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高麗本記》云: 「<麗>季<武德><貞觀>間, 國人爭奉<五斗米敎>, <唐><高祖>聞之, 遣道士, 送天尊像來, 講《道德經》, 王與國人聽之. 卽第二十七代<榮留王>卽位七年, <武德>七年甲申也. 明年遣使往<唐>, 求學佛‧老, <唐>帝(謂<高祖>也)許之. 及<寶藏王>卽位(<貞觀>十六年壬寅也), 亦欲倂興三敎, 時寵相<蓋蘇文>, 說王以儒‧釋並熾而黃冠未盛, 特使於<唐>求道敎. 時, <普德和尙>住<盤龍寺>, 憫左道匹正, 國祚危矣, 屢諫不聽, 乃以神力飛方丈, 南移于<完山州>(今<全州>也)<孤大山>而居焉, 卽<永徽>元年庚戌六月也.(又《本傳》云, <乾封>二年丁卯三月三日也.) 未幾國滅(以<摠章>元年戊辰國滅, 則計距庚戌十九年矣), 今<景福寺>有飛來方丈是也云云.(已上《國史》.) <眞樂公>留詩在堂, <文烈公>著傳行世. 又按《唐書》云: 「先是, <隋><煬帝>征<遼東>, 有裨將<羊皿>, 不利於軍, 將死有誓曰『必爲寵臣滅彼國矣』, 及<蓋氏>擅朝, 以<蓋>爲氏, 乃以<羊皿>是之應也.」 又按《高麗古記》云: 「<隋><煬帝>以<大業>八年壬申, 領三十萬兵, 渡海來征, 十年甲戌十月, <高麗>王(時第三十六代<嬰陽王>立二十五年也)上表乞降. 時有一人, 密持小弩於懷中, 隨持表使到<煬帝>舡中, 帝奉表讀之, 弩發中帝胸, 帝將旋師, 謂左右曰: 『朕爲天下之主, 親征小國而不利, 萬代之所嗤.』 時右相<羊皿>奏曰: 『臣死爲<高麗>大臣, 必滅國, 報帝王之讎.』 帝崩後, 生於<高麗>, 十五聰明神武. 時, <武陽王>聞其賢(《國史》<榮留王>名<建武>, 或云<建成>, 而此云<武陽>, 未詳), 徵入爲臣, 自稱姓<蓋>名<金>, 位至蘇文, 乃侍中職也.(《唐書》云: 『<蓋蘇文>自謂莫離支, 猶中書令.』 又按《神誌秘詞‧序》云: 『蘇文<大英弘>序幷注.』 則蘇文乃職名, 有文證, 而《傳》云『文人<蘇英弘>序』, 未詳孰是.) <金>奏曰: 『鼎有三足, 國有三敎, 臣見國中, 唯有儒釋, 無道敎, 故國危矣.』 王然之, 奏<唐>請之, <太宗>遣<叙達>等道士八人.(《國史》云: 『<武德>八年乙酉, 遣使入<唐>求佛‧老, <唐>帝許之.』 據此則<羊皿>自甲戌年死, 而托生于此, 則才年十餘歲矣. 而云寵宰說王遣請, 其年月必有一誤, 今兩存.) 王喜以佛寺爲道館, 尊道士, 坐儒士之上. 道士等行鎭國內有名山川, 古<平壤城>勢新月城也, 道士等呪勑南河龍, 加築爲滿月城, 因名<龍堰城>, 作讖曰《龍堰堵》, 且云《千年寶藏堵》, 或鑿破靈石.(俗云<都帝嵓>, 亦云<朝天石>, 蓋昔聖帝騎此石, 朝上帝故也.) <蓋金>又奏築長城東北西南. 時, 男役女耕, 役至十六年乃畢. 及<寶藏王>之世, <唐><太宗>親統, 以六軍來征, 又不利而還. <高宗><總章>元年戊辰右相<劉仁軌>‧大將軍<李勣>‧<新羅><金仁問>等攻破國滅, 擒王歸<唐>, <寶藏王>庶子率四千餘家, 投于<新羅>.(與《國史》少殊, 故幷錄.) <大安>八年辛未, <祐世>僧統到<孤大山><景福寺>飛來方丈, 禮<普聖師>之眞, 有詩云「涅槃方等敎, 傳受自吾師云云」, 至「可惜飛房後, <東明>古國危」, 跋云: 「<高麗><藏王>, 惑於道敎, 不信佛法, 師乃飛房, 南至此山. 後有神人, 現於<高麗><馬嶺>, 告人云『汝國敗亡無日矣』.」 具如《國史》, 餘具載《本傳》與《僧傳》. 師有高弟十一人, <無上和尙>與弟子<金趣>等, 創<金洞寺>; <寂滅>‧<義融>二師創<珍丘寺>; <智藪>創<大乘寺>; <一乘>與<心正>‧<大原>等, 創<大原寺>; <水淨>創<維摩寺>; <四大>與<契育>等, 創<中臺寺>; <開原和尙>創<開原寺>; <明德>創<燕口寺>. <開心>與<普明>亦有《傳》, 皆如《本傳》. 讚曰: <釋氏>汪洋海不窮, 百川儒‧老盡朝宗. <麗王>可笑封沮氵如, 不省滄溟徒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