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景德王>立. 諱<憲英>, <孝成王>同母弟. <孝成>無子, 立<憲英>爲太子, 故得嗣位. 妃伊湌<順貞>之女也.
6
二年春三月, <主力公>宅牛, 一産三犢. <唐><玄宗>遣贊善大夫<魏曜>來吊祭. 仍冊王爲<新羅>王, 襲先王官爵. 制曰: 『故開府儀同三司使持節大都督鷄林州諸軍事兼持節寧海軍使<新羅>王<金承慶>弟<憲英>, 奕業懷仁, 率心常禮, 大賢風敎, 條理尤明, 中夏軌儀, 衣冠素襲. 馳海琛而遣使, 準雲呂而通朝, 代爲純臣, 累効忠節. 頃者, 兄承土宇, 沒而絶嗣, 弟膺繼及, 抑惟常經, 是用賓懷, 優以冊命. 宜用舊業, 俾承藩長之名. 仍加殊禮, 載錫<漢>官之號, 可襲兄<新羅>王開府儀同三司使持節大都督鷄林州諸軍事兼充持節寧海軍使.』 幷賜御註《孝經》一部. 夏四月, 納舒弗邯<金義忠>女爲王妃. 秋八月, 地震. 冬十二月, 遣王弟入<唐>賀正. 授左淸道率府員外長史, 賜綠袍銀帶, 防還.
7
三年春正月, 以伊湌惟正爲中侍. 閏二月, 遣使入<唐>賀正, 並獻方物. 夏四月, 親祀神宮. 遣使入<唐>獻馬. 冬, 妖星出中天, 大如五斗器, 浹旬乃滅.
8
四年春正月, 拜伊湌<金思仁>爲上大等. 夏四月, 京都雹, 大如鷄子. 五月, 旱. 中侍<惟正>退, 伊湌<大正>爲中侍. 秋七月葺東宮. 又置司正府․少年監典․穢宮典.
9
五年春二月, 遣使入<唐>賀正, 幷獻方物. 夏四月, 大赦, 賜大酺, 度僧一百五十人.
10
六年春正月, 改中侍爲侍中. 置國學諸業博士․助敎. 遣使入<唐>賀正, 並獻方物. 三月, 震<眞平王陵>. 秋, 旱. 冬, 無雪. 民饑且疫, 出使十道安撫.
11
七年春正月, 天狗落地. 秋八月, 太后移居<永明>新宮. 始置貞察一員, 糾正百宮. 遣阿湌<貞節>等檢察北邊. 始置<大谷城>等十四郡縣.
12
八年春三月, 暴風拔木. 三月, 置天文博士一員, 漏刻博士六員.
13
九年春正月, 侍中<大正>免, 伊湌<朝良>爲侍中. 二月, 置御龍省奉御二員.
14
十一年春三月, 以級湌<原神>․<龍方>爲大阿湌. 秋八月, 置東宮衙官. 冬十月, 加置倉部史三人.
15
十二年秋八月, <日本國>使至, 慢而無禮, 王不見之, 乃廻. <武珍州>獻白雉.
16
十三年夏四月, 京都雹, 大如雞卵. 五月, 立<聖德王碑>. <牛頭州>獻<瑞芝>. 秋七月, 王命官, 修葺<永興>․<元延>二寺. 八月, 旱․蝗. 侍中<朝良>退.
17
十四年春, 穀貴民饑. <熊川州><向德>, 貧無以爲養, 割股肉飼其父. 王聞 賜賚頗厚, 仍使旌表門閭. <望德寺>塔動.(<唐><令狐澄>《新羅國記》曰: 『其國爲<唐>立此寺, 故以爲名, 兩塔相對高十三層, 忽震動開合, 如欲傾倒者數日, 其年<祿山>亂, 疑其應也.』) 夏四月, 遣使入<唐>賀正. 秋七月, 赦罪人, 存問老疾鰥寡孤獨, 賜穀有差. 以伊湌<金耆>爲侍中.
18
十五年春二月, 上大等<金思仁>, 以比年災異屢見, 上疏極論時政得失, 王嘉納之. 王聞<玄宗>在<蜀>, 遣使入<唐>, 泝江至<成都>朝貢. <玄宗>御製御書五言十韻詩, 賜王曰 『嘉<新羅>王歲修朝貢, 克踐禮樂名義, 賜詩一首. 四維分景緯, 萬象含中樞. 玉帛遍天下, 梯航歸上都. 緬懷阻靑陸, 歲月勤黃圖. 漫漫窮地際, 蒼蒼連海隅. 興言名義國, 豈謂山河殊. 使去傳風敎, 人來習典謨. 衣冠知奉禮, 忠信識尊儒. 誠矣天其鑑, 賢哉德不孤. 擁旄同作牧, 厚貺比生蒭. 益重靑靑志, 風霜恒不渝.』 帝辛<蜀>時, <新羅>能不遠千里, 朝聘行在所, 故嘉其至誠, 賜之以詩. 其云益重靑靑志, 風霜恒不渝者, 豈古詩疾風知勁草, 板蕩識貞臣之意乎. <宣和>中, 入朝使臣<金富儀>將刻本, 入汴京, 示舘伴學士<李邴>. <李邴>上皇帝, 因宣示兩府及諸學士訖. 傳宣曰: 『進奉侍郞所上詩, 眞<明皇>書.』 嘉嘆不已. 夏四月, 大雹. <大永郞>獻白狐, 授位南邊第一.
19
十六年春正月, 上大等<思仁>病免, 伊湌<信忠>爲上大等. 三月, 除內外群官月俸, 復賜祿邑. 秋七月, 重修<永昌宮>. 八月, 加調府史二人. 冬十二月, 改<沙伐州>爲<尙州>, 領州一․郡十․縣三十. <歃良州>爲<良州>, 領州一․小京一․郡十二․縣三十四. <菁州>爲<康州>, 領州一․郡十一․縣二十七. <漢山州>爲<漢州>, 領州一․小京一․郡二十七․縣四十六. <首若州>爲<朔州>, 領州一․小京一․郡十一․縣二十七. <熊川州>爲<熊州>, 領州一․小京一․郡十三․縣二十九. <河西州>爲<溟州>, 領州一․郡九․縣二十五. <完山州>爲<全州>, 領州一․小京一․郡十․縣三十一. <武珍州>爲<武州>, 領州一․郡十四․縣四十四.(<良州>一作<梁州>)
20
十七年春正月, 侍中<金耆>卒, 伊湌<廉相>爲侍中. 二月, 下敎, 內外官請暇滿六十日者, 聽解官. 夏四月, 選醫官精究者, 充內供奉. 置律令博士二員. 秋七月二十三日, 王子生. 大雷電, 震佛寺十六所. 八月, 遣使入<唐>朝貢.
21
十八年春正月, 改兵部․倉部卿·監爲侍郞, 大舍爲郞中, 改執事舍知爲執事員外郞, 執事史爲執事郞. 改調府․禮部․乘府․船府․領客府․左右議方府․司正․位和府․例作典․大學監․大道署․永昌宮等大舍爲主簿. 賞賜署․典祀署․音聲署․工匠府․彩典等大舍爲主書. 二月, 改禮部舍知爲司禮, 調府舍知爲司庫, 領客府舍知爲司儀, 乘府舍知爲司牧, 船府舍知爲司丹, 例作府舍知爲司例, 兵部弩舍知爲司兵, 倉部租舍知爲司倉. 三月, 彗星見, 至秋乃滅.
22
十九年春正月, 都城寅方, 有聲如伐鼓, 衆人謂之鬼鼓. 二月, 宮中穿大池. 又於宮南<蚊川>之上, 起<月淨>․<春陽>二橋. 夏四月, 侍中<廉相>退, 伊湌<金邕>爲侍中. 秋七月, 封王子<乾運>爲王太子.
23
二十年春正月朔, 虹貫日, 日有珥. 夏四月, 彗星出.
24
二十一年夏五月, 築<五谷>․<鵂巖>․<漢城>․<獐塞>․<池城>․<德谷>六城, 各置太守. 秋九月, 遣使入<唐>朝貢.
25
二十二年夏四月, 遣使入<唐>朝貢. 秋七月, 京都大風, 飛瓦拔樹. 八月, 桃李再花. 上大等<信忠>․侍中<金邕>免. 大奈痲<李純>爲王寵臣, 忽一旦避世入山, 累徵不就. 剃髮爲僧, 爲王創立<斷俗寺>居之. 後, 聞王好樂, 卽詣宮門, 諫奏曰: 「臣聞, 昔者<桀><紂>荒于酒色, 淫樂不止. 由是, 政事凌遲, 國家敗滅. 覆轍在前, 後車宜戒. 伏望大王改過自新, 以永國壽.」 王聞之感歎, 爲之停樂. 便引之正室, 聞說道妙, 以及理世之方, 數日乃止.
26
二十三年春正月, 伊湌<萬宗>爲上大等, 阿湌<良相>爲侍中. 三月, 星孛于東南. 龍見<楊山>下, 俄而飛去. 冬十二月十一日, 流星或大或小, 觀者不能數.
27
二十四年夏四月, 地震. 遣使入<唐>朝貢, 帝授使者檢校禮部尙書. 六月, 流星犯心. 是月, 王薨. 諡曰<景德>, 葬<毛祇寺>西岑.(古記云: 『<永泰>元年乙巳卒.』 而《舊唐書》及《資理通鑑》皆云: 『<大曆>二年』, <新羅>王<憲英>卒, 豈其誤耶.)
|
|
|
|
여러분의 댓글이 지식지도를 만듭니다.
【
글쓰기
】
〔미분류〕
|
|
|
▪ 최근 3개월 조회수 :
3
|
- 전체 순위 : 3356 위 (3 등급)
|
- 분류 순위 : 57 위 / 212 작품
|
|
▣ 함께 읽은 작품
(최근일주일간)
|
|
▣ 참조 지식지도
|
▣ 기본 정보
|
|
|
◈ 기본
◈ 참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