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一月至拘尸那國。佛入涅槃處。其城荒廢。無人住也。佛入涅槃處置塔。有禪師在彼掃灑。每年八月八日。僧尼道俗。就彼大設供養於其空中有幡現。不知其數。眾人同見。當此日之發心非一此塔西有一河。伊羅鉢底。水南流二千里外方入洹河。彼塔四絕無人往也。極荒林木。往彼禮拜者。□犀牛大虫所損也。此塔東南三十里。有一寺。名娑般檀寺有□餘□□□□□□常供養彼禪師衣食令在塔所供養(下缺)。
8
上有師子。彼幢極麗。五人合抱。文里細(下缺)。
11
此寺中有一金銅像。五百□□□。是摩揭陀國舊有一王名尸羅栗底。造此像也。兼造一金銅□□輻團圓正寸三十餘步此城俯臨恒河北岸置也。即此鹿野苑。拘尸那。舍城。摩訶菩提等四大靈塔。在摩揭陀國王界。此國大小乘俱行。□□得達摩訶菩提寺。稱其本願。非常歡喜。略題述其愚志。五言 不慮菩提遠。焉將鹿苑遙。只愁懸路險。非意業風飄。八塔難誠見。參著經劫燒。何其人願滿。目覩在今朝 又即從此彼羅痆斯國。□□月至中天竺國王住城。名葛那。及自此中天王境界極寬。百姓繁閑。王有九百頭象餘大首領各有三二百頭。其王每自領兵馬鬪戰。常與餘□天戰也。天中王常勝。彼國法。自知象少兵少。即請和。每年輸稅。不交陣相殺也。衣著言音。人風法用。五天相似。唯南天村草百姓。語□差別。仕□之類。中天不殊。
12
五天國法。無有枷棒牢獄。有罪之者。據輕重罰錢。亦無刑戮上至國王。下及黎庶。不見遊獵放鷹走犬等事。道路雖有足賊取物即放。亦不殤殺。如若情物。即有損也。土地甚暖。百卉恒青。無有霜雪。食唯粳糧餅麨蘇乳酪等。無醬有鹽。總用土鍋煮飯而食。無鐵釜等也。百姓無別庸稅。但抽田子五石與王。王自遣人運將田主□不為送也。彼土百姓。貧多富少。王官屋裏。及富有者。著[疊*毛]一雙。自□一隻。貧者半片。女人亦然。
13
其王每坐衙處。首領百姓。總來遶王四面而坐。各諍道理。訴訟紛紜。非常亂鬧。王聽不嗔。緩緩報云。汝是汝不是。彼百姓等。取王一口語為定。更不再言。其王首領等。甚敬信三寶。若對師僧前。王及首領等。在地而坐不肯坐床。王及首領。行坐來去處。自將床子隨身。到處即坐。他床不坐。寺及王宅。竝皆三重作樓從下第一重作庫。上二重人住。諸大首領等亦然。屋皆平頭。塼木所造。自外□竝皆草屋似於漠屋雨下作也。又是一重。
14
土地所出。唯有[疊*毛]布象馬萬物。當土不出金銀。竝從外國來也。亦不養駝騾驢猪等畜。其牛總白。萬頭之內。希有一頭赤黑之者。羊馬全少。唯王有三二百口六七十匹。自外首領百姓。總不養畜。唯愛養牛。取乳酪蘇也。土地人善。不多愛殺□市店間。不見有屠行賣肉之處。
15
此中天大小乘俱行。即此中天界內有四大塔。恒河在北岸有三大塔。一舍衛國給孤薗中。見有寺有僧。二。毘耶離城菴羅薗中。有塔見在。其寺荒廢無僧。三。迦毘耶羅國。即佛本生城。無憂樹見在。彼城已廢。有塔無僧。亦無百姓。此城最居比。林木荒多。道路足賊。往彼禮拜者。甚難方迷。四。三道寶階塔。在中天王住城西七日程。在兩恒河間。佛當從刀利天變成三道寶階。下閻浮提地處。左金右銀。中吠瑠璃佛於中道梵王左路。帝釋右階侍佛下來。即於此處置塔。見有寺僧有。 即從中天國南行三箇餘月。至南天竺國王所住。王有八百頭象。境土極寬。南至南海。東至東海。西至西海。北至中天。西天東天等國接界。衣著飲食人風。與中天相似。唯言音稍別。土地熱於中天。土地所出。[疊*毛]布象水牛黃牛。亦少有羊。無駝騾驢等。有稻田。無黍粟等。至於綿絹之屬。五天總無。王及領首百姓等。極敬三寶足寺足僧。大小乘俱行。於彼山中。有一大寺。是龍樹菩薩便夜叉神造。非人所作。竝鑿山為柱。三重作樓。四面方圓三百餘步。龍樹在日。寺有三千僧。獨供養以十五石米。每日供三千僧。其米不竭。取却還生。元不減少。然今此寺廢。無僧也。龍樹壽年七百。方始亡也。于時在南天路。為言曰。五言 月夜□□路。浮雲颯颯歸。減書參去便。風急不聽迴。我國天岸北。他邦地角西。日南無有雁。誰為向林飛。
16
又從南天北行兩月。至西天國王住城。此西天王亦五六百頭象。土地所出[疊*毛]布及銀象馬羊牛。多出大小二麥及諸荳等。稻[聲-耳+示]全少。食多餅麨乳酪蘇油。市買用銀錢[疊*毛]布之屬。王及首領百姓等。極敬信三寶。足寺足僧。大小乘俱行。土地甚寬。西至西海。國人多善唱歌。餘四天國不如此國。又無枷棒牢獄形戮等事。見今被大[穴/是]來侵半國已損。又五天法。出外去者。不將糧食。到處即便乞得食也。唯王首領等出。自齎糧不食百姓□□。
17
又從西天北行三箇餘月。至北天國也。名闍蘭達羅國。王有三百頭象。依山作城而住。從茲已北。漸漸有山。為國狹小兵馬不多。常被中天及迦葉彌羅國屢屢所吞。所以依山而住。人風衣著言音。與中天不殊。土地稍冷於中天等也。亦無霜雪。但有風冷。土地所有出象[疊*毛]布稻麥驢騾少有。其王有馬百匹。首領三五匹。百姓並無。西是平川。東近雪山。國內足寺足僧。大小乘俱行。又一月程過雪山。東有一小國。名蘇跋那具怛羅。屬土蕃國所管。衣著與北天相似。言音即別。土地極寒也。又從此闍蘭達羅國西行。經一月。至一社吒國。言音稍別。大分相似。衣著人風。土地所出。節氣寒暖。與北天相似。亦足寺足僧。大小乘俱行。王及首領百姓等。大敬信三寶 又從此吒國西行一月。至新頭故羅國。衣著風俗。節氣寒暖。與北天相似。言音稍別。此國極足駱駝。國人取乳酪喫也。王及百姓等。大敬三寶足寺足僧。即造順正理論。眾賢論師。是此國人也。此國大小乘俱行。見今大[穴/是]侵半國損也。即從此國乃至五天。不多飲酒。遍歷五天。不見有醉人相打之者。縱有飲者。得色得力而已。不見有歌舞作劇飲宴之者。 又從北天國有一寺。名多摩三磨娜。佛在之日。來此說法。廣度人天。此寺東澗裏。於泉水邊有一塔。而佛所剃頭及剪爪甲。在此塔中。此見有三百餘僧。寺有大辟支佛牙及骨舍利等。更有七八所寺。各五六百人。大好住持。王及百姓等。非常敬信。
18
又山中有一寺。名那揭羅駄娜。有一漢僧。於此寺身亡。彼大德說。從中天來。明閑三藏聖教將欲還鄉。忽然違和。便即化矣。于時聞說。莫不傷心。便題四韻。以悲冥路。五言。
19
故里燈無主。他方寶樹摧。神靈去何處。玉貌已成灰。憶想哀情切。悲君願不隨。孰知鄉國路。空見白雲歸。
20
又從此北行十五日。入山至迦羅國。此迦彌羅。亦是北天數。此國稍大。王有三百頭象。住在山中。道路險惡。不被外國所侵。人民極眾。貧多富少。王及首領諸富有者。衣著與中天不殊。自外百姓。悉枝毛毯。覆其形醜。土地出銅鐵[疊*毛]布毛毯牛羊。有象少馬粳米蒲桃之類。土地極寒。不同已前諸國。秋霜冬雪。夏足霜雨。百卉亘青葉彫。冬草悉枯川谷狹小。南北五日程。東西一日行。土地即盡。餘並蔭山。屋並板木覆上不用草瓦。王及首領百姓等。甚敬三寶。國內有一龍池。彼龍王每日供養不一羅漢僧。雖無人見彼聖僧食。亦過齋已。即見餅飯從水下紛紛亂上。以此得知。迄今供養不絕。王及大首領出外乘象。小官乘馬。百姓並皆途步。國內足寺足僧。大小乘俱行。五天國法。上至國王。至國王王妃王子。下至首領及妻隨其力能各自造寺也。還別作。不共修營。彼云。各自功德。何須共造。此既如然。餘王子等亦爾。
21
凡造寺供養。即施村莊百姓。供養三寶。無有空造寺不施百姓者。為外國法。王及妃姤。各別村莊百姓。王子首領。各有百姓。布施自由不王也。造寺亦然。須造即造。亦不問王。王亦不敢遮。怕拈罪也。若富有百姓。雖無村莊布施。亦勵力造寺。以自經紀。得物供養三寶。為五天不賣人。無有奴婢。要須布施百姓村薗也。又迦葉彌羅國東北。隔山十五日程。即是大[孚*力]律國。揚同國。娑播慈國。此三國並屬吐蕃所管。衣著言音人風並別。著皮裘[疊*毛]衫靴袴等也。地狹小。山川極險。亦有寺有僧。敬信三寶。若是已東吐蕃。總無寺舍。不識佛法。當土是胡。所以信也。
22
已東吐蕃國。純住氷山雪山川谷之間。以氈帳而居。無有城郭屋舍。處所與突厥相似。隨逐水草。其王雖在一處。亦無城但依氈帳以為居業。土地出羊馬猫牛毯褐之類。衣著毛褐皮裘。女人亦爾。土地極寒。不同餘國。家常食麨。少有餅飯。國王百姓等。總不識佛法。無有寺舍。國人悉皆穿地作坑而臥。無有床席。人民極黑。白者全布。言音與諸國不同。多愛喫虱。為著毛褐。甚饒蟣虱。捉得便拋口裏。終不棄也
23
又迦葉彌羅國西北。隔山七日程。至小[孚*力]律國。此屬漢國所管。衣著人風。飲食言音。與大[孚*力]律相似。著[疊*毛]衫及靴剪其鬚髮。頭上纏疊布一條。女人在髮。貧多富少。山川狹小。田種不多。其山憔杌。元無樹木及於諸草。其大[孚*力]律。元是小[孚*力]律王所住之處。為吐蕃來逼。走入小[孚*力]律國坐。首領百姓。在彼大[孚*力]律不來。
24
又從迦葉彌羅國西北隔山一月程至建馱羅。此王及兵馬。總是突厥。土人是胡。兼有婆羅門。此國舊是罽賓王王化。為此突厥王阿耶領一部落兵馬。投彼罽賓王。於後突厥兵盛。便殺彼罽賓王。自為國主。因茲國境突厥覇王此國已北。並住中。其山並燋無草及樹。衣著人風言音節氣並別。衣是皮[毯-炎+皮][疊*毛]衫靴袴之類土地宜大麥小麥。全無黍粟及稻。人多食麨及餅。唯除迦葉彌羅大[孚*力]小[孚*力]揚同等國。即此建馱羅國。乃至五天崑崙等國。總無蒲□□□甘蔗。此突厥王象有五頭。羊馬無數。駝騾驢等甚□多。地與胡□□□□□迴不過。向南為道路險惡。多足劫賊。從茲已北。西業者多市店之間。極多屠殺。此王雖是突厥。甚敬信三寶。王王妃王子首領等。各各造寺。供養三寶。此王每年兩迴設無遮大齋。但是緣身所受用之物。妻及象馬等。並皆捨施。唯妻及象。令僧斷價。王還自贖。自餘駝馬金銀衣物家具。聽僧貨賣。自分利養此王不同餘已北突厥也。兒女亦然。各各造寺。設齋捨施。此城俯臨辛頭大河北岸而置。此城西三日程有一大寺。即是天親菩薩無着菩薩所住之寺。此寺名葛諾歌。有一大塔。每常放光。此寺及塔。舊時葛諾歌王造。從王立寺名也。又此城東南□里。即是佛過去為尸毘王救鴿處。見有寺有僧。又佛過去捨頭捨眼餧五夜叉等處。並在此國中。在此城東南山裏。各有寺有僧。見今供養。此國大小乘俱行。
25
又從此建馱羅國。正北入山三日程。至烏長國。彼自云欝地引那。此王大敬三寶。百姓村莊。多分施入寺家供養。少分自留以供養衣食。設齋供養。每日是常。足寺足僧。僧稍多於俗人也。專行大乘法也。衣著飲食人風。與建馱羅國相似。言音不同。土地足駝騾羊馬[疊*毛]布之類。節氣甚冷 又從烏長國。東北入山十五日程。至拘衛國。彼自呼云奢摩褐羅闍國。此王亦敬信三寶。有寺有僧。衣著言音。與烏長國相似。著[疊*毛]衫袴等。亦有羊馬等也 又從此建馱羅國。西行入山七日。至覽波國。此國無王。有大首領。亦屬建馱羅國所管。衣著言音。與建馱羅國相似。亦有寺有僧。敬信三寶。行大乘法 又從此覽波國而行入山。經於八日程。至罽賓國。此國亦是建馱羅王所管。此王夏在罽賓。逐涼而坐。冬往建馱羅。趁暖而住。彼即無雪。暖而不寒。其罽賓國冬天積雪。為此冷也。此國土人是胡。王及兵馬突厥。衣著言音食飲。與吐火羅國。大同少異。無問男之與女。並皆著[疊*毛]布衫袴及靴。男女衣服無有差別。男人並剪鬚髮。女人髮在。土地出駝騾羊馬驢牛[疊*毛]布蒲桃大小二麥欝金香等。國人大敬信三寶。足寺足僧。百姓家各絲造寺。供養三寶。大城中有一寺。名沙糸寺。寺中貝佛螺髻骨舍利見在王官百姓每日供養。此國行小乘。亦住山裏山頭無有草木。恰似火燒山也 又從此罽賓國西行至七日謝[颱-台+日]國。彼自呼云社護羅薩他那。土人是胡。王及兵馬。即是突厥。其王即是罽賓王姪兒。自把部落兵馬住此於國。不屬餘國。亦不屬阿叔。此王及首領。雖是突厥。極敬三寶。足寺足僧。行大乘法。有一大突厥首領。名娑鐸幹。每年一迴。設金銀無數。多於彼王。衣著人風。土地所出。與罽賓王相似。言音各別 又從謝[颱-台+日]國。北行七日。至犯引國。此王是胡。不屬餘國。兵馬強多。諸國不敢來侵。衣著[疊*毛]布衫皮毬氈衫等類。土地出羊馬[疊*毛]布之屬。甚足蒲桃。土地有雪。極寒住多依山。王及首領百姓等。大敬三寶。足寺足僧。行大小乘法。此國及謝[颱-台+日]等。亦並剪於鬚髮。人風大分與罽賓相似。別異處多。當土言音。不同餘國 又從此犯引國。北行二十日。至吐火羅國。王住城名為縛底那。見今大[穴/是]兵馬。在彼鎮押。其王被其王被逼。走向東一月程。在蒲持山。住見屬大[穴/是]所管。言音與諸國別。共罽賓國少有相似。多分不同。衣著皮毬[疊*毛]布等。上至國王。下及黎庶。皆以皮毬。為上服。土地足駝騾羊馬[疊*毛]布蒲桃。食唯愛餅。土地寒冷。冬天霜雪也。國王首領及百姓等。甚敬三寶。足寺足僧。行小乘法。食內及葱蕜等。不事外道。男人並剪鬚髮。女人在髮土地足山 又從吐火羅國。西行一月。至波斯國。此王先管大[穴/是]。大[穴/是]是波斯王放駝戶。於後叛。便殺彼王。自立為主。然今此國。却被大[穴/是]所吞。衣舊著寬[疊*毛]布衫剪鬚髮。食唯餅肉。縱然有米。亦磨作餅喫也。土地出駝騾羊馬。出高大驢[疊*毛]布寶物。言音各別。不同餘國。土地人性。受與易。常於西海汎舶。入南海。向師子國。取諸寶物。所以彼國云出寶物。亦向崑崙國取金。亦汎舶漢地。直至廣州。取綾絹絲綿之類。土地出好細疊。國人愛殺生。事天不識佛法 又從波斯國。北行十日入山至大[穴/是]國。彼王住不本國。見向小拂臨國住也。為打得彼國。彼國復居山島。處所極窂。為此就彼。土地出駝騾羊馬疊布毛[毯-炎+(夗/木)]。亦有寶物。衣著細疊寬衫。衫上又披一疊布。以為上服。王及百姓衣服。一種無別。女人亦著寬衫。男人剪髮在鬚。女人在髮。喫食無問貴賤。與同一盆而食。手把亦匙箸。取見極惡。云自手殺而食。得福無量。國人愛殺事天。不識佛法。國法無有跪拜法也 又小拂臨國。傍海西北。即是大拂臨國。此王兵馬強多。不屬餘國。大[穴/是]數迴討擊不得。突厥侵亦不得。土地足寶物。甚足駝騾羊馬疊布等物。衣著與波斯大[穴/是]相似。言音各別不同。
26
又從大[穴/是]國已東。並是胡國。即是安國。曹國。史國。石騾國。米國。康國等。雖各有王並屬大[穴/是]所管。為國狹小。兵馬不多。不能自護。土地出駝騾羊馬疊布之類。衣著疊衫袴等及皮毬。言音不同諸國 又此六國總事火祆。不識佛法。唯康國有一寺。有一僧。又不解敬也。此等胡國。並剪鬚髮。愛著白[疊*毛]帽子。極惡風俗。婚姻交雜。納母及姊妹為妻。波斯國亦納母為妻。其吐火羅國。乃至罽賓國。犯引國。謝[颱-台+日]國等。兄弟十人五人三人兩人。共娶一妻。不許各娶一婦恐破家計。
27
又從康國已東。即跋賀那國。有兩王。縛又大河。當中西流。河南一王屬大[穴/是]。河北一王屬突厥所管。土地亦出駝騾羊馬疊布之類。衣著皮裘疊布。食多餅麨。言音各別。不同餘國。不識佛法。無有寺舍僧尼。
28
又跋賀那國東有一國。名骨咄國。此王元是突厥種族。當土百姓。半胡半突厥。土地出駝騾羊馬牛驢蒲桃疊布毛毯之類。衣著疊布皮裘。言音半吐火羅半突厥。半當土。王及首領百姓等。敬信三寶。有寺有僧。行小乘法。此國屬大[穴/是]所管。外國雖云道國。共漢地一箇大州相似。此國男女剪鬚髮。女人在髮。
29
又從此胡國已北。北至北海。西至西海。東至漢國。已北總是突厥所住境界。此等突厥不識佛法。無寺無僧。衣著皮毬氈衫。以虫為食。亦無城郭住處。氈帳為屋。行住隨身。隨逐水草。男人並剪鬚髮。女人在頭。言音與諸國不同。國人愛殺。不識善惡。土地足駝騾羊馬之屬 又從吐火羅國。東行七日。至胡蜜王住城。當來於吐火羅國。逢漢使入蕃。略題四韻取辭。五言 君恨西蕃遠。余嗟東路長。道荒宏雪嶺。險澗賊途倡。鳥飛驚峭嶷。人去偏樑。雖平生不捫淚。今日灑千行。冬日在吐火羅逢雪述懷。五言 冷雪牽氷合。寒風擘地烈。巨海凍墁壇。江河凌崖囓。龍門絕瀑布。井口盤蛇結。伴火上[肉*亥]歌。焉能度播蜜 此胡蜜王。兵馬少弱。不能自護。見屬大[穴/是]所管。每年輸稅絹三千疋。住居山谷。處所狹小。百姓貧多。衣著皮裘氈衫。王著綾絹疊布。食唯餅[飢-几+少]土地極寒。甚於餘國。言音與諸國不同。所出羊牛。極小不大。亦有馬騾。有僧有寺。行小乘法。王及首領百姓等。總事佛。不歸外道。所以此國無外道。男並剪除鬚髮。女人在頭。住居山裏。其山無有樹水及於百草。
30
又胡蜜國北山裏。有九箇識匿國。九箇王各領兵馬而住。有一箇王。屬胡蜜王。自外各並自住。不屬餘國。近有兩窟王。來投於漢國使命安西。往來絕。唯王首領。衣著疊布皮裘。自餘百姓。唯是皮裘氈衫。土地極寒。為居雪山。不同餘國。亦有羊馬牛驢。言音各別。不同諸國。彼王常遣三二百人於大播蜜川。劫彼與胡及於使命。縱劫得絹。積在庫中。聽從壞爛。亦不解作衣著也。此識匿等國無有佛法也 又從胡蜜國東行十五日。過播蜜川。即至葱嶺鎮。此即屬漢。兵馬見今鎮押。此即舊日王裴星國境。為王背叛。走投土蕃。然今國界無有百姓。外國人呼云渴飯檀國。漢名葱嶺
31
又從葱嶺步入一月。至疎勒。外國自呼名伽師祇離國。此亦漢軍馬守促。有寺有僧。行小乘法。喫肉及葱韮等。土人著疊布衣也 又從疎勒東行一月。至龜茲國。即是安西大都護府。漢國兵馬大都集處。此龜茲國。足寺足僧。行小乘法。食肉及葱韮等也。漢僧行大乘法 又安西南去于闐國二千里。亦足漢軍馬領押。足寺足僧。行大乘法。不食肉也。從此已東。並是大唐境界。諸人共知。不言可悉 開元十五年十一月上旬。至安西。于時節度大使趙君。
32
且於安西。有兩所漢僧住持。行大乘法。不食肉也。大雲寺主秀行。善能講說。先是。京中七寶臺寺僧 大雲寺□維那。名義超善解律藏。舊是京中莊嚴寺僧也 大雲寺上座。名明惲。大有行業。亦是京中僧。此等僧。大好住持甚有道心樂崇□德 龍興寺主。名法海。雖是漢兒生安西。學識人風。不殊華夏。
33
于闐有一漢寺。名龍興寺。有一漢僧。名□□。是彼寺主。大好住持。彼僧是河北冀州人士疎勒亦有漢大雲寺。有一漢僧住持。即是崏州人士 又從安西東行□□至烏耆國。是漢軍兵□領押。有王。百姓是胡。足寺足僧。行小乘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