於人。則參差漏脫。無由可察矣。此理亂之所由分而百事之本也。嗚呼。苟非精思明驗者。孰知聖人以田出賦之法。誠萬世不可易也哉。此非唯事勢。亦是天理如此。由靜制動之理也。聖人盡天理。故其制皆如此。必先從有形去做。凡制爲節文度數。皆此意也。故其論學曰致知在格物。不曰致知而格物。
 
13
又按唐制以人丁爲本。故不復分田饒瘠之等。而分人戶爲九等也。旣以一戶調賦則或有流亡者。其勢必將攤徵於鄰比。唐李渤之言曰臣過長源鄕。舊四百戶。今纔百戶。闑縣鄕舊三千戶。今纔千戶。其他州縣。大率相似。跡其所以。皆由以逃戶稅。攤移於比鄰。致驅迫俱逃。蓋賦以人戶之弊。民之貧富不常。而上戶難以輕減其籍。逃亡者多而官不可盡信。則攤於鄰比。勢所必至。若以田出稅。隨其豐歉。則人或流亡。田有代者。豈有此弊哉。卽今搜丁定軍。故一有逃者則侵徵鄰族。鄰族不勝其苦而又逃。則又及於鄰族之鄰族。流毒八方。禍猶末已。夫出稅不以田則必有攤稅鄰比之弊。出兵不以田則必有徵役鄰族之弊。如欲上下相得。長治無弊。必也正經界以田出稅出兵乎。以上後魏北齊隋唐田制。
 
 

1.2. 高麗田制

15
高麗田制。大抵倣唐制。括墾田數分膏瘠。自文武百官至府兵閑人。莫不科授。身沒並納之於公。唯府兵年滿二十始受。六十而還。有子孫親戚則遆田。丁身有疾者亦許遆田無者籍監門衛。七十後給口分田五結收餘田。無後身死者及戰亡者妻。亦皆給口分田。又有公廨田。給庄宅宮院百司州縣館驛皆有差。○太祖初。定役分田。統合時朝臣軍士。勿論官階。視人性行善惡。功勞大小。以差給之。景宗始定職官田柴科。亦不論官階。定以人品。紫衫以上作十八品。一品田柴各一百十結。以次遆減。至十八品。田三十二結柴二十五結。又以丹衫以上作十品。一品田六十五結。柴五十五結。遆減至十品。田三十結柴十八結。緋衫以上作八品。一品田五十結柴四十結。遆減至八品。田二十七結柴十四結。綠衫以上作十品。一品田四十五結柴三十五結。遆減至十品。田二十結柴十結。此外又有雜職諸品。其未及此科者。皆給田十五結。穆宗改定文武兩班田柴科。至文宗又更定其制。自中書令,尚書令,門下侍中,至軍士閑人雜類。分爲十八科。自一百結至十七結爲差。以爲常式。第一科田百結。二科九十結。三科八十五結。四科八十結。五科七十五結。六科七十結。七科六十五結。八科六十結。九科五十五結。十科五十結。十一科四十五結。十二科四十結。十三科三十五結。十四科三十結。十五科二十五結。十六科二十二結。十七科二十結。十八科十七結。○其各品柴科。此不具載。六品以下七品以上無連立子孫者之妻給口分田八結。八品以下戰亡軍人通給妻口分田五結。五品以上戶夫妻皆死。無男而有未嫁女子者給口分田八結。女子嫁後還官。
 
16
文宗八年。判凡田品不易之地爲上。一易之地爲中。再易之地爲下。其不易山田一結。準平田一結。一易田二結。準平田一結。再易田三結。準平田一結。二十三年定量田步數。田一結方三十三步。六寸爲一分。十分爲一尺。六尺爲一步。二結方四十七步。三結方五十七步三分。四結方六十六步。五結方七十三步八分。六結方八十步八分。七結方八十七步四分。八結方九十步七分。九結方九十九步。十結方一百四步三分。
 
17
太祖元年。謂有司曰泰封主。以民從欲。唯事聚歛。不遵舊制。一頃之田。租稅六石。管驛之戶。賦絲三束。遂使百姓輟耕廢織。流亡相繼。自今租稅宜用舊法。成宗十一年。判公田租四分取一。水田上等一結。租三石十一斗二升五合五勺。中等一結租二石十一斗二升五合。下等一結租一石十二斗一升五合。旱田上等一結租一石十二斗一升五合五勺。中等一結租一石十斗六升二合五勺。下等一結缺。又水田上等一結租四石七斗五升。中等一結三石七斗五升。下等一結二石七斗五升。旱田上等一結租二石三斗七升五合。中等一結一石十一斗一升五合。下等一結一石三斗七升五合。文宗四年。判水旱蟲霜爲灾。田一結率十分爲定。損至四分除租六分。除租布。七分租布役俱免。二十三年定田稅。以十負出米七合五勺。積至一結。米七升五合。二十結米一石。恭愍王五年下旨曰。西北面土田未嘗收租。委之防戍。其來尚矣。近來權勢多所兼幷。自今官爲撿括。每一結賦一石。以支軍需。十一年提學白文寶上劄曰國田之制。取法於漢。十分稅一耳。慶尚之田稅。與他道雖一。而漕輓之費。亦倍其稅。請元定足丁。加給七結。以充稅價。辛禑二年。憲司以兵荒相仍。軍食罄竭。請於功臣田租三分取一。寺社田收其半。兩殿所屬宮司田科歛外羨餘。並充軍需。從之。○今按麗時稅法。前後屢變。史無明文。今不能詳。然以白文寶劄子觀之。其初則以什一爲率耳。
 
18
麗史論曰太祖旣一三韓。首正田制。分給臣民。國有定制。士庶安業。文宗恭儉節用。家給人足。太倉之粟。紅腐相因。毅明以降。權奸擅國。逮事胡元。誅求無厭。科歛萬端。戶口日耗。叔季失德。版籍不明。田柴之科廢而爲私田。勢家世族爭相兼並。田連阡陌。標以山川。良民盡入於巨室。而國以陵夷。
 
19
李齊賢曰滕文公問井地於孟子。孟子曰仁政必自經界始。經界不正。井地不均。穀祿不平。是故暴君汚吏。必慢其經界。經界旣正。分田制祿。可坐而定也。三韓之地。非四方舟車之會。無物産之饒貨殖之利。民生所仰。只在地力。而鴨綠以南。大抵皆山。肥膏不易之田。絶無而僅有也。經界之正若慢。則其利害比之中國相萬也。太祖繼新羅衰亂泰封奢暴之後。萬事草創。日不暇給。止爲口分之法。歷四世景宗作田柴之科。雖有疎略。亦古者世祿之意。至於九一而助。什一而賦。與夫所以優君子小人者則不暇論也。後世屢欲理之。終於苟而已矣。蓋其初不以經界爲急。撓其源而求流之淸。何可得也。惜乎。當時羣臣未有以孟子之言。講求法制。啓迪而力行之也。
 
20
麗末憲官趙浚等上書。請復田制曰。夫仁政必自經界始。國祚之長短。出於民生之苦樂。民生之苦樂。在於田制之均否。文武周公。井田以養民。故周有天下八百餘年。秦毁井田。二世而亡。太祖旣一三韓。乃定田制。百官則視其品而給之。身沒則收之。府兵則二十而受。六十而還。凡士大夫受田者。有罪則收之。人人自重。不敢犯法。禮義興而風俗美。府衛之兵。州郡津驛之吏。各食其田。土着安業。國以富强。雖以遼金虎視天下。而與我接境。不敢呑噬者。由太祖分三韓之地而與臣民共享其祿。厚其生結其心。爲國家千萬世之元氣故也。自是以來。閑人功蔭。投化八鎭。加給補給登科別賜之名。代有增益。掌田之官。不堪煩瑣。授田收田之法。漸致隳弛。奸猾乘間。欺蔽無窮。已仕已嫁者。尚食閑人之田。不踐行伍者。冒受軍田。父匿挾而私授其子。子隱盜而不還於公。祖宗之法旣壞。而兼幷之門開。兵者所以衛王室備邊虞者也。國家割膏膄之地。以祿四十二都府甲士十萬餘人。其衣粮器械。皆從田出。故國無養兵之費。卽三代藏兵於農之遺意也。今也兵與田俱亡。每至倉猝則驅農夫以補兵。故兵弱而餌敵。割農食以養兵。故戶削而邑亡。以祖宗至公分授之田。爲一家父子之所私。不一出門而仕朝。不一奉足而從軍者。錦衣玉食。坐享其利。夙夜侍衛之臣。百戰勤勞之士。反不得一畒之耕以養其父母妻子。其何以勸忠義而責事功哉。內而版圖典法。外而守令廉使。廢其本職。日聽田訟。不避寒暑。句稽文卷。檢覆証左。訊之佃戶。訊之故老。凡其辭連。盈獄滿庭。廢農待決。數月之案。積如丘山。一畒之爭。連數十年。忘寢廢食。剖決不給者。以私田爲爭端而訟煩也。子之於父母。一畒之求。或不如意。則反生怨恨。况於兄弟乎。是以私田而陷人倫於禽獸也。至於近年。兼幷尤甚。奸兇之徒。跨州包郡。山川爲標。指爲祖業。凡人累世所植之桑。所築之室。皆奪而有之。哀我無辜。流離四散。此以私田爲亂之首也。
 
21
諫官李行曰豪强兼幷。國用乏竭。租稅苛倍。生民凋悴。强弱相呑。爭訟繁多。骨肉相猜。風俗壞敗。此私田之弊也。富强失利。怨謗難弭。士族失業。生理難繼。田地廣大。審覆難悉。簿書煩多。考核難精。奸吏隱匿。覺察難及。此革弊之難也。雖然事出於公正。合於人心。悅之者眾。怨謗可弭矣。士之無職者授田。使得農耕。有職者給俸以代其耕。生理可繼。擇公廉有重望者爲按廉。擇廉敏精幹者爲守令。守令各考一邑。以核其事實。按廉統察一道。以黜陟守令。田地審覆可悉。簿書檢察可精。奸吏隱匿可察矣。其救之之術。何難之有。至於倉廩實而儲胥有餘。祿俸厚而廉恥可興。橫歛息而民生可紓。爭訟絶而風俗可厚。田野闢而賦歛薄。戶口繁而徭役均。其革之之利。爲如何哉。傳曰更化則可善理。又曰仁政必自經界始。
 
22
今按浚等之論。其意未必一出於公。而其言則實不易之論也。以上高麗田制。
 
 

1.3. 國朝田制附

24
此書本以明公田之制。後世私田則固無可論。唯本國結負之法。有異於中朝頃畒。故附載其說。以考其得失云。
 
25
本國量田之法。凡田分六等。每二十年改量成籍。一等田。尺長準周尺。四尺七寸七分五釐。二等五尺一寸七分九釐。三等五尺七寸三釐。四等六尺四寸三分四釐。五等七尺五寸五分。六等九尺五寸五分。實積十尺爲把。十把爲束。十束爲負。百負爲結。一等田一結準三十八畒。二等田四十四畒七分。三等田五十四畒二分。四等田六十九畒。五等田九十五畒。六等田一百五十二畒。○各等田十四負。準中朝田一畒。○常耕者稱正田。或耕或陳者稱續田。其稱正田而地品瘠薄。禾穀不穟者。續田而土性肥膏。所出倍多者。守令置簿。報觀察使。式年改正。
 
26
收稅之法。凡田每歲九月望前。守令審定年分等第。邑內及四面各分等第。觀察使更審啓聞。議政府六曺同議。更啓收稅。實十分爲上上年。每一結收二十斗九分。爲上中年收十八斗八分。爲上下年收十六斗七分。爲中上年收十四斗六分。爲中中年收十二斗五分。爲中下年收十斗四分。爲下上年收八斗三分。爲下中年收六斗二分。爲下下年收四斗一分則免稅。○永安平安道。減三分之一。濟州三邑減半。○新加耕田,全灾傷田,過半灾傷田,因病未耕全陳田。並聽佃夫狀告。勸農官親審。八月望前告守令。佃夫苦因事故未自狀告者。勸農官狀告。守令踏勘打量。加耕田準旁田品等打量。報觀察使。觀察使覈實置簿後。所報立案。還授守令。九月望前。具數啓聞。遣朝官憑考上項置簿及立案覆審。啓定租稅。全灾傷田及全陳田則免稅。過半灾傷田則其灾傷至六分者。六分免稅。四分收稅。以至九分。幷依此例。如有佃夫冒告灾傷及當該吏勸農官書員通同妄冒者。許人陳告。一負各笞一十。每一負加一等。罪。至杖一百充軍。其妄冒田。給陳告人。花利入官。守令十負以上罷黜。其知情妄冒者。追奪告身。永不叙用。○續田加耕田。隨起收稅。○海澤初年免收。次年半收。以上並經國大典。
 
27
在世宗十三年。改用貢法。舊制田品。只有上中下。所量之尺。三等各異。上田尺二十指。中田二十五指。下田三十指。而皆以實積四十四尺一寸爲束。十束爲負。百負爲結。準諸中朝畒法。上田之結。二十五畒四分有奇。實積周尺十五萬二千五百六十八尺。中田三十九畒九分有奇。實積周尺二十三萬九千四百一十四尺。下田五十七畒六分有奇。實積周尺三十四萬五千七百四十四尺。然八道地品不一。非三等所能盡。而差科不精。二十六年。更定其制。田分六等。年分九等。十分實爲上上年。九分爲上中。八分爲上下。七分爲中上。六分爲中中。五分爲中下。四分爲下上。三分爲下中。二分爲下下。隨其豐歉。每邑各異。而一分之年則免稅。更定結法。其制先據舊制五十七畒之結而審定。每等所出之數。上上年一等田出皮穀八十石。二十而取一。其稅三十斗。畒收五升二合六勺有奇。二等田出六十八石。其稅二十五斗五升。畒收四升四合七勺有奇。三等田出五十六石。其稅二十一斗。畝收三升六合八勺有奇。四等田出四十四石。其稅十六斗五升。畝收二升八合九勺有奇。五等田出三十二石。其稅十一斗。畒收二升一合有奇。六等田出二十石。其稅七斗五升。畒收一升三合一勺有奇。據此之數。推而計之。更以二十斗同科定結。一等田三十八畒。二等田四十四畝七分。三等田五十四畒二分。四等田六十九畒。五等田九十五畒。六等田一百五十二畒。上上年之稅二十斗。上中年十八斗。上下年十六斗。中上年十四斗。中中年十二斗。中下年十斗。下上年八斗。下中年六斗。下下年四斗。一等結積周尺二十四萬八千尺。二等二十六萬八千二百尺。三等三十二萬五千二百尺。四等四十一萬四十尺。五等五十七萬尺。六等九十一萬二千尺。開方其數。百分取一。定爲每等量尺之長。一等尺周尺四尺七寸七分五釐。二等五尺一寸七分九釐。三等五尺七寸三釐。四等六尺四寸三分四釐。五等七尺五寸五分。六等九尺五寸五分。尺有長短而皆以實積百尺爲負。萬尺爲結。世宗實錄
 
28
謹按祖宗立制。其條理詳密如此。重民勤國均賦薄歛之意至矣。苟以是意行之。雖千萬世無弊可也。而式至于今。結負無紀。賦稅不均者何也。此非但政廢吏慢而然。原結負之法。主於租稅之同科。而不主田地之同尺。故易以有弊也。結負非無尺數也。以其載於簿書而不齊於田面。又其長短多端。乘除加減之法。當官者不能盡察。况於田氓乎。官不能盡察。而民不能盡知。則胥吏易以容奸。以難察之法。欲齊眾胥之奸。其勢不可得也。於是賄賂請托漏落欺隱之弊。無所不有。而結負無紀。賦稅不均矣。若一齊其尺。定爲頃畒。而計其所出之數。用以均乎賦稅而已。則尺量不二而人易知。田面整齊而難容奸。其本旣正。末自擧矣。寧有是弊哉。此古人所以必先明經界也。唯我世廟東方聖主也。惜乎當時諸臣。遇千載之時。而不能以經界之說。啓迪而行之。以幸萬世也。
 
29
結負不均。田政廢壞之後。年年踏驗之弊。起其害無窮。大典灾傷之法。亦不得行。可勝嘆哉。此則當一依法典。痛革其弊也。然卽今田政無紀。必須稍得整齊而後。可以議此。年年踏驗。非但勞擾公私。其增減輕重。全出書員之手。賄賂成風。民弊不可勝言。反無量田定結之意。所謂年年踏驗者。不使佃夫狀告灾傷。官自勘審。而每歲各面出定閑散隷吏。名以監官書員。逐田觀其灾實。隨意加減定結。聞中國無逐年踏驗。但其全損及被水灾處。佃夫若里正告狀。官自審覈減稅云。此亦與大典同矣。又今結負移來移去。其弊尤甚。東西眩亂。猾吏舞奸。專在於此。移來移去者。如東面居人。田散在於西面北面。則西北面田結。移之東面。而合於其人名下也。千萬人之田。散在諸面。而無不移合。則一邑田結。幾盡來去。而文簿繁亂矣。猾吏以其間。恣其用奸。尤宜痛革。然非朝廷申明法典。而守令剛正嚴明。莫能止也。今田政廢壞。而文書雜亂又如此。守令難於考覈。故俗吏例而爲考覈無益。而只憑虛威。寬者肆其猾吏之偸。猛者只添殘民之結而已。又今田結久爲書員之利窟。故書員不得全利。歸分於眾吏。爲官者又使書員販納官需諸物。又敬差官從人供饋賄賂。皆出書員。朝廷雖遣灾傷敬差官。所謂敬差官者。全不知灾傷之爲何事。不過載妓縱酒。罷黜一二守令。以報私嫌。時或坐杖書員。立己威焰而已。敬差官雖不知灾傷之爲何事。百司皆不知其職務。其來已久。故世亦以爲常事。
 
30
國制。正稅隨年分有定式。而貢物雜役。出於正稅之外。隨其繁簡而苦歇無定。自中世以後。官不擇人。上下相欺。年分不以實。因成久例。則雖豐穰之歲。率以爲下下年。是以正稅一結。無過四斗。而雜役名色漸多。輕者不下二三十斗。重則或至七八十斗。年分者。每歲守令巡審田野。與鄕老定其年之豐凶等第以聞也。今則雖豐歲。率以爲下下年。故例指書員踏驗定結。名以年分。而人不復知年分之實矣。正稅愈輕而雜科愈繁。雜科愈繁則歛民愈無定。是以國無事爲。守宰稍廉之時則一結止於二三十斗。不然則多於七八十斗。京畿及西北則或有至百斗者。以田結尤甚漏縮故也。
 
31
本國平時卽壬辰倭亂以前田結及癸卯乙亥量田數
 
32
忠淸道
 
33
平時田結二十五萬二千五百三結五十五負八束。
 
34
癸卯元籍二十四萬七百四十四結四十七負九束。
 
35
乙亥元籍二十五萬八千四百六十一結四十九負八束內。陳荒雜頉十一萬七千四百五十三結四十五負。計除實時起十三萬一千三百七十二結五十五負六束。火粟幷。
 
36
全羅道
 
37
平時田結四十四萬二千一百八十九結七負二束。
 
38
癸卯時起十九萬八千六百七十二結五十負二束。
 
39
乙亥元籍三十三萬五千三百五結五十九負三束內。實時起十九萬一千七結八十六負。
 
40
慶尚道
 
41
平時田結三十一萬五千二十六結六十四負八束。
 
42
癸卯時起十七萬三千九百二結九負。
 
43
乙亥元籍三十萬一千七百二十五結三十六負三束內。實時起十九萬三千五十一結五十二負二束。
 
44
京畿
 
45
平時田結十四萬七千三百七十結十六負三束內。田七萬五千六百五十二結十九負三束。畓六萬六千三百十六結九十七負。
 
46
癸卯元籍十四萬一千九百五十九結九十三負三束。
 
47
江原道
 
48
平時田結三萬四千八百三十一結三十七負五束內。田二萬八千五百二十一結二負六束。畓六千三百十結三十四負五束。
 
49
癸卯元籍三萬三千八百八十四結八十五負。
 
50
黃海道
 
51
平時田結十萬六千八百三十二結七十負八束內。田七萬八千七百七十九結五負。畓二萬八千五十三結六十五負八束。
 
52
癸卯元籍十萬八千二百十一結五十負三束。
 
53
咸鏡道
 
54
平時田結六萬三千八百二十一結九十負一束內。田六萬九百結一束。畓二千九百三十一結九十負。
 
55
癸卯元籍五萬四千三百七十七結八十九負七束。
 
56
平安道
 
57
平時田結十五萬三千九結十三負一束內。田十二萬六千八百十結五十三負五束。畓二萬六千一百九十八結五十九負六束。
 
58
已上平時田結總一百五十一萬五千五百餘結。下三道幷一百萬九千七百餘結。五道幷五十萬五千八百餘結。
 
59
平時賦稅米黃豆幷三十餘萬石。以十斗斛計之則爲四十五萬餘斛。除西北兩界留本道外。六道稅二十六萬餘石。各司所納米(食+丏)油蜜價九萬餘石。百官頒祿八萬餘石。豐儲倉雜下三萬餘石。軍資監上下四萬餘石。倭料八千餘石。餘二萬餘石。
 
60
按下三道非必地廣倍簁。田等高。故結負多少相懸也。
 
61
平時田籍。壬辰亂後。地部無有存者。此乃得之於書吏金士得家藏。乙亥量田時則只量下三道。不量五道。
 
62
卽今時起田結數丙戌年條
 
63
京畿
 
64
田一萬一千六百九十四結。
 
65
稅三千一百十八石。
 
66
畓一萬一百四十五結。
 
67
稅二千九百七十二石。
 
68
忠淸道
 
69
田六萬一千三百四十四結。
 
70
稅一萬六千三百五十八石。
 
71
畓六萬三千二百八十一結。
 
72
稅一萬八千三百十三石。
 
73
全羅道
 
74
田六萬九千六百七十一結。
 
75
稅二萬一千四百五石。
 
76
畓十三萬七百六十五結。
 
77
稅三萬八千二百八十一石。
 
78
慶尚道
 
79
田九萬五千四十八結。
 
80
稅二萬八千五百九十二石。
 
81
畓九萬四千五百二十六結。
 
82
稅三萬七百五十一石。
 
83
江原道
 
84
田五千四百六結。
 
85
稅一千四百四十二石。
 
86
畓二千八百五十結。
 
87
稅七百五十九石。
 
88
黃海道
 
89
田三萬五千五十七結。
 
90
稅九千三百四十八石。
 
91
畓九千一百八十一結。
 
92
稅二千四百四十八石。
 
93
平安道
 
94
田四萬二千八百四十四結。
 
95
稅六千五百四二十四石。
 
96
畓四千七百十七結。
 
97
稅一千三百五十八石。
 
98
咸鏡道
 
99
田四萬四千七百七十二結。
 
100
稅一萬一千九百三十九石。
 
101
畓二千三十四結。
 
102
稅五百四十石。
 
103
八道通共田三十六萬五千八百二十七結。畓三十萬八千四百七十二結。
 
104
通稅十九萬五千二百餘石。卽二十九萬三千五百餘斛。
 
105
逐年結負。或有增減。而大約如此。然皆是書員輩任意偸脫者。五道則乙亥亦不量田。丙子亂後。文書又皆闕失。紊亂尤甚。
 
106
在宣祖朝李珥言於上曰。我國稅輕貢重。稅則幾於三十稅一。而近來歲比不登。灾傷過半。加以里胥瞞官。守令干譽。收稅尤輕。甚於貉道。比諸祖宗朝則不及三分之一。而經費之需則一依舊規。不能量入。故一歲之入。無以支出。逐年侵用舊藏。宿儲日盡。乃以二百年積累之國。倉廩不能支一歲。誠可哀痛。今若懲此加稅。則民膏已浚。無以箕歛。必須先紓積苦。慰悅民情。然後收稅。始可適宜矣。貢案之定。不度民戶殘盛。田結多寡。物産有無。而只以郡邑職秩高下爲輕重。且非土産。故不免輸價于防納之徒。以致刀蹬跙遏。徵以十倍。故利歸胥吏。而國與民俱乏矣。誠能改定貢案。以民戶田結分多寡。而必貢厥土之産。則民力寬得十之五六。如解倒懸矣。因以酌宜收稅而量入爲出。每有餘畜則國用漸饒而民勞亦愒矣。○又曰祖宗朝稅入甚多。而費用不廣。故一年必有贏餘。如是積年。至於紅腐。勢固然矣。今者一年之入。不能支出。而權設日滋。冗官太多。每以宿儲供經費。臣意量入爲出。盡革不急之官。無益之費。而典守之官。不被偸竊。然後庶不至罄竭矣。古者什一而稅。公用不乏。而民亦無怨。祖宗朝以九等收稅。設法非不詳密。而行之旣久。吏怠民頑。每以給灾爲要譽之資。今則以下之下。爲上之上。而一國之田不給灾者無幾。國用安得以不匱哉。勢至於此。雖守令之賢者。不敢不給灾者。以民生日困。徭役多端。若不解倒懸。而只以不給灾爲不負國。則赤子尤不能支。仁人君子豈能忍之乎。爲今之計。莫如改定貢案。使田役減其十分之七八。然後可量宜加稅。以給國用也。不然則公私終無足用之時矣。
【원문】磻溪隨錄卷之六
▣ 커뮤니티 (참여∙의견)
내메모
여러분의 댓글이 지식지도를 만듭니다. 글쓰기
〔한국고전〕
▪ 분류 : 총서
▪ 최근 3개월 조회수 : 632
- 전체 순위 : 112 위 (1 등급)
- 분류 순위 : 2 위 / 82 작품
지식지도 보기
내서재 추천 : 0
▣ 함께 읽은 작품
(최근일주일간)
• (1) 고향
▣ 참조 지식지도
▣ 기본 정보
◈ 기본
  반계수록(磻溪隨錄) [제목]
 
  유형원(柳馨遠) [저자]
 
◈ 참조
 
▣ 참조 정보 (쪽별)
백과 참조
목록 참조
 
외부 참조
 
백과사전 으로 가기
▣ 인용 디렉터리
☞ [인물] 유형원

  지식놀이터 :: 원문/전문 > 고전 > 한국고전 > 총서 카탈로그   목차 (총 : 28권)     이전 6권 다음 한문 
◈ 磻溪隨錄 (반계수록) ◈
©2021 General Libraries 최종 수정 : 2021년 08월 24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