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 여러분! 반갑습니다.    [로그인]
키워드 :
한문 
◈ 三國遺事 (삼국유사) ◈
◇ 三國遺事卷第一 ◇
카탈로그   목차 (총 : 5권)     처음◀ 1권 다음
고려 충렬왕 때
일연
목   차
[숨기기]
1
三國遺事卷第一
2
紀異卷第一
3
叙曰: 大抵古之聖人, 方其禮樂興邦, 仁義設敎, 則怪力亂神, 在所不語. 然而帝王之將興也, 膺符命‧受圖籙, 必有以異於人者, 然後能乘大變, 握大器, 成大業也. 故<河>出圖‧<洛>出書而聖人作; 以至虹繞<神母>而誕<羲>; 龍感<女登>而生<炎>; <皇娥>遊<窮桑>之野, 有神童自稱<白帝>子, 交通而生<小昊>; <簡狄>呑卵而生<契>; <姜嫄>履跡而生<弃>; 胎孕十四月而生<堯>; 龍交大澤而生<沛公>. 自此而降, 豈可殫記! 然則三國之始祖, 皆發乎神異, 何足怪哉! 此神異之所以漸諸篇也, 意在斯焉.
 
 

1. 古朝鮮(王儉朝鮮)

5
《魏書》云: 「乃往二千載有<壇君王儉>, 立都<阿斯達>(《經》云<無葉山>, 亦云<白岳>, 在<白州>地, 或云在<開城>東, 今<白岳宮>是), 開國號<朝鮮>, 與<高>同時. 古記云: 「昔有<桓國>(謂<帝釋>也)庶子<桓雄>, 數意天下, 貪求人世, 父知子意, 下視<三危太伯>可以弘益人間, 乃授天符印三箇, 遣往理之. <雄>率徒三千, 降於<太伯山>頂(卽<太伯>今<妙香山>)神壇樹下, 謂之<神市>, 是謂<桓雄天王>也. 將風伯‧雨師‧雲師, 而主穀‧主命‧主病‧主刑‧主善惡, 凡主人間三百六十餘事, 在世理化. 時有一熊‧一虎, 同穴而居, 常祈于神<雄>, 願化爲人. 時, 神遺靈艾一炷‧蒜二十枚曰: 「爾輩食之, 不見日光百日 便得人形.」 熊‧虎得而食之忌三七日, 熊得女身, 虎不能忌而不得人身. 熊女者無與爲婚, 故每於壇樹下, 呪願有孕, <雄>乃假化而婚之, 孕生子, 號曰<壇君王儉>. 以<唐高>卽位五十年庚寅(<唐高>卽位元年戊辰, 則五十年丁巳, 非庚寅也, 疑其未實), 都<平壤城>(今<西京>), 始稱<朝鮮>. 又移都於<白岳山><阿斯達>, 又名<弓(一作方)忽山>, 又<今彌達>, 御國一千五百年. <周><虎王>卽位己卯, 封<箕子>於<朝鮮>, <壇君>乃移於<藏唐京>, 後還隱於<阿斯達>爲山神, 壽一千九百八歲. 《唐‧裵矩傳》云: 「<高麗>本<孤竹國>(今<海州>), <周>以封<箕子>爲<朝鮮>. <漢>分置三郡, 謂<玄菟>‧<樂浪>‧<帶方>(北帶方).」《通典》亦同此說.(《漢書》則<眞>‧<臨>‧<樂>‧<玄>四郡, 今云三郡, 名又不同, 何耶?)
 
 

2. 魏滿朝鮮

7
《前漢‧朝鮮傳》云: 「自始<燕>時, 常畧得<眞番>‧<朝鮮>(<師古>曰, <戰國>時(<燕>)因始略得此地也), 爲置吏築障. <秦>滅<燕>, 屬<遼東>外徼. <漢>興爲遠難守, 復修<遼東>故塞, 至<浿水>爲界(<師古>曰, <浿>在<樂浪郡>), 屬<燕>. <燕>王<盧綰>反入<匈奴>, <燕>人<魏滿>亡命, 聚黨千餘人, 東走出塞, 渡<浿水>, 居<秦>故空地上下障, 稍役屬<眞番>‧<朝鮮>蠻夷及故<燕>‧<齊>亡命者王之, 都<王儉>(<李>曰, 地名; <臣瓚>曰, <王儉城>在<樂浪郡><浿水>之東), 以兵威侵降其旁小邑, <眞番>‧<臨屯>皆來服屬, 方數千里. 傳子至孫<右渠>(<師古>曰, 孫名<右渠>), <眞番>‧<辰國>欲上書見天子, 雍閼不通.(<師古>曰, <辰>謂<辰韓>也.) <元封>二年, <漢>使<涉何>諭<右渠>, 終不肯奉詔. <何>去至界, 臨<浿水>, 使馭刺殺送<何>者<朝鮮>裨王<長>(<師古>曰, 送<何>者名也), 卽渡水, 馳入塞遂歸報, 天子拜<何>爲<遼東>之部都尉. <朝鮮>怨<何>, 襲攻殺<何>. 天子遣<樓舡將軍><楊僕>, 從<齊>浮<渤海>, 兵五萬; <左將軍><筍彘>出<遼>, 討<右渠>, <右渠>發兵距嶮. <樓舡將軍>將<齊>七千人, 先到<王儉>, <右渠>城守, 規知<樓舡>軍小, 卽出擊<樓舡>, <樓舡>敗走, <僕>失衆遁山中獲免. <左將軍>擊<朝鮮><浿水>西軍, 未能破. 天子爲兩將未有利, 乃使<衛山>, 因兵威往諭<右渠>, <右渠>請降, 遣太子獻馬. 人衆萬餘持兵, 方渡<浿水>, 使者及<左將軍>疑其爲變, 謂太子「已服, 宜毋持兵」, 太子亦疑使者詐之, 遂不渡<浿水>, 復引歸. 報天子誅<山>. <左將軍>破<浿水>上軍, 迺前至城下, 圍其西北, <樓舡>亦往會居城南. <右渠>堅守, 數月未能下. 天子以久不能決, 使故<濟南太守><公孫遂>往正之, 有便宜將以從事. <遂>至, 縛<樓舡將軍>, 並其軍與<左將軍>, 急擊<朝鮮>. <朝鮮>相<路人>‧相<韓陶>‧<尼谿>相<參>‧將軍<王啖>(<師古>曰, <尼谿>地名, 四人也), 相與謀欲降, 王不肯之, <陶>‧<唊>‧<路人>, 皆亡降<漢>, <路人>道死. <元封>三年夏, <尼谿>相<參>, 使人殺王<右渠>來降, <王儉城>未下, 故<右渠>之大臣<成己>又反. <左將軍>使<右渠>子<長>‧<路人>子<最>, 告諭其民, 謀殺<成己>, 故遂定<朝鮮>, 爲<眞番>‧<臨屯>‧<樂浪>‧<玄菟>四郡.
 
 

3. 馬韓

9
《魏志》云: 「<魏滿>擊<朝鮮>, 王<準>率宮人左右, 越海而南至<韓>地, 開國號<馬韓>.」 <甄萱>上<太祖>書云: 「昔<馬韓>先起, <赫世>勃興, 於是<百濟>開國於<金馬山>.」 <崔致遠>云: 「<馬韓>, <麗>也; <辰韓>, <羅>也(據《本紀》, 則<羅>先起甲子, <麗>後起甲申, 而此云者, 以王<準>言之耳. 以此知<東明>之起, 已幷<馬韓>而因之矣. 故稱<麗>爲<馬韓>. 今人或認<金馬山>, 以<馬韓>爲<百濟>者, 蓋誤濫也. <麗>地自有<邑山>, 故名<馬韓>也); 四<夷>, <九夷>‧<九韓>‧<穢>‧<貊>.」《周禮‧職方氏》「掌四<夷>‧九<貊>」者, <東夷>之種卽<九夷>也.《三國史》云: 「<溟州>, 古<穢國>, 野人耕田得<穢王>印, 獻之.」 又「<春州>古<牛首州>, 古<貊國>.」 又「或云, 今<朔州>是<貊國>, 或<平壤城>爲<貊國>.」《淮南子》注云: 「東方之<夷>九種.」《論語‧正義》云: 「<九夷>者; 一<玄菟>, 二<樂浪>, 三<高麗>, 四<滿飾>, 五<鳧臾>, 六<素家>, 七<東屠>, 八<倭人>, 九<天鄙>.」《海東安弘記》云: 「<九韓>者; 一<日本>, 二<中華>, 三<吳越>, 四<乇羅>, 五<鷹遊>, 六<靺鞨>, 七<丹國>, 八<女眞>, 九<穢貊>.」
 
 

4. 二府

11
《前漢書》, <昭帝><始元>五年己亥, 置二外府, 謂<朝鮮>舊地<平那>及<玄菟郡>等, 爲<平州都督府>, <臨屯>‧<樂浪>等兩郡之地, 置<東部都尉府>.(私曰,《朝鮮傳》則<眞番>‧<玄菟>‧<臨屯>‧<樂浪>等四, 今有<平那>無<眞番>, 蓋一地二名也.)
 
 

5. 七十二國

13
《通典》云: 「<朝鮮>之遺民, 分爲七十餘國, 皆地方百里.」《後漢書》云: 「<西漢>以<朝鮮>舊地, 初置爲四郡, 後置二府, 法令漸煩, 分爲七十八國, 各萬戶.」(<馬韓>在西, 有五十四小邑, 皆稱國; <辰韓>在東, 有十二小邑稱國; <卞韓>在南, 有十二小邑, 各稱國.)
 
 

6. 樂浪國

15
<前漢>時始置<樂浪郡>, <應邵>曰「故<朝鮮>國」也.《新唐書》注云: 「<平壤城>, 古<漢>之<樂浪郡>也.」《國史》云: 「<赫居世>三十年, <樂浪>人來投.」 又「第三<弩禮王>四年, <高麗>第三<無恤王>伐<樂浪>滅之, 其國人與<帶方>(北帶方)投于<羅>.」 又「<無恤王>二十七年, <光虎帝>遣使伐<樂浪>, 取其地爲郡縣, <薩水>已南屬<漢>.」(據上諸文, <樂浪>卽<平壤城>, 宜矣. 或云<樂浪>, <中頭山>下<靺鞨>之界, <薩水>今<大同江>也, 未詳孰是.) 又<百濟><溫祚>之言, 曰「東有<樂浪>, 北有<靺鞨>」, 則殆古<漢>時<樂浪郡>之屬縣之地也. <新羅>人亦以稱<樂浪>, 故今本朝亦因之而稱<樂浪郡夫人>, 又<太祖>降女於<金傅>, 亦曰<樂浪公主>.
 
 

7. 北帶方

17
<北帶方>, 本<竹覃城>. <新羅><弩禮王>四年, <帶方>人與<樂浪>人投于<羅>.(此皆<前漢>所置二郡名, 其後僣稱國, 今來降.)
 
 

8. 南帶方

19
<曹魏>時始置<南帶方郡>(今<南原府>)故云, <帶方>之南海水千里, 曰<瀚海>.(<後漢><建安>中, 以<馬韓>南荒地爲<帶方郡>, <倭><韓>遂屬, 是也.)
 
 

9. 靺鞨 渤海

21
靺鞨(一作勿吉) 渤海
22
《通典》云: 「<渤海>, 本<粟末靺鞨>, 至其酋<祚榮>立國, 自號<震旦>, <先天>中(<玄宗>王子)始去<靺鞨>號, 專稱<渤海>. <開元>七年(己未)<祚榮>死, 諡爲<高王>. 世子襲立, <明皇>賜典冊襲王, 私改年號, 遂爲海東盛國, 地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 <後唐><天成>初, <契丹>攻破之, 其後爲<丹>所制.(《三國史》云: 「<儀鳳>三年, <高宗>戊寅, <高麗>殘孽類聚, 北依<太伯山>下, 國號<渤海>. <開元>二十年間, <明皇>遣將討之; 又<聖德王>三十二年, <玄宗>甲戌, <渤海靺鞨>越海侵<唐>之<登州>, <玄宗>討之.」 又《新羅古記》云: 「<高麗>舊將<祚榮>姓<大>氏, 聚殘兵, 立國於<大伯山>南, 國號<渤海>.」 按上諸文, <渤海>乃<靺鞨>之別種, 但開合不同而已. 按《指掌圖》, <渤海>在<長城>東北角外.) <賈耽>《郡國志》云: 「<渤海國>之<鴨淥>‧<南海>‧<扶餘>‧<橻城>四府, 並是<高麗>舊地也. 自<新羅><泉井郡>(《地理志》, <朔州>領縣有<泉井郡>, 今<湧州>)至<橻城府>, 三十九驛.」 又《三國史》云: 「<百濟>末年, <渤海靺鞨>‧<新羅>分<百濟>地.」(據此, 則<渤海>又分爲二國也.) <羅>人云: 「北有<靺鞨>, 南有<倭>人, 西有<百濟>, 是國之害也.」 又「<靺鞨>地接<阿瑟羅州>」. 又《東明記》云: 「<卒本城>連<靺鞨>(或云今<東眞>). <羅>第六<祇麻王>十四年(乙丑), <靺鞨>兵大入北境, 襲<大嶺柵>, 過<泥河>.」《後魏書》<靺鞨>作<勿吉>;《指掌圖》云: 「<挹屢>與<勿吉>皆<肅愼>也.」 <黑水>‧<沃沮>, 按<東坡>《指掌圖》, <辰韓>之北, 有南北<黑水>. 按<東明帝>立十年滅<北沃沮>‧<溫祚王>四十二年<南沃沮>二十餘家來投‧<新羅>又<赫居世>五十三年<東沃沮>來獻良馬, 則又有<東沃沮>矣.《指掌圖》, <黑水>在<長城>北, <沃沮>在<長城>南.
 
 

10. 伊西國

24
<弩禮王>十四年, <伊西國>人來攻<金城>. 按<雲門寺>古傳諸寺《納田記》云「<貞觀>六年壬辰, <伊西郡><今郚村><零味寺>納田」, 則<今郚村>今<淸道>地, 卽<淸道郡>古<伊西郡>.
 
 

11. 五伽耶

26
五伽耶(按《駕洛記贊》云, 垂一紫纓, 下六圓卵, 五歸各邑, 一在茲城. 則一爲<首露王>, 餘五各爲五<伽耶>之主, <金官>不入五數當矣. 而本朝《史略》, 並數<金官>而濫記<昌寧>, 誤.)
27
<阿羅(一作耶)伽耶>(今<咸安>), <古寧伽耶>(今<咸寧>), <大伽耶>(今<高靈>), <星山伽耶>(今<京山>, 一云<碧珍>), <小伽耶>(今<固城>). 又本朝《史略》云: 「<太祖><天福>五年庚子, 改五<伽耶>名; 一<金官>(爲<金海府>), 二<古寧>(爲<加利縣>), 三<非火>(今<昌寧>, 恐<高靈>之訛), 餘二<阿羅>‧<星山>(同前, <星山>或作<碧伽耶>).
 
 

12. 北扶餘

29
古記云: 「《前漢書》<宣帝><神爵>三年壬戌四月八日, 天帝降于<訖升骨城>(在<大遼><醫州>界), 乘五龍車, 立都稱王, 國號<北扶餘>, 自稱名<解慕漱>, 生子名<扶婁>, 以<解>爲氏焉. 王後因上帝之命, 移都于<東扶餘>, <東明帝>繼<北扶餘>而興, 立都于<卒本州>, 爲<卒本扶餘>, 卽<高句麗>之始.」(見下.)
 
 

13. 東扶餘

31
<北扶餘>王<解夫婁>之相<阿蘭弗>, 夢天帝降而謂曰: 「將使吾子孫立國於此, 汝其避之(謂<東明>將興之兆也), 東海之濱, 有地名<迦葉原>, 土壤膏腴, 宜立王都.」 <阿蘭弗>勸王移都於彼, 國號<東扶餘>. <夫婁>老無子, 一日祭山川求嗣, 所乘馬至<鯤淵>, 見大石相對淚流, 王怪之, 使人轉其石, 有小兒金色蛙形. 王喜曰: 「此乃天賚我令胤乎!」 乃收而養之, 名曰<金蛙>. 及其長, 爲太子, <夫婁>薨, <金蛙>嗣位爲王. 次傳位于太子<帶素>, 至<地皇>三年壬午, <高麗>王<無恤>伐之, 殺王<帶素>, 國除.
 
 

14. 高句麗

33
<高句麗>卽<卒本扶餘>也. 或云今<和州>又<成州>等, 皆誤矣. <卒本州>在<遼東>界.《國史‧高麗本記》云: 「始祖<東明聖帝>, 姓<高>氏, 諱<朱蒙>. 先是, <北扶餘>王<解夫婁>, 旣避地于<東扶餘>, 及<夫婁>薨, <金蛙>嗣位. 于時, 得一女子於<太伯山>南<優渤水>, 問之, 云「我是<河伯>之女, 名<柳花>, 與諸弟出遊, 時有一男子, 自言天帝子<解慕漱>, 誘我於<熊神山>下<鴨淥>邊室中私之, 而往不返(《壇君記》云: 「君與<西河><河伯>之女要親, 有産子, 名曰<夫婁>」. 今按此記, 則<解慕漱>私<河伯>之女而後産<朱蒙>,《壇君記》云「産子名曰<夫婁>」, <夫婁>與<朱蒙>異母兄弟也), 父母責我無媒而從人, 遂謫居于此.」 <金蛙>異之, 幽閉於室中, 爲日光所照, 引身避之, 日影又逐而照之, 因而有孕. 生一卵, 大五升許, 王弃之與犬猪, 皆不食, 又弃之路, 牛馬避之, 弃之野, 鳥獸覆之. 王欲剖之, 而不能破, 乃還其母. 母以物裹之, 置於暖處, 有一兒破殼而出, 骨表英奇. 年甫七歲, 岐嶷異常, 自作弓矢, 百發百中, 國俗謂善射爲「朱蒙」, 故以名焉. <金蛙>有七子, 常與<朱蒙>遊戱, 技能莫及. 長子<帶素>言於王曰: 「<朱蒙>非人所生, 若不早圖, 恐有後患.」 王不聽, 使之養馬, <朱蒙>知其駿者, 减食令瘦, 駑者善養令肥, 王自乘肥, 瘦者給<蒙>. 王之諸子與諸臣將謀害之, <蒙>母知之, 告曰: 「國人將害汝, 以汝才畧, 何往不可? 宜速圖之.」 於時, <蒙>與<烏伊>等三人爲友, 行至<淹水>(今未詳), 告水曰: 「我是天帝子‧<河伯>孫, 今日逃遁, 追者垂及, 奈何?」 於是, 魚鼈成橋, 得渡而橋解, 追騎不得渡. 至<卒本州>(<玄菟郡>之界), 遂都焉. 未遑作宮室, 但結廬於<沸流水>上居之, 國號<高句麗>, 因以<高>爲氏.(本姓<解>也. 今自言是天帝子承日光而生, 故自以<高>爲氏.) 時年十二歲, <漢><孝元帝><建昭>二年甲申歲, 卽位稱王. <高麗>全盛之日, 二十一萬五百八戶.《珠琳傳》第二十一卷載, 昔<寧禀離王>侍婢有娠, 相者占之曰: 「貴而當王.」 王曰: 「非我之胤也, 當殺之.」 婢曰: 「氣從天來, 故我有娠.」 及子之産, 謂爲不祥, 捐圈則猪噓, 棄欄則馬乳而得不死. 卒爲<扶餘>之王.(卽<東明帝>爲<卒本扶餘>王之謂也. 此<卒本扶餘>, 亦是<北扶餘>之別都, 故云<扶餘王>也. <寧禀離>乃<夫婁王>之異稱也.)
 
 

15. 卞韓 百濟

35
卞韓 百濟(亦云, <南扶餘>, 卽<泗泚城>也.)
36
<新羅>始祖<赫居世>卽位十九年壬午, <卞韓>人以國來降.《新‧舊唐書》云「<卞韓>苗裔在<樂浪>之地」,《後漢書》云「<卞韓>在南, <馬韓>在西, <辰韓>在東」, <致遠>云「<卞韓>, <百濟>也」. 按《本紀》, <溫祚>之起, 在<鴻嘉>四年甲辰, 卽後於<赫居世>‧<東明>之世四十餘年. 而《唐書》云「<卞韓>苗裔在<樂浪>之地」云者, 謂<溫祚>之系, 出自<東明>故云耳. 或有人出<樂浪>之地, 立國於<卞韓>, 與<馬韓>等並峙者, 在<溫祚>之前爾, 非所都在<樂浪>之北也. 或者濫<九龍山>亦名<卞那山>, 故以<高句麗>爲<卞韓>者, 蓋謬. 當以古賢之說爲是. <百濟>地自有<卞山>, 故云<卞韓>, <百濟>全盛之時, 十五萬二千三百戶.
 
 

16. 辰韓

38
辰韓(亦作<秦韓>)
39
《後漢書》云: 「<辰韓>耆老自言, <秦>之亡人來適<韓國>, 而<馬韓>割東界地以與之. 相呼爲徒, 有似<秦>語, 故或名之爲<秦韓>. 有十二小國, 各萬戶, 稱國. 又<崔致遠>云: 「<辰韓>本<燕>人避之者, 故取<涿水>之名, 稱所居之邑里, 云<沙涿>‧<漸涿>等.(<羅>人方言, 讀「涿」音爲「道」. 故今或作「沙梁」, 「梁」亦讀「道」.) <新羅>全盛之時, 京中十七萬八千九百三十六戶, 一千三百六十坊, 五十五里, 三十五金入宅(言富潤大宅也); <南宅>, <北宅>, <亐比所宅>, <本彼宅>, <梁宅>, <池上宅>(<本彼部>), <財買井宅>(<庾信>公祖宗), <北維宅>, <南維宅>(<反香寺>下坊), <隊宅>, <賓支宅>(<反香寺>北), <長沙宅>, <上櫻宅>, <下櫻宅>, <水望宅>, <泉宅>, <楊上宅>(梁南), <漢歧宅>(<法流寺>南), <鼻穴宅>(上同), <板積宅>(<芬皇寺>上坊), <別敎宅>(川北), <衙南宅>, <金楊宗宅>(<梁官寺>南), <曲水宅>(川北), <柳也宅>, <寺下宅>, <沙梁宅>, <非上宅>, <里南宅>(<亐所宅>), <思內曲宅>, <池宅>, <寺上宅>(<大宿宅>), <林上宅>(<靑龍之寺>東方有池), <橋南宅>, <巷叱宅>(<本彼部>), <樓上宅>, <里上宅>, <椧南宅>, <井下宅>.
 
 

17. 又四節遊宅

41
春, <東野宅>; 夏, <谷良宅>; 秋, <仇知宅>; 冬, <加伊宅>. 第四十九<憲康大王>代, 城中無一草屋, 接角連墻, 歌吹滿路, 晝夜不絶.
 
 

18. 新羅始祖 赫居世王

43
<辰韓>之地, 古有六村; 一曰<閼川><楊山村>, 南今<曇嚴寺>, 長曰<謁平>, 初降于<瓢嵓峰>, 是爲<及梁部><李>氏祖(<弩禮王>九年置, 名<及梁部>, 本朝<太祖><天福>五年庚子, 改名<中興部>, <波潛>‧<東山>‧<彼上>‧<東村>屬焉); 二曰<突山><高墟村>, 長曰<蘇伐都利>, 初降于<兄山>, 是爲<沙梁部>(「梁」讀云「道」, 或作「涿」, 亦音「道」)<鄭>氏祖, 今曰<南山部>, <仇良伐>‧<麻等烏>‧<道北>‧<廻德>等南村屬焉(稱「今曰」者, <太祖>所置也, 下例知); 三曰<茂山><大樹村>, 長曰<俱(一作仇)禮馬>, 初降于<伊山>(一作<皆比山>), 是爲<漸梁(一作涿)部>又<牟梁部><孫>氏之祖, 今云<長福部>, <朴谷村>等西村屬焉; 四曰<觜山><珍支村>(一作<賓之>, 又<賓子>, 又<氷之>), 長曰<智伯虎>, 初降于<花山>, 是爲<本彼部><崔>氏祖, 今曰<通仙部>, <柴巴>等東南村屬焉, <致遠>乃<本彼部>人也, 今<皇龍寺>南<味呑寺>南有古墟, 云是<崔侯>古宅也, 殆明矣; 五曰<金山><加里村>(今<金剛山><栢栗寺>之北山也), 長曰<祗沱>(一作<只他>), 初降于<明活山>, 是爲<漢歧部>又作<韓歧部><裵>氏祖, 今云<加德部>, 上下<西知乃兒>等東村屬焉; 六曰<明活山><高耶村>, 長曰<虎珍>, 初降于<金剛山>, 是爲<習比部><薛>氏祖, 今<臨川部>, <勿伊村>‧<仍仇旀村>‧<闕谷>(一作<葛谷>)等東北村屬焉. 按上文, 此六部之祖, 似皆從天而降. <弩禮王>九年始改六部名, 又賜六姓. 今俗<中興部>爲母, <長福部>爲父, <臨川部>爲子, <加德部>爲女, 其實未詳. <前漢><地節>元年壬子(古本云<建虎>元年, 又云<建元>三年等, 皆誤)三月朔, 六部祖各率子弟, 俱會於<閼川>岸上, 議曰: 「我輩上無君主臨理蒸民, 民皆放逸, 自從所欲, 盍覓有德人, 爲之君主, 立邦設都乎!」 於時, 乘高南望, <楊山>下<蘿井>傍, 異氣如電光垂地, 有一白馬跪拜之狀. 尋撿之, 有一紫卵(一云靑大卵), 馬見人長嘶上天, 剖其卵得童男, 形儀端美. 驚異之, 浴於<東泉>(<東泉寺>在<詞腦野>北), 身生光彩, 鳥獸率舞, 天地振動, 日月淸明, 因名<赫居世王>(蓋鄕言也. 或作<弗矩內王>, 言光明理世也. 說者云, 是<西述聖母>之所誕也. 故中華人讚<仙桃聖母>, 有「娠賢肇邦」之語, 是也. 乃至雞龍現瑞産<閼英>, 又焉知非<西述聖母>之所現耶!) 位號曰<居瑟邯>(或作<居西干>, 初開口之時, 自稱云「閼智居西干」一起, 因其言稱之. 自後爲王者之尊稱), 時人爭賀曰: 「今天子已降, 宜覓有德女君配之.」 是日, <沙梁里><閼英井>(一作<娥利英井>)邊, 有雞龍現而左脇誕生童女(一云龍現死, 而剖其腹得之), 姿容殊麗, 然而唇似雞觜, 將浴於<月城>北川, 其觜撥落, 因名其川曰<撥川>. 營宮室於<南山>西麓(今<昌林寺>), 奉養二聖兒. 男以卵生, 卵如瓠, 鄕人以瓠爲「朴」, 故因姓<朴>; 女以所出井名名之. 二聖年至十三歲, 以<五鳳>元年甲子, 男立爲王, 仍以女爲后, 國號<徐羅伐>, 又<徐伐>(今俗訓京字云「徐伐」, 以此故也). 或云<斯羅>, 又<斯盧>, 初王生於<雞井>, 故或云<雞林國>以其雞龍現瑞也. 一說, <脫解王>時得<金閼智>而雞鳴於林中, 乃改國號爲<雞林>, 後世遂定<新羅>之號. 理國六十一年, 王升于天, 七日後, 遺體散落于地, 后亦云亡. 國人欲合而葬之, 有大蛇逐禁, 各葬五體爲五陵, 亦名<蛇陵>, <曇嚴寺>北陵是也. 太子<南解王>繼位.
 
 

19. 第二南解王

45
<南解居西干>, 亦云「次次雄」, 是尊長之稱, 唯此王稱之. 父<赫居世>, 母<閼英夫人>, 妃<雲帝夫人>(一作<雲梯>, 今<迎日縣>西有<雲梯山聖母>, 祈旱有應), <前漢><平帝><元始>四年甲子卽位, 御理二十一年, 以<地皇>四年甲申崩, 此王乃<三皇>之弟一云. 按《三國史》云: 「<新羅>稱王曰「居西干」, <辰>言「王」也, 或云, 呼貴人之稱. 或曰「次次雄」, 或作「慈充」. <金大問>云: 『「次次雄」方言謂巫也. 世人以巫事鬼神尙祭祀, 故畏敬之, 遂稱尊長者爲「慈充」, 或云「尼師今」, 言謂「齒理」也.』 初, <南解王>薨, 子<弩禮>讓位於<脫解>, <解>云: 「吾聞聖智人多齒, 乃試以餅噬之.」 古傳如此. 或曰「麻立干」(立一作袖), <金大問>云: 「「麻立」者, 方言謂橛也. 橛標准位而置, 則王橛爲主, 臣橛列於下, 因以名之.」 史論曰: 「<新羅>稱「居西干」‧「次次雄」者一, 「尼師今」者十六, 「麻立干」者四. <羅>末名儒<崔致遠>作《帝王年代曆》, 皆稱某「王」, 不言「居西干」等, 豈以其言鄙野不足稱之也. 今記<新羅>事, 具存方言亦宜矣. <羅>人凡追封者稱葛文王, 未詳.」 此王代<樂浪國>人來侵<金城>, 不克而還. 又<天鳳>五年戊寅, <高麗>之裨屬七國來投.」와, 진짜 헷깔리네! 무슨 좋은 표시방법 없나?
 
 

20. 第三弩禮王

47
<朴弩禮尼叱今>(一作<儒禮王>). 初, 王與妹夫<脫解>讓位, <脫解>云: 「凡有德者多齒, 宜以齒理試之.」 乃咬餅驗之, 王齒多故先立, 因名「尼叱今」, 「尼叱今」之稱, 自此王始. <劉聖公><更始>元年癸未卽位(《年表》云, 甲申卽位), 改定六部號, 仍賜六姓, 始作《兜率歌》, 有嗟辭‧詞腦格. 製犂耜及藏氷庫, 作車乘. <建虎>十八年, 伐<伊西國>滅之, 是年<高麗>兵來侵.
 
 

21. 第四脫解王

49
<脫解齒叱今>(一作<吐解尼師今>). <南解王>時(古本云壬寅年至者, 謬矣. 近則, 後於<弩禮>卽位之初, 無爭讓之事; 前則, 在於<赫居>之世, 故知壬寅非也), <駕洛國>海中有船來泊, 其國<首露王>, 與臣民鼓譟而迎, 將欲留之, 而舡乃飛走. 至於<雞林>東<下西知村><阿珍浦>(今有<上西知>‧<下西知>村名). 時, 浦邊有一嫗, 名<阿珍義先>, 乃<赫居王>之海尺之母. 望之謂曰: 「此海中元無石嵓, 何因鵲集而鳴?」 拏舡尋之, 鵲集一舡上, 舡中有一櫃子, 長二十尺, 廣十三尺. 曳其船, 置於一樹林下, 而未知凶乎吉乎, 向天而誓爾, 俄而乃開見, 有端正男子, 幷七寶‧奴婢滿載其中. 供給七日, 迺言曰: 「我本<龍城國>人(亦云<正明國>, 或云<琓夏國>, <琓夏>或作<花厦國>, <龍城>在<倭>東北一千里), 我國嘗有二十八龍王, 從人胎而生, 自五歲六歲繼登王位, 敎萬民修正性命, 而有八品姓骨, 然無揀擇, 皆登大位. 時, 我父王<含達婆>, 娉<積女國>王女爲妃, 久無子胤, 禱祀求息, 七年後産一大卵. 於是, 大王會問群臣: 『人而生卵, 古今未有, 殆非吉祥.』 乃造櫃置我, 幷七寶‧奴婢載於舡中, 浮海而祝曰: 『任到有緣之地, 立國成家.』 便有赤龍, 護舡而至此矣.」 言訖, 其童子曳杖率二奴, 登<吐含山>上作石塚, 留七日. 望城中可居之地, 見一峰如三日月, 勢可久之地, 乃下尋之, 卽<瓠公>宅也. 乃設詭計, 潛埋礪炭於其側, 詰朝至門云: 「此是吾祖代家屋.」 <瓠公>云「否」, 爭訟不決, 乃告于官. 官曰: 「以何驗是汝家?」 童曰: 「我本冶匠, 乍出隣鄕, 而人取居之. 請掘地撿看.」 從之, 果得礪炭, 乃取而居爲. 時, <南解王>知<脫解>是智人, 以長公主妻之, 是爲<阿尼夫人>. 一日, <吐解>登<東岳>, 廻程次, 令白衣索水飮之, 白衣汲水, 中路先嘗而進, 其角盃貼於口不解. 因而嘖之, 白衣誓曰: 「爾後若近遙, 不敢先嘗.」 然後乃解. 自此白衣讋服, 不敢欺罔. 今<東岳>中有一井, 俗云<遙乃井>是也. 及<弩禮王>崩, 以<光虎帝><中元>二年丁巳六月, 乃登王位. 以「昔是吾家」取他人家故, 因姓<昔>氏. 或云, 因鵲開櫃, 故去鳥字, 姓<昔>氏, 解櫃脫卵而生, 故因名<脫解>. 在位二十三年, <建初>四年己卯崩, 葬<䟽川>丘中. 後有神詔「愼埋葬我骨」. 其髑髏周三尺二寸, 身骨長九尺七寸, 齒凝如一, 骨節皆連瑣, 所謂天下無敵力士之骨. 碎爲塑像, 安闕內. 神又報云「我骨置於<東岳>」, 故令安之.(一云, 崩後二十七世<文虎王>代, <調露>二年庚辰三月十五日辛酉, 夜見夢於<太宗>, 有老人貌甚威猛, 曰: 「我是<脫解>也. 拔我骨於<䟽川>丘, 塑像安於<土含山>.」 王從其言, 故至今國祀不絶, 卽<東岳神>也云.)
 
 

22. 金閼智 脫解王代

51
<永平>三年庚申(一云<中元>六年, 誤矣. <中元>盡二年而已)八月四日, <瓠公>夜行月城西里, 見大光明於<始林>中(一作<鳩林>), 有紫雲從天垂地, 雲中有黃金櫃, 掛於樹枝, 光自櫃出, 亦有白雞鳴於樹下. 以狀聞於王, 駕幸其林, 開櫃有童男, 臥而卽起, 如<赫居世>之故事. 故因其言, 以「閼智」名之, 「閼智」卽鄕言小兒之稱也. 抱載還闕, 鳥獸相隨, 喜躍蹌蹌. 王擇吉日, 冊位太子, 後讓於<婆娑>, 不卽王位. 因金櫃而出, 乃姓<金>氏. <閼智>生<熱漢>, <漢>生<阿都>, <都>生<首留>, <留>生<郁部>, <部>生<俱道>(一作<仇刀>), <道>生<未鄒>, <鄒>卽王位, <新羅><金>氏自<閼智>始.
 
 

23. 延烏郎 細烏女

53
第八<阿達羅王>卽位四年丁酉, 東海濱有<延烏郎>‧<細烏女>, 夫婦而居. 一日, <延烏>歸海採藻, 忽有一巖(一云一魚), 負歸<日本>, 國人見之曰「此非常人也」, 乃立爲王.(按《日本帝記》, 前後無<新羅>人爲王者, 此乃邊邑小王而非眞王也.) <細烏>怪夫不來, 歸尋之, 見夫脫鞋, 亦上其巖, 巖亦負歸如前. 其國人驚訝, 奏獻於王, 夫婦相會, 立爲貴妃. 是時, <新羅>日月無光, 日者奏云: 「日月之精, 降在我國, 今去<日本>, 故致斯怪.」 王遣使求二人, <延烏>曰: 「我到此國, 天使然也, 今何歸乎? 雖然朕之妃有所織細綃, 以此祭天可矣.」 仍賜其綃. 使人來奏, 依其言而祭之, 然後日月如舊. 藏其綃於御庫爲國寶, 名其庫爲<貴妃庫>. 祭天所名<迎日縣>, 又<都祈野>.
 
 

24. 未鄒王 竹葉軍

55
第十三<未鄒尼叱今>(一作<未祖>, 又<未古>), <金閼智>七世孫. 赫世紫纓, 仍有聖德, 受禪于<理解>, 始登王位(今俗稱王之陵爲始祖堂, 蓋以<金>氏始登王位故. 後代<金>氏諸王皆以<未鄒>爲始祖宜矣), 在位二十三年而崩, 陵在<興輪寺>東. 第十四<儒理王>代, <伊西國>人來攻<金城>, 我大擧防禦, 久不能抗, 忽有異兵來助, 皆珥竹葉, 與我軍幷力擊賊破之. 軍退後不知所歸, 但見竹葉積於<未鄒>陵前, 乃知先王陰隲有功. 因呼<竹現陵>. 越三十七世<惠恭王>代, <大曆>十四年己未四月, 忽有旋風, 從<庾信公>塚起, 中有一人乘駿馬如將軍儀狀, 亦有衣甲器仗者四十許人, 隨從而來, 入於<竹現陵>. 俄而陵中似有振動哭泣聲, 或如告訴之音. 其言曰: 「臣平生有輔時救難匡合之功, 今爲魂魄, 鎭護邦國, 攘災救患之心, 暫無渝改, 往者庚戌年, 臣之子孫無罪被誅, 君臣不念我之功烈, 臣欲遠移他所, 不復勞勤, 願王允之.」 王答曰: 「惟我與公不護此邦, 其如民庶何? 公復努力如前.」 三請三不許, 旋風乃還. 王聞之懼, 乃遣工臣<金敬信>, 就<金公>陵謝過焉, 爲公立功德寶田三十結于<鷲仙寺>, 以資冥福. 寺乃<金公>討<平壤>後, 植福所置故也. 非<未鄒>之靈, 無以遏<金公>之怒, 王之護國, 不爲不大矣. 是以, 邦人懷德, 與<三山>同祀而不墜, 躋秩于<五陵>之上, 稱大廟云.
 
 

25. 奈勿王 金堤上

57
奈勿王(一作那密王) 金堤上
58
第十七<那密王>卽位三十六年庚寅, <倭>王遣使來朝曰: 「寡君聞大王之神聖, 使臣等以告<百濟>之罪於大王也. 願大王遣一王子, 表誠心於寡君也.」 於是, 王使第三子<美海>(一作<未吐喜>)以聘於<倭>. <美海>年十歲, 言辭動止猶未備具, 故以內臣<朴娑覽>爲副使而遣之, <倭>王留而不送三十年. 至<訥祗王>卽位三年己未, <句麗><長壽王>遣使來朝云: 「寡君聞大王之弟<寶海>秀智才藝, 願與相親, 特遣小臣懇請.」 王聞之幸甚, 因此和通, 命其弟<寶海>, 道於<句麗>, 以內臣<金武謁>爲輔而送之, <長壽王>又留而不送. 至十年乙丑, 王召集群臣及國中豪俠, 親賜御宴, 進酒三行, 衆樂初作, 王垂涕而謂群臣曰: 「昔我聖考, 誠心民事, 故使愛子東聘於<倭>, 不見而崩. 又朕卽位已來, 隣兵甚熾, 戰爭不息, <句麗>獨有結親之言, 朕信其言, 以其親弟聘於<句麗>, <句麗>亦留而不送. 朕雖處富貴, 而未嘗一日暫忘而不哭. 若得見二弟, 共謝於先主之廟, 則能報恩於國人, 誰能成其謀策?」 時, 百官咸奏曰: 「此事固非易也, 必有智勇方可. 臣等以爲<歃羅郡>太守<堤上>可也.」 於是, 王召問焉. <堤上>再拜對曰: 「臣聞, 主憂臣辱, 主辱臣死; 若論難易而後行, 謂之不忠; 圖死生而後動, 謂之無勇. 臣雖不肖, 願受命行矣.」 王甚嘉之, 分觴而飮, 握手而別. 堤上簾前受命, 徑趨北海之路, 變服入<句麗>. 進於<寶海>所, 共謀逸期, 先以五月十五日, 歸泊於<高城>水口而待. 期日將至, <寶海>稱病, 數日不朝, 乃夜中逃出, 行到<高城>海濱. 王知之, 使數十人追之, 至<高城>而及之. 然<寶海>在<句麗>, 常施恩於左右, 故其軍士憫傷之, 皆拔箭鏃而射之, 遂免而歸. 王旣見<寶海>, 益思<美海>, 一欣一悲, 垂淚而謂左右曰: 「如一身有一臂一面一眼, 雖得一而亡一, 何敢不痛乎?」 時, <堤上>聞此言, 再拜辭朝而騎馬, 不入家而行, 直至於<栗浦>之濱. 其妻聞之, 走馬追至<栗浦>, 見其夫已在舡上矣. 妻呼之切懇, <堤上>但搖手而不駐. 行至<倭國>, 詐言曰: 「<雞林>王以不罪殺我父兄, 故逃來至此矣.」 <倭>王信之, 賜室家而安之. 時, <堤上>常陪<美海>遊海濱, 逐捕魚鳥, 以其所獲, 每獻於<倭>王, 王甚喜之而無疑焉. 適曉霧濛晦, <堤上>曰: 「可行矣.」 <美海>曰: 「然則偕行.」 <堤上>曰: 「臣若行, 恐<倭>人覺而追之, 願臣留而止其追也.」 <美海>曰: 「今我與汝如父兄焉, 何得棄汝而獨歸?」 <堤上>曰: 「臣能救公之命, 而慰大王之情則足矣, 何願生乎!」 取酒獻<美海>. 時, <雞林>人<康仇麗>在<倭國>, 以其人從而送之. <堤上>入<美海>房, 至於明旦, 左右欲入見之, <堤上>出止之曰: 「昨日馳走於捕獵, 病甚未起.」 及乎日昃, 左右怪之而更問焉, 對曰: 「<美海>行已久矣.」 左右奔告於王, 王使騎兵逐之, 不及. 於是, 囚<堤上>問曰: 「汝何竊遣汝國王子耶?」 對曰: 「臣是<雞林>之臣, 非<倭國>之臣. 今欲成吾君之志耳, 何敢言於君乎?」 <倭>王怒曰: 「今汝已爲我臣, 而言<雞林>之臣, 則必具五刑, 若言<倭國>之臣者, 必賞重祿.」 對曰: 「寧爲<雞林>之犬㹠, 不爲<倭國>之臣子, 寧受<雞林>之箠楚, 不受<倭國>之爵祿.」 王怒, 命屠剝<堤上>脚下之皮, 刈蒹葭使趨其上.(今蒹葭上有血痕, 俗云<堤上>之血.) 更問曰「汝何國臣乎?」, 曰「<雞林>之臣也」. 又使立於熱鐵上, 問「何國之臣乎?」, 曰「<雞林>之臣也」. <倭>王知不可屈, 燒殺於<木島>中. <美海>渡海而來, 使<康仇麗>先告於國中, 王驚喜, 命百官迎於<屈歇驛>, 王與親弟<寶海>迎於南郊, 入闕設宴, 大赦國內, 冊其妻爲<國大夫人>, 以其女子爲<美海公>夫人. 議者曰: 「昔<漢>臣<周苛>在<滎陽>, 爲<楚>兵所虜, <項羽>謂<周苛>曰『汝爲我臣, 封爲萬祿侯』, <周苛>罵而不屈, 爲<楚王>所殺. <堤上>之忠烈, 無怪於<周苛>矣.」 初, <堤上>之發去也, 夫人聞之追不及, 及至<望德寺>門南沙上, 放臥長號, 因名其沙曰<長沙>. 親戚二人, 扶腋將還, 夫人舒脚坐不起, 名其地曰<伐知旨>. 久後夫人不勝其慕, 率三娘子上<鵄述嶺>, 望<倭國>痛哭而終, 仍爲<鵄述神母>, 今祠堂存焉.
 
 

26. 第十八實聖王

60
<義熙>九年癸丑, <平壤州>大橋成.(恐<南平壤>也, 今<楊州>.) 王忌憚前王太子<訥祗>有德望, 將害之, 請<高麗>兵而詐迎<訥祗>, <高麗>人見<訥祗>有賢行, 乃倒戈而殺王, 乃立<訥祗>爲王而去.
 
 

27. 射琴匣

62
第二十一<毗處王>(一作<炤智王>)卽位十年戊辰, 幸於<天泉亭>, 時有烏與鼠來鳴. 鼠作人語云: 「此烏去處尋之.」(或云, <神德王>欲行香<興輪寺>, 路見衆鼠含尾, 怪之而還占之, 明日先鳴鳥尋之云云, 此說非也.) 王命騎士追之, 南至<避村>(今<壤避寺村>在<南山>東麓), 兩豬相鬪, 留連見之, 忽失烏所在. 徘徊路傍, 時有老翁自池中出奉書, 外面題云「開見二人死, 不開一人死」. 使來獻之, 王曰: 「與其二人死, 莫若不開, 但一人死耳.」 日官秦云: 「二人者庶民也, 一人者王也.」 王然之開見, 書中云「射琴匣」. 王入宮見琴匣射之, 乃內殿焚修僧與宮主潛通而所奸也, 二人伏誅. 自爾國俗每正月上亥上子上午等日, 忌愼百事, 不敢動作, 以十五日爲烏忌之日, 以糯飯祭之, 至今行之. 俚言「怛忉」, 言悲愁而禁忌百事也. 命其池曰<書出池>.
 
 

28. 智哲老王

64
第二十二<智哲老王>, 姓<金>氏, 名<智大路>, 又<智度路>, 諡曰<智證>, 諡號始于此. 又鄕稱王爲「麻立干」者, 自此王始. 王以<永元>二年庚辰卽位.(或云辛巳則三年也.) 王陰長一尺五寸, 難於嘉耦, 發使三道求之, 使至<牟梁部><冬老樹>下, 見二狗嚙一屎塊如鼓大, 爭嚙其兩端. 訪於里人, 有一小女告云: 「此部相公之女子洗澣于此, 隱林而所遺也.」 尋其家檢之, 身長七尺五寸. 具事奏聞, 王遣車邀入宮中, 封爲皇后, 群臣皆賀. 又<阿瑟羅州>(今<溟州>)東海中, 便風二日程有<于陵島>(今作<羽陵>), 周廻二萬六千七百三十步, 島夷恃其水深, 驕傲不臣, 王命伊喰<朴伊宗>將兵討之, <宗>作木偶師子, 載於大艦之上, 威之云「不降則放此獸」, 島夷畏降. 賞<伊宗>爲州伯.
 
 

29. 眞興王

66
第二十四<眞興王>, 卽位時年十五歲, 太后攝政. 太后乃<法興王>之女子‧<立宗>葛文王之妃, 終時削髮被法衣而逝. <承聖>三年九月, <百濟>兵來侵於<珍城>, 掠取人男女三萬九千, 馬八千匹而去. 先是, <百濟>欲與<新羅>合兵謀伐<高麗>, <眞興>曰: 「國之興亡在天, 若天未厭<高麗>, 則我何敢望焉?」 乃以此言通<高麗>, <高麗>感其言, 與<羅>通好, 而<百濟>怨之, 故來爾.
 
 

30. 桃花女 鼻荊郞

68
第二十五<舍輪王>, 諡<眞智大王>, 姓<金>氏, 妃<起烏公>之女‧<知刀夫人>. <大建>八年丙申卽位(古本云, 十一年己亥, 誤矣), 御國四年, 政亂荒媱, 國人廢之. 前此, <沙梁部>之庶女, 姿容艶美, 時號<桃花娘>. 王聞而召致宮中, 欲幸之, 女曰: 「女之所守, 不事二夫. 有夫而適他, 雖萬乘之威, 終不奪也.」 王曰: 「殺之何?」 女曰: 「寧斬于市, 有願靡他.」 王戱曰: 「無則可乎?」 曰: 「可.」 王放而遣之. 是年, 王見廢而崩. 後三年, 其夫亦死. 浹旬忽夜中, 王如平昔, 來於女房曰: 「汝昔有諾, 今無汝夫可乎?」 女不輕諾, 告於父母, 父母曰: 「君王之敎, 何以避之.」 以其女入於房, 留御七日, 常有五色雲覆屋, 香氣滿室, 七日後忽然無蹤. 女因而有娠, 月滿將産, 天地振動, 産得一男, 名曰<鼻荊>. <眞平大王>聞其殊異, 收養宮中. 年至十五, 授差執事, 每夜逃去遠遊, 王使勇士五十人守之, 每飛過<月城>, 西去<荒川>岸上(在京城西), 率鬼衆遊. 勇士伏林中窺伺, 鬼衆聞諸寺曉鐘各散, 郞亦歸矣. 軍士以事奏, 王召<鼻荊>曰: 「汝領鬼遊, 信乎?」 郞曰: 「然.」 王曰: 「然則, 汝使鬼衆, 成橋於<神元寺>北渠.」(一作<神衆寺>, 誤. 一云<荒川>東深渠) <荊>奉勑, 使其徒鍊石, 成大橋於一夜, 故名<鬼橋>. 王又問: 「鬼衆之中, 有出現人間‧輔朝政者乎?」 曰: 「有<吉達>者, 可輔國政.」 王曰: 「與來.」 翌日<荊>與俱見, 賜爵執事, 果忠直無雙. 時, 角干<林宗>無子, 王勅爲嗣子, <林宗>命<吉達>創樓門於<興輪寺>南, 每夜去宿其門上, 故名<吉達門>. 一日<吉達>變狐而遁去, <荊>使鬼捉而殺之. 故其衆聞<鼻荊>之名, 怖畏而走. 時人, 作詞曰: 「聖帝魂生子, <鼻荊郞>室亭. 飛馳諸鬼衆, 此處莫留停.」 鄕俗帖此詞以辟鬼.
 
 

31. 天賜玉帶

70
天賜玉帶(<淸泰>四年丁酉五月, 正承<金傅>獻鐫金粧玉排方腰帶一條, 長十圍, 鐫銙六十二, 曰「是<眞平王>天賜帶也」, <太祖>受之, 藏之內庫.)
71
第二十六<白淨王>, 諡<眞平大王>, <金>氏, <大建>十一年己亥八月卽位. 身長十一尺, 駕幸<內帝釋宮>(亦名<天柱寺>, 王之所創), 踏石梯, 三石並折, 王謂左右曰: 「不動此石, 以示後來.」 卽城中五不動石之一也. 卽位元年, 有天使降於殿庭, 謂王曰: 「上皇命我傳賜玉帶, 王親奉跪受.」 然後其使上天. 凡郊廟大祀皆服之. 後<高麗>王將謀伐<羅>, 乃曰: 「<新羅>有三寶不可犯, 何謂也?」 <皇龍寺><丈六尊像>一, 其寺九層塔二, <眞平王>天賜玉帶三也, 乃止其謀. 讚曰: 雲外天頒玉帶圍, 辟雍龍袞雅相宜. 吾君自此身彌重, 准擬明朝鐵作墀.
 
 

32. 善德王知幾三事

73
第二十七<德曼>(一作万), 諡<善德女大王>, 姓<金>氏, 父<眞平王>. 以<貞觀>六年壬辰卽位, 御國十六年, 凡知幾有三事. 初, <唐><太宗>送畵牧丹三色紅紫白, 以其實三升, 王見畫花曰: 「此花定無香.」 仍命種於庭, 待其開落, 果如其言. 二, 於<靈廟寺><玉門池>, 冬月衆蛙集鳴三四日, 國人怪之, 問於王, 王急命角干<閼川><弼呑>等, 鍊精兵二千人, 速去西郊, 問<女根谷>, 必有賊兵, 掩取殺之. 二角干旣受命, 各率千人問西郊, <富山>下果有<女根谷>, <百濟>兵五百人來藏於彼, 並取殺之. <百濟>將軍<亐召>者, 藏於<南山>嶺石上, 又圍而射之殪. 又有後兵一千三百人來, 亦擊而殺之, 一無孑遺. 三, 王無恙時, 謂羣臣曰: 「朕死於某年某月日, 葬我於<忉利天>中.」 群臣罔知其處, 奏云何所, 王曰: 「<狼山>南也.」 至其月日王果崩, 群臣葬於<狼山>之陽. 後十餘年<文虎大王>創<四天王寺>於王墳之下,《佛經》云, <四天王天>之上有<忉利天>, 乃知大王之靈聖也. 當時, 群臣啓於王曰: 「何知花蛙二事之然乎?」 王曰: 「畫花而無蝶, 知其無香. 斯乃<唐>帝欺寡人之無耦也. 蛙有怒形, 兵士之像, 玉門者女根也. 女爲陰也, 其色白, 白西方也, 故知兵在西方. 男根入於女根則必死矣, 以是知其易捉.」 於是, 群臣皆服其聖智. 送花三色者, 蓋知<新羅>有三女王而然耶? 謂<善德>‧<眞德>‧<眞聖>是也, <唐>帝以有懸解之明. <善德>之創<靈廟寺>, 具載《良志師傳》, 詳之. 別記云, 是王代, 鍊石築<贍星臺>.
 
 

33. 眞德王

75
第二十八<眞德女王>卽位, 自製《太平歌》, 織錦爲紋, 命使往<唐>獻之.(一本「命<春秋公>爲使, 往仍請兵, <太宗>嘉之許, <蘇定方>云云」者, 皆謬矣. <現慶>前, <春秋>已登位, <現慶>庚申非<太宗>, 乃<高宗>之世. <定方>之來, 在<現慶>庚申, 故知織錦爲紋, 非請兵時也. 在<眞德>之世, 當矣. 蓋, 請放<金欽純>之時也.) <唐>帝嘉賞之, 改封爲<雞林國王>. 其詞曰: 「<大唐>開洪業, 巍巍皇猷昌. 止戈戎威定, 修文契百王. 統天崇雨施, 理物體含章. 深仁諧日月, 撫運邁<虞唐>. 幡旗何赫赫, 錚鼓何鍠鍠. 外夷違命者, 剪覆被天殃. 淳風凝幽現, 遐邇競呈祥. 四時和玉燭, 七曜巡萬方. 維嶽降輔宰, 維帝任忠良. 五三成一德, 昭我<唐>家皇.」 王之代有<閼川公>‧<林宗公>‧<述宗公>‧<虎林公>(<慈藏>之父)‧<廉長公>‧<庾信公>, 會于<南山><亐知巖>, 議國事, 時有大虎走入座間, 諸公驚起, 而<閼川公>畧不移動, 談笑自若, 捉虎尾撲於地而殺之. <閼川公>膂力如此, 處於席首, 然諸公皆服<庾信>之威. <新羅>有四靈地, 將議大事, 則大臣必會其地謀之, 則其事必成. 一東曰<靑松山>, 二曰南<亐知山>, 三曰西<皮田>, 四曰北<金剛山>. 是王代始行正旦禮, 始行「侍郞」號.
 
 

34. 金庾信

77
<虎力>伊干之子<舒玄>角干<金>氏之長子曰<庾信>, 弟曰<欽純>, 姊姝曰<寶姬>‧小名<阿海>, 妹曰<文姬>‧小名<阿之>. <庾信公>以<眞平王>十七年乙卯生, 禀精七曜, 故背有七星文, 又多神異. 年至十八壬申, 修劍得術爲國仙. 時有<白石>者, 不知其所自來, 屬於徒中有年. <郞>以伐<麗>‧<濟>之事, 日夜深謀, <白石>知其謀, 告於<郞>曰: 「僕請與<公>密先探於彼, 然後圖之何如?」 <郞>喜, 親率<白石>夜出行, 方憩於峴上, 有二女隨<郞>而行. 至<骨火川>留宿, 又有一女忽然而至, <公>與三娘子喜話之時, 娘等以美菓餽之, <郞>受而啖之, 心諾相許, 乃說其情. 娘等告云: 「<公>之所言已聞命矣, 願<公>謝<白石>而共入林中, 更陳情實.」 乃與俱入, 娘等便現神形曰: 「我等<奈林>‧<穴禮>‧<骨火>等三所護國之神, 今敵國之人誘郞引之, 郞不知而進途, 我欲留郞而至此矣.」 言訖而隱, <公>聞之驚仆, 再拜而出. 宿於<骨火館>, 謂<白石>曰: 「今歸他國, 忘其要文, 請與爾還家取來.」 遂與還至家, 拷縛<白石>而問其情. 曰: 「我本<高麗>人(古本云<百濟>, 誤矣. <楸南>乃<高麗>之士, 又逆行陰陽亦<寶藏王>事), 我國群臣曰, <新羅><庾信>是我國卜筮之士<楸南>也.(古本作<春南>, 誤矣.) 國界有逆流之水(或云雄雌, 尤反覆之事), 使其卜之, 奏曰: 『大王夫人逆行陰陽之道, 其瑞如此.』 大王驚怪. 而王妃大怒, 謂是妖狐之語, 告於王, 更以他事驗問之, 失言則加重刑. 乃以一鼠藏於合中, 問是何物, 其人奏曰: 『是必鼠, 其命有八.』 乃以謂失言, 將加斬罪, 其人誓曰: 『吾死之後, 願爲大將, 必滅<高麗>矣.』 卽斬之. 剖鼠腹視之, 其命有七, 於是知前言有中. 其日夜大王夢, <楸南>入于<新羅><舒玄公>夫人之懷, 以告於群臣, 皆曰: 『<楸南>誓心而死, 是其果然.』 故遣我至此謀之爾.」 公乃刑<白石>, 備百味祀三神, 皆現身受奠. <金>氏宗<財買夫人>死, 葬於<靑淵>上谷, 因名<財買谷>. 每年春月, 一宗士女會宴於其谷之南澗, 于時百卉敷榮, 松花滿洞府林. 谷口架築爲庵, 因名<松花房>, 傳爲願刹. 至五十四<景明王>, 追封公爲<興虎大王>, 陵在<西山><毛只寺>之北, 東向走峯.
 
 

35. 太宗春秋公

79
第二十九<太宗大王>, 名<春秋>, 姓<金>氏, <龍樹>(一作<龍春>)角干‧追封<文興大王>之子也. 妣<眞平大王>之女<天明夫人>, 妃<文明皇后><文姬>, 卽<庾信公>之季妹也. 初<文姬>之姊<寶姬>, 夢登<西岳>捨溺, 瀰滿京城. 旦與妹說夢, <文姬>聞之謂曰「我買此夢」, 姊曰「與何物乎?」, 曰「鬻錦裙可乎?」, 姊曰「諾」, 妹開襟受之, 姊曰「疇昔之夢, 傳付於汝」, 妹以錦裙酬之. 後旬日<庾信>與<春秋公>, 正月午忌日(見上射琴匣事, 乃<崔致遠>之說), 蹴鞠于<庾信>宅前(<羅>人謂蹴鞠爲弄珠之戱), 故踏<春秋>之裙, 裂其襟紐. 請曰「入吾家縫之」, 公從之. <庾信>命<阿海>奉針, <海>曰: 「豈以細事, 輕近貴公子乎?」 因辭.(古本云, 因病不進.) 乃命<阿之>, 公知<庾信>之意, 遂幸之, 自後數數來往. <庾信>知其有娠, 乃嘖之曰: 「爾不告父母而有娠何也?」 乃宣言於國中, 欲焚其妹. 一日, 俟<善德王>遊幸<南山>, 積薪於庭中, 焚火烟起, 王望之問何烟, 左右奏曰: 「殆<庾信>之焚妹也.」 王問其故, 曰: 「爲其妹無夫有娠.」 王曰: 「是誰所爲?」 時<公>昵侍在前, 顔色大變. 王曰: 「是汝所爲也. 速往救之!」 <公>受命馳馬, 傳宣沮之, 自後現行婚禮. <眞德王>薨, 以<永徽>五年甲寅卽位, 御國八年, <龍朔>元年辛酉崩, 壽五十九歲, 葬於<哀公寺>東, 有碑. 王與<庾信>神謀戮力, 一統<三韓>, 有大功於社稷, 故廟號<太宗>. 太子<法敏>‧角干<仁問>‧角干<文王>‧角干<老且>‧角干<智鏡>‧角干<愷元>等, 皆<文姬>之所出也, 當時買夢之徵, 現於此矣. 庶子曰<皆知文>級干‧<車得令公>‧<馬得>阿干幷女五人. 王膳一日飯米三斗‧雄雉九首. 自庚申年滅<百濟>後, 除晝膳, 但朝暮而已, 然計一日米六斗‧酒六斗‧雉十首. 城中市價, 布一疋租三十碩或五十碩, 民謂之聖代. 在東宮時, 欲征<高麗>, 因請兵入<唐>, <唐>帝賞其風彩, 謂爲神聖之人, 固留侍衛, 力請乃還. 時, <百濟>末王<義慈>乃<虎王>之元子也, 雄猛有膽氣, 事親以孝, 友于兄弟, 時號海東<曾子>, 以<貞觀>十五年辛丑卽位, 耽媱酒色, 政荒國危, 佐平(<百濟>爵名)<成忠>極諫不聽, 囚於獄中. 瘐困濱死, 書曰: 「忠臣死不忘君, 願一言而死. 臣嘗觀時變, 必有兵革之事. 凡用兵, 審擇其地, 處上流而迎敵, 可以保全. 若異國兵來, 陸路不使過<炭峴>(一云<沈峴>, <百濟>要害之地), 水軍不使入<伎伐浦>(卽<長嵓>, 又<孫梁>, 一作<只火浦>, 又<白江>), 據其險隘以禦之, 然後可也.」 王不省. <現慶>四年己未, <百濟><烏會寺>(亦云<烏合寺>)有大赤馬, 晝夜六時, 遶寺行道; 二月, 衆狐入<義慈>宮中, 一白狐坐佐平書案上; 四月, 太子宮雌雞與小雀交婚; 五月, <泗泚>(<扶餘>江名)岸大魚出死, 長三丈, 人食之者皆死; 九月, 宮中槐樹鳴如人哭, 夜鬼哭宮南路上. 五年庚申春二月, 王都井水血色, 西海邊小魚出死, 百姓食之不盡, <泗泚>水血色; 四月, 蝦蟆數萬集於樹上, 王都市人無故驚走, 如有捕捉, 驚仆死者百餘, 亡失財物者無數. 六月, <王興寺>僧皆見如舡楫隨大水入寺門; 有大犬如野鹿, 自西至<泗泚>岸, 向王宮吠之, 俄不知所之; 城中群犬集於路上, 或吠或哭, 移時而散; 有一鬼入宮中, 大呼曰「<百濟>亡! <百濟>亡!」, 卽入地, 王怪之, 使人掘地, 深三尺許, 有一龜, 其背有文, (曰)「<百濟>圓月輪, <新羅>如新月」, 問之巫者, 云: 「圓月輪者滿也, 滿則虧; 如新月者未滿也, 未滿則漸盈.」 王怒殺之. 或曰: 「圓月輪盛也, 如新月者微也, 意者國家盛而<新羅>寢微乎.」 王喜. <太宗>聞<百濟>國中多怪變, 五年庚申, 遣使<仁問>請兵<唐>, <高宗>詔左虎衛大將軍<荊國公><蘇定方>爲<神丘道>行策摠管, 率左衛將軍<劉伯英>字<仁遠>‧左虎衛將軍<馮士貴>‧左驍衛將軍<龐孝公>等, 統十三萬兵來征.(鄕記云, 軍十二萬二千七百十一人, 船一千九百隻, 而<唐>史不詳言之.) 以<新羅>王<春秋>爲<嵎夷道>行軍摠管, 將其國兵, 與之合勢. <定方>引兵, 自<城山>濟海, 至國西<德勿島>, <羅>王遣將軍<金庾信>, 領精兵五萬以赴之. <義慈王>聞之, 會群臣問戰守之計, 佐平<義直>進曰: 「<唐>兵遠涉溟海, 不習水, <羅>人恃大國之援, 有輕敵之心, 若見<唐>人失利, 必疑懼而不敢銳進. 故知先與<唐>人決戰可也.」 達率<常永>等曰: 「不然! <唐>兵遠來, 意欲速戰, 其鋒不可當也. <羅>人屢見敗於我軍, 今望我兵勢, 不得不恐. 今日之計, 宜塞<唐>人之路, 以待師老, 先使偏師擊<羅>, 折其銳氣, 然後伺其便而合戰, 則可得全軍而保國矣.」 王猶預不知所從, 時佐平<興首>得罪, 流竄于<古馬旀知>之縣, 遣人問之曰: 「事急矣, 如(之)何?」 <首>曰: 「大槪如佐平<成忠>之說.」 大臣等不信, 曰: 「<興首>在縲絏之中, 怨君而不愛國矣, 其言不可用也. 莫若使<唐>兵入<白江>(卽<伎伐浦>), 沿流而不得方舟; <羅>軍升<炭峴>, 由徑而不得並馬. 當此之時, 縱兵擊之, 如在籠之雞, 罹網之魚也.」 王曰: 「然.」 又聞<唐>‧<羅>兵已過<白江>‧<炭峴>, 遣將軍<偕伯>, 帥死士五千出<黃山>, 與<羅>兵戰, 四合皆勝之, 然兵寡力盡, 竟敗而<偕伯>死之. 進軍合兵, 薄津口, 瀕江屯兵, 忽有鳥廻翔於<定方>營上, 使人卜之, 曰「必傷元帥」, <定方>懼欲引兵而止. <庾信>謂<定方>曰: 「豈可以飛鳥之怪, 違天時也? 應天順人, 伐至不仁, 何不祥之有?」 乃拔神劍擬其鳥, 割裂而墜於座前. 於是, <定方>出左涯, 垂山而陣, 與之戰, <百濟>軍大敗. 王師乘潮, 軸轤含尾, 鼓譟而進, <定方>將步騎, 直趨都城一舍止, 城中悉軍拒之, 又敗死者萬餘. <唐>人乘勝薄城, 王知不免, 嘆曰: 「悔不用<成忠>之言, 以至於此.」 遂與太子<隆>(或作<孝>, 誤也), 走北鄙. <定方>圍其城, 王次子<泰>自立爲王, 率衆固守. 太子之子<文思>謂王<泰>曰: 「王與太子出, 而叔擅爲王, 若<唐>兵解去, 我等安得全?」 率左右縋而出, 民皆從之, <泰>不能止. <定方>令士起堞立<唐>旗幟, <泰>窘迫, 乃開門請命. 於是, 王及太子<隆>‧王子<泰>‧大臣<貞福>, 與諸城皆降. <定方>以王<義慈>及太子<隆>‧王子<泰>‧王子<演>, 及大臣將士八十八人‧百姓一萬二千八百七人送京師. 其國本有五部‧三十七郡‧二百城‧七十六萬戶, 至是析置<熊津>‧<馬韓>‧<東明>‧<金漣>‧<德安>等五都督府, 擢渠長爲都督刺史以理之, 命郞將<劉仁願>守都城, 又左衛郞將<王文度>爲熊津都督, 撫其餘衆. <定方>以所俘見, 上責而宥之. 王病死, 贈金紫光祿大夫衛尉卿, 許舊臣赴臨, 詔葬<孫皓>‧<陳叔寶>墓側, 竝爲竪碑. 七年壬戌, 命<定方>爲<遼東道>行軍大摠管, 俄改<平壤道>, 破<高麗>之衆於<浿江>, 奪<馬邑山>爲營, 遂圍<平壤城>, 會大雪解圍還. 拜<凉州>安集大使, 以定<吐蕃>, <乾封>二年卒, <唐>帝悼之, 贈左驍騎大將軍<幽州>都督, 諡曰<莊>.(已上<唐>史文.) <新羅>別記云: 「<文虎王>卽位五年乙丑秋八月庚子, 王親統大兵, 幸<熊津城>, 會假王<扶餘隆>作壇, 刑白馬而盟, 先祀天神及山川之靈, 然後歃血爲文而盟曰: 『往者, <百濟>先王迷於逆順, 不(敦)隣好, 不睦親姻, 結托<句麗>, 交通<倭國>, 共爲殘暴, 侵削<新羅>, 破邑屠城, 畧無寧歲. 天子憫一物之失所, 憐百姓之被毒, 頻命行人, 諭其和好. 負險恃遠, 侮慢天經, 皇赫斯怒, 恭行吊伐, 旌旗所指, 一戎大定. 固可瀦宮汚宅, 作誡來裔, 塞源拔本, 垂訓後昆, 懷柔伐叛, 先王之令典, 興亡繼絶, 往哲之通規. 事必師古, 傳諸曩冊. 故立前<百濟王>司稼正卿<扶餘隆>爲<熊津>都督, 守其祭祀, 保其桑梓, 依倚<新羅>, 長爲與國, 各除宿憾, 結好和親, 恭承詔命, 永爲藩服. 仍遣使人右威衛將軍<魯城縣公><劉仁願>, 親臨勸諭, 具宣成旨. 約之以婚姻, 申之以盟誓, 刑牲歃血, 共敦終始, 分災恤患, 恩若兄弟. 祗奉綸言, 不敢墜失, 旣盟之後, 共保歲寒. 若有乖背, 二三其德, 興兵動衆, 侵犯邊陲, 神明鑒之, 百殃是降, 子孫不育, 社稷無宗, 禋祀磨滅, 罔有遺餘. 故作金書鐵契, 藏之宗廟, 子孫萬代, 無或敢犯. 神之聽之, 是享是福.』 歃訖埋幣帛於壇之壬地, 藏盟文於大廟, 盟文乃<帶方>都督<劉仁軌>作.(按上<唐>史之文, <定方>以<義慈王>及太子<隆>等送京師, 今云會<扶餘王><隆>, 則知<唐>帝宥隆而遣之, 立爲<熊津>都督也. 故盟文明言, 以此爲驗.) 又古記云: 「<總章>元年戊辰(若<總章>戊辰則<李勣>之事, 而下文<蘇定方>, 誤矣. 若<定方>則年號當<龍朔>二年壬戌, 來圍<平壤>之時也), 國人之所請<唐>兵, 屯于<平壤>郊而通書曰『急輸軍資』. 王會群臣問曰: 『入於敵國至<唐>兵屯所, 其勢危矣. 所請王師粮匱而不輸其料, 亦不宜也. 如何?』 <庾信>奏曰: 『臣等能輸其軍資, 請大王無慮.』 於是, <庾信>‧<仁問>等率數萬人入<句麗>境, 輸料二萬斛乃還, 王大喜. 又欲興師會<唐>兵, <庾信>先遣<然起>‧<兵川>等二人, 問其會期. <唐>帥<蘇定方>紙畫鸞犢二物廻之, 國人未解其意, 使問於<元曉法師>, 解之曰: 『速還其兵, 謂畫犢畫鸞二切也.』 於是, <庾信>廻軍欲渡<浿江>, 令曰後渡者斬之, 軍士爭先半渡, <句麗>兵來掠, 殺其未渡者. 翌日<信>返追<句麗>兵, 捕殺數萬級.」 <百濟>古記云: 「<扶餘城>北角有大岩, 下臨江水, 相傳云, <義慈王>與諸後宮知其未免, 相謂曰: 『寧自盡, 不死於他人手.』 相率至此, 投江而死, 故俗云<墮死岩>.」 斯乃俚諺之訛也. 但宮人之墮死, <義慈>卒於<唐>, <唐>史有明文, 又<新羅>古傳云: 「<定方>旣討<麗>‧<濟>二國, 又謀伐<新羅>而留連. 於是, <庾信>知其謀, 饗<唐>兵鴆之, 皆死坑之. 今<尙州>界有<唐>橋, 是其坑地.」(按<唐>史, 不言其所以死, 但書云「卒」何耶? 爲復諱之耶? 鄕諺之無據耶? 若壬戌年<高麗>之役, <羅>人殺<定方>之師, 則後<總章>戊辰何有請兵滅<高麗>之事. 以此知鄕傳無據. 但戊辰滅<麗>之後, 有不臣之事, 擅有其地而已, 非至殺<蘇>‧<李>二公也.) 王師定<百濟>, 旣還之後, <羅>王命諸將, 追捕<百濟>殘賊, 屯次于<漢山城>, <高麗>‧<靺鞨>二國兵來圍之, 相擊未解, 自五月十一日至六月二十二日, 我兵危甚. 王聞之, 議群臣曰: 「計將何出?」 猶豫未決, <庾信>馳奏曰: 「事急矣. 人力不可及, 唯神術可救.」 乃於<星浮山>設壇修神術, 忽有光耀如大瓮, 從壇上而出, 乃星飛而北去.(因此名<星浮山>. 山名或有別說云, 山在<都林>之南, 秀出一峯是也. 京城有一人謀求官, 命其子作高炬, 夜登此山擧之, 其夜京師人望火, 人皆謂怪星現於其地. 王聞之憂懼, 募人禳之, 其父將應之, 日官奏曰: 「此非大怪也. 但一家子死‧父泣之兆耳.」 遂不行禳法. 是夜, 其子下山, 虎傷而死.) <漢山城>中士卒, 怨救兵不至, 相視哭泣而已. 賊欲攻急, 忽有光耀, 從南天際來, 成霹靂‧擊碎砲石三十餘所, 賊軍弓箭矛戟籌碎皆仆地, 良久乃蘇, 奔潰而歸, 我軍乃還. <太宗>初卽位, 有獻猪一頭二身八足者, 議者曰: 「是必幷呑六合瑞也.」 是王代始服中國衣冠牙笏, 乃法師<慈藏>請<唐>帝而來傳也. <神文王>時, <唐><高宗>遣使<新羅>曰: 「朕之聖考得賢臣<魏徵>‧<李淳風>等, 協心同德, 一統天下, 故爲<太宗皇帝>. 汝<新羅>海外小國, 有<太宗>之號, 以僭天子之名, 義在不忠, 速改其號.」 <新羅王>上表曰: 「<新羅>雖小國, 得聖臣<金庾信>, 一統三國, 故封爲<太宗>.」 帝見表乃思儲貳時, 有天唱空云「三十三天之一人, 降於<新羅>爲<庾信>」, 紀在於書, 出撿視之, 驚懼不已, 更遣使許無改<太宗>之號.
 
 

36. 長春郎 罷郎

81
長春郎 罷郎(一作羆)
82
初與<百濟>兵戰於<黃山>之役, <長春郎>‧<罷郎>死於陣中. 後討<百濟>時, 見夢於<太宗>曰: 「臣等昔者爲國亡身, 至於白骨, 庶欲完護邦國, 故隨從軍行無怠而已. 然迫於<唐>帥<定方>之威, 逐於人後爾. 願王加我以小勢.」 大王驚怪之, 爲二魂, 說經一日於<牟山亭>, 又爲創<壯義寺>於<漢山州>, 以資冥援.
【원문】三國遺事卷第一
▣ 커뮤니티 (참여∙의견)
내메모
여러분의 댓글이 지식지도를 만듭니다. 글쓰기
〔한국고전〕
▪ 분류 : 한국역사
▪ 최근 3개월 조회수 : 614
- 전체 순위 : 94 위 (1 등급)
- 분류 순위 : 2 위 / 219 작품
지식지도 보기
내서재 추천 : 0
▣ 함께 읽은 작품
(최근일주일간)
▣ 자료 세분화
  1. 고조선
 
  2. 위만조선
 
  3. 마한
 
  4. 이부
 
  5. 칠십이국
 
  6. 낙랑국
 
  7. 북대방
 
  8. 남대방
 
 
  10. 이서국
 
  11. 오가야
 
  12. 북부여
 
  13. 동부여
 
  14. 고구려
 
  15. 변한 백제
 
  16. 진한
 
 
 
 
 
 
 
 
 
 
 
  27. 사금갑
 
  28. 지철로왕
 
  29. 진흥왕
 
 
  31. 천사옥대
 
 
  33. 진덕왕
 
  34. 김유신
 
 
 
▣ 참조 지식지도
▣ 기본 정보
◈ 기본
  삼국유사(三國遺事) [제목]
 
  일연(一然) [저자]
 
◈ 참조
 
▣ 참조 정보 (쪽별)
백과 참조
참조 : 삼국사기
목록 참조
【전문】삼국사기
외부 참조
 
백과사전 으로 가기
▣ 인용 디렉터리

  지식놀이터 :: 원문/전문 > 고전 > 한국고전 > 한국역사 카탈로그   목차 (총 : 5권)     처음◀ 1권 다음 한문 
◈ 三國遺事 (삼국유사) ◈
©2021 General Libraries 최종 수정 : 2021년 03월 27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