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第十<奈解王>卽位十七年壬辰, <保羅國>(今<固城>)‧<史勿國>(今<泗州>)等八國, 倂力來侵邊境, 王命太子<㮈音>‧將軍<一伐>等, 率兵拒之, 八國皆降. 時, <勿稽子>軍功第一, 然爲太子所嫌, 不賞其功. 或謂<勿稽子>: 「此戰之功, 唯子而已, 而賞不及子, 太子之嫌君其怨乎?」 <稽>曰: 「國君在上, 何怨人臣?」 或曰: 「然則, 奏聞于王幸矣.」 <稽>曰: 「伐功爭命, 揚己掩人, 志士之所不爲也. 勵之待時而已.」 十年乙未, <骨浦國>(今<合浦>也)等三國王, 各率兵來攻<竭火>(疑<屈弗>也, 今<蔚州>), 王親率禦之, 三國皆敗. <稽>所獲數十級, 而人不言<稽>之功. <稽>謂其妻曰: 「吾聞仕君之道, 見危致命, 臨難忘身, 仗於節義, 不顧死生之謂忠也. 夫<保羅>(疑<發羅>, 今<羅州>)‧<竭火>之役, 誠是國之難. 君之危, 而吾未曾有忘身致命之勇, 此乃不忠甚也. 旣以不忠而仕君, 累及於先人, 可謂孝乎? 旣失忠孝, 何顔復遊朝市之中乎!」 乃被髮荷琴, 入<師彘山>(未詳), 悲竹樹之性病, 寄托作歌, 擬溪澗之咽響, 扣琴制曲, 隱居不復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