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文聖王>立. 諱<慶膺>, <神武王>太子, 母<貞繼>夫人(一云<定宗>太后). 八月, 大赦, 敎曰: 『<淸海鎭>大使<弓福>, 嘗以兵助神考, 滅先朝之巨賊, 其功烈可忘耶?』 乃拜爲鎭海將軍, 兼賜章服.
5
二年春正月, 以<禮徵>爲上大等, <義琮>爲侍中, <良順>爲伊湌. 自夏四月至六月, 不雨. <唐><文宗>勑鴻臚寺, 放還質子及年滿合歸國學生共一百五人. 冬饑.
6
三年春, 京都疾疫. 一吉湌<弘弼>謀叛, 事發逃入海島, 捕之不獲. 秋七月, <唐><武宗>勑, 歸國<新羅>官, 前入<新羅>宣慰副使充<兗州>都督府司馬賜緋魚袋<金雲卿>, 可<淄州>長史, 仍爲使, 冊王爲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尉使持節大都督雞林州諸軍事兼持節充寧海軍使上柱國<新羅>王, 妻<朴>氏爲王妃.
8
五年春正月, 侍中<義琮>病免, 伊湌<良順>爲侍中. 秋七月, 五虎入神宮園.
9
六年春二月甲寅朔, 日有食之. 太白犯鎭星. 三月, 京都雨雹. 侍中<良順>退, 大阿湌<金茹>爲侍中. 秋八月, 置<穴口鎭>, 以阿湌<啓弘>爲鎭頭.
10
七年春三月, 欲娶<淸海鎭>大使<弓福>女爲次妃. 朝臣諫曰: 「夫婦之道, 人之大倫也. 故<夏>以<塗山>興, <殷>以<㜪氏>昌, <周>以褒姒滅, <晉>以<驪姬>亂. 則國之存亡, 於是乎在, 其可不愼乎? 今<弓福>海島人也, 其女豈可以配王室乎?」 王從之. 冬十一月, 雷, 無雪. 十二月朔. 三日並出.
11
八年春, <淸海><弓福>怨王不納女, 據鎭叛. 朝廷將討之則恐有不測之患, 將置之則罪不可赦, 憂慮不知所圖. <武州>人<閻長>者, 以勇壯聞於時. 來告曰: 「朝廷幸聽臣, 臣不煩一卒, 持空拳以斬<弓福>以獻.」 王從之. <閻長>佯叛國投<淸海>, <弓福>愛壯士, 無所猜疑, 引爲上客, 與之飮極歡. 及其醉, 奪<弓福>劒斬訖, 召其衆說之, 伏不敢動.
12
九年春二月, 重修<平議>․<臨海>二殿. 夏五月, 伊湌<良順>․波珍湌<興宗>等叛, 伏誅. 秋八月, 封王子爲王太子. 侍中<金茹>卒, 伊湌<魏昕>爲侍中.
13
十年, 春夏旱. 侍中<魏昕>退, 波珍湌<金啓明>爲侍中. 冬十月, 天有聲如雷.
14
十一年春正月, 上大等<禮徵>卒, 伊湌<義正>爲上大等. 秋九月, 伊湌<金式>․<大昕>等叛, 伏誅, 大阿湌<昕鄰>緣坐罪.
15
十二年春正月, 土星入月, 京都雨土, 大風拔木. 赦獄囚殊死已下.
16
十三年春二月, 罷<淸海鎭>, 徙其人於<碧骨郡>. 夏四月, 隕霜. 入<唐>使阿湌<元弘>, 䝴佛經幷佛牙來, 王出郊迎之.
17
十四年春二月, 波珍湌<眞亮>爲<熊州>都督. 調府火. 秋七月, 重修<鳴鶴樓>. 冬十一月, 王太子卒.
18
十五年夏六月, 大水. 秋八月, 西南州郡蝗.
19
十七年春正月, 發使撫問西南百姓. 冬十二月, 珍閣省災, 土星入月.
20
十九年秋九月, 王不豫, 降遺詔曰: 『寡人以眇末之資, 處崇高之位, 上恐獲罪於天鑑, 下慮失望於人心, 夙夜兢兢, 若涉淵氷. 賴三事大夫․百辟卿士左右挾維, 不墜重器. 今者, 忽染疾疹, 至于旬日, 怳惚之際, 恐先朝露. 惟祖宗之大業, 不可以無主, 軍國之萬機, 不可以暫廢. 顧惟舒弗邯<誼靖>, 先皇之令孫, 寡人之叔父. 孝友明敏, 寬厚仁慈, 久處台衡, 挾贊王政, 上可以祗奉宗廟, 下可以撫育蒼生. 爰釋重負, 委之賢德, 付託得人, 夫復何恨! 况生死始終, 物之大期, 壽夭修短, 命之常分. 逝者可以達理. 存者不必過哀. 伊爾多士, 竭力盡忠, 送往事居, 罔或違禮. 布告國內, 明知朕懷.』 越七日, 王薨. 諡曰<文聖>, 葬于<孔雀趾>.
|
|
|
|
여러분의 댓글이 지식지도를 만듭니다.
【
글쓰기
】
▣ 함께 읽은 작품
(최근일주일간)
|
|
▣ 참조 지식지도
|
▣ 기본 정보
|
|
|
◈ 기본
◈ 참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