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 여러분! 반갑습니다.    [로그인]
키워드 :
한문 
◈ 宋書(송서) 지(志) ◈
◇ 宋書 志 州郡 1 ◇
카탈로그   목차 (총 : 30권)     이전 25권 다음
488년
심약(沈約)
1
《宋書卷三十五》
 
2
梁沈約撰
 
3
《卷三十五志第二十五 州郡一》
 
4
揚州 南徐州 徐州 南兗州 郢州 兗州
 
5
唐堯之世,置十有二牧,及禹平水土,更制九州,冀州堯都,土界廣遠,濟、河為兗州,海、岱為青州,海、岱及淮為徐州,淮、海為揚州,荊及衡陽為荊州,荊、河為豫州,華陽、黑水為梁州,黑水、西河為雍州。自虞至殷,無所改變。周氏既有天下,以徐并青,以梁并雍,分冀州之地以為幽、并。漢初又立徐、梁二州。
 
6
武帝攘卻胡、越,開地斥境,南置交趾,北置朔方,改雍曰涼,改梁曰益,凡為十三州,而司隸部三輔、三河諸郡。東京無復朔方,改交趾曰交州,凡十二州;司隸所部如故。及三國鼎歭,吳得揚、荊、交三州,蜀得益州,魏氏猶得九焉。吳又分交為廣。魏末平蜀,又分益為梁。晉武帝太康元年,天下一統,凡十有六州。後又分涼、雍為秦,分荊、揚為江,分益為寧,分幽為平,而為二十矣。
 
7
自夷狄亂華,司、冀、雍、涼、青、並、兗、豫、幽、平諸州一時淪沒,遺民南渡,並僑置牧司,非舊土也。江左又分荊為湘,或離或合,凡有揚、荊、湘、江、梁、益、交、廣,其徐州則有過半,豫州唯得譙城而已。及至宋世,分揚州為南徐,徐州為南兗,揚州之江西悉屬豫州;分荊為雍,分荊、湘為郢,分荊為司,分廣為越,分青為冀,分梁為南北秦。太宗初,索虜南侵,青、冀、徐、兗及豫州淮西,並皆不守;自淮以北,化成虜庭。於是於鐘離置徐州,淮陰為北兗,而青、冀二州治贛榆之縣。今志大較以大明八年為正,其後分派,隨事記列。內史、侯、相,則以昇明末為定焉。
 
8
地理參差,其詳難舉,實由名號驟易,境土屢分,或一郡一縣,割成四五;四五之中,亟有離合,千回百改,巧歷不算,尋校推求,未易精悉。今以班固馬彪二志、太康元康定戶、王隱《地道》、晉世《起居》、《永初郡國》、何徐《州郡》及地理雜書,互相考覆。且三國無志,事出帝紀,雖立郡時見,而置縣不書。今唯以《續漢郡國》校《太康地志》,參伍異同,用相徵驗。自漢至宋,郡縣無移改者,則注云「 漢舊」,其有回徙,隨源甄別。若唯云「 某無」者,則此前皆有也。若不注置立,史闕也。
 
9
揚州刺史,前漢刺史未有所治它州同,後漢治歷陽,魏、晉治壽春,晉平吳治建業。成帝咸康四年,僑立魏郡 [別見] ,肥鄉 [別見] 、元城 [漢舊縣,晉屬陽平] 二縣,後省元城。又僑立廣川郡 [別見] ,領廣川一縣,宋初省為縣,隸魏郡。江左又立高陽 [別見] 、堂邑二郡 [別見] ,高陽領北新城 [別見] 、博陸 [博陸縣,霍光所封,而二漢無,晉屬高陽。] 二縣。堂邑,領堂邑一縣,後省堂邑并高陽,又省高陽并魏郡,並隸揚州,寄治京邑。文帝元嘉十一年省,以其民併建康。孝建元年,分揚州之會稽、東陽、新安、永嘉、臨海五郡為東揚州。大明三年罷州,以其地為王畿,以南臺侍御史部諸郡,如從事之部傳焉,而東揚州直云揚州。八年,罷王畿,復立揚州,揚州還為東揚州。前廢帝永光元年,省東揚州并揚州。順帝升明三年,改揚州刺史曰牧。領郡十,領縣八十。戶一十四萬三千二百九十六,口一百四十五萬五千六百八十五。
 
10
丹陽尹,秦鄣郡,治今吳興之故鄣縣。漢初屬吳國,吳王濞反敗,屬江都國。
 
11
武帝元封二年,為丹陽郡,治今宣城之宛陵縣。晉武帝太康二年,分丹陽為宣城郡,治宛陵,而丹陽移治建業。元帝太興元年,改為尹。領縣八,戶四萬一千一十,口二十三萬七千三百四十一。
 
12
建康令,本秣陵縣。漢獻帝建安十六年置縣,孫權改秣陵為建業。晉武帝平吳,還為秣陵。太康三年,分秣陵之水北為建業。愍帝即位,避帝諱,改為建康。
 
13
秣陵令,其地本名金陵,秦始皇改。本治去京邑六十里,今故治村是也。晉安帝義熙九年,移治京邑,在鬥場。恭帝元熙元年,省揚州府禁防參軍,縣移治其處。
 
14
丹楊令,漢舊縣。
 
15
江寧令,晉武帝太康元年,分秣陵立臨江縣。二年,更名。
 
16
永世令,吳分溧陽為永平縣,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惠帝世,度屬義興,尋復舊。義興又有平陵縣,董覽《吳地誌》云:「 晉分永世。」《太康》、《永寧地誌》並無,疑是江左立。文帝元嘉九年,以併永世、溧陽二縣。
 
17
溧陽令,漢舊縣。吳省為屯田。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
 
18
湖熟令,漢舊縣。吳省為典農都尉。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
 
19
句容令,漢舊縣。
 
20
會稽太守,秦立,治吳。漢順帝永建四年,分會稽為吳郡,會稽移治山陰。領縣十,戶五萬二千二百二十八,口三十四萬八千一十四。去京都水一千三百五十五,陸同。
 
21
山陰令,漢舊縣。
 
22
永興令,漢舊餘暨縣,吳更名。
 
23
上虞令,漢舊縣。
 
24
餘姚令,漢舊縣。
 
25
剡令,漢舊縣。
 
26
諸暨令,漢舊縣。
 
27
始寧令,何承天志,漢末分上虞立。賀《續會稽記》云:「 順帝永建四年,分上虞南鄉立。」《續漢志》無。《晉太康三年地志》有。
 
28
句章令,漢舊縣。
 
29
鄮令,漢舊縣。
 
30
鄞令,漢舊縣。
 
31
吳郡太守,分會稽立。孝武大明七年,度屬南徐。八年,復舊。領縣十二,戶五萬四百八十八,口四十二萬四千八百一十二。去京都水六百七十,陸五百二十。
 
32
吳令,漢舊縣。
 
33
婁令,漢舊縣。
 
34
嘉興令,此地本名長水,秦改曰由拳。吳孫權黃龍四年,由拳縣生嘉禾,改曰禾興。孫皓父名和,又改名曰嘉興。
 
35
海虞令,晉武帝太康四年,分吳縣之虞鄉立。
 
36
海鹽令,漢舊縣。《吳記》云:「 本名武原鄉,秦以為海鹽縣。」
 
37
鹽官令,漢舊縣。《吳記》云:「 鹽官本屬嘉興,吳立為海昌都尉治,此後改為縣。」非也。
 
38
錢唐令,漢舊縣。
 
39
富陽令,漢舊縣。本曰富春。孫權黃武四年,以為東安郡;七年,省。晉簡文鄭太后諱「 春」,孝武改曰富陽。
 
40
新城令,浙江西南名為桐溪,吳立為新城縣,後并桐廬。《晉太康地志》無。
 
41
張勃云:「 晉末立。」疑是太康末立,尋復省也。晉成帝咸和九年又立。
 
42
建德令,吳分富春立。
 
43
桐廬令,吳分富春立。
 
44
壽昌令,吳分富春立。新昌縣,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45
吳興太守,孫皓寶鼎元年,分吳、丹陽立。領縣十,戶四萬九千六百九,口三十一萬六千一百七十三。去京都水九百五十,陸五百七十。
 
46
烏程令,漢舊縣,先屬吳。
 
47
東遷令,晉武帝太康三年,分烏程立。後廢帝元徽四年,更名東安。順帝昇明元年復舊。
 
48
武康令,吳分烏程、餘杭立永安縣,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49
長城令,晉武帝太康三年,分烏程立。
 
50
原鄉令,漢靈帝中平二年,分故鄣立。
 
51
故鄣令,漢舊縣,先屬丹陽。
 
52
安吉令,漢靈帝中平二年,分故鄣立。
 
53
餘杭令,漢舊縣,先屬吳。
 
54
臨安令,吳分餘杭為臨水縣,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55
於潛令,漢舊縣,先屬丹陽。
 
56
淮南太守,秦立為九江郡,兼得廬江豫章。漢高帝四年,更名淮南國,分立豫章郡,文帝又分為廬江郡。武帝元狩元年,復為九江郡,治壽春縣。後漢徙治陰陵縣。魏復曰淮南,徙治壽春。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歷陽 [別見] 、當塗、逡道諸縣,二年,復立鐘離縣 [別見] ,並二漢舊縣也。三國時,江淮為戰爭之地,其間不居者各數百里,此諸縣並在江北淮南,虛其地,無復民戶。吳平,民各還本,故復立焉。其後中原亂,胡寇屢南侵,淮南民多南度。成帝初,蘇峻、祖約為亂於江淮,胡寇又大至,民南度江者轉多,乃於江南僑立淮南郡及諸縣。晉末,遂割丹陽之于湖縣為淮南境。宋孝武大明六年,以淮南郡并宣城,宣城郡徙治于湖。八年,復立淮南郡,屬南豫州。明帝泰始三年,還屬揚州。領縣六,戶五千三百六十二,口二萬五千八百四十。去京都水一百七十,陸一百四十。
 
57
于湖令,晉武帝太康二年,分丹楊縣立,本吳督農校尉治。
 
58
當塗令,晉成帝世,與逡道俱立為僑縣,晉末分于湖為境。
 
59
繁昌令,漢舊名,本屬潁川。魏分潁川為襄城,又屬焉。晉亂,省襄城郡,以此縣屬淮南,割于湖為境。
 
60
襄垣令,其地本蕪湖。蕪湖縣,漢舊縣。至于晉末,立襄垣縣,屬上黨。上黨民南過江,立僑郡縣,寄治蕪湖,後省上黨郡為縣,屬淮南。文帝元嘉九年,省上黨縣併襄垣。
 
61
定陵令,漢舊名,本屬襄城,後割蕪湖為境。
 
62
逡道令,漢作逡遒,晉作逡道,後分蕪湖為境。
 
63
宣城太守,晉武帝太康元年,分丹陽立。領縣十,戶一萬一百二十,口四萬七千九百九十二。去京都水五百八十,陸五百。
 
64
宛陵令,漢舊縣。
 
65
廣德令,何志云:「 漢舊縣。」《二漢志》並無,疑是吳所立。
 
66
懷安令,吳立。
 
67
寧國令,吳立。
 
68
宣城令,漢舊縣。
 
69
安吳令,吳立。
 
70
涇令,漢舊縣。
 
71
臨城令,吳立。
 
72
廣陽令,漢舊縣曰陵陽,子明得仙於此縣山,故以為名。晉成帝杜皇后諱「 陵」,咸康四年更名。
 
73
石城令,漢舊縣。
 
74
東陽太守,本會稽西部都尉,吳孫皓寶鼎元年立。領縣九,戶一萬六千二十二,口一十萬七千九百六十五。去京都水一千七百,陸同。
 
75
長山令,漢獻帝初平二年,分烏傷立。
 
76
太末令,漢舊縣。
 
77
烏傷令。
 
78
永康令,赤烏八年,分烏傷上浦立。
 
79
信安令,漢獻帝初平三年,分太末立曰新安。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80
吳寧令,漢獻帝興平二年,孫氏分諸暨立。
 
81
豐安令,漢獻帝興平二年,孫氏分諸暨立。
 
82
定陽令,漢獻帝建安二十三年,孫氏分信安立。
 
83
遂昌令,孫權赤烏二年,分太末立曰平昌。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84
臨海太守,本會稽東部都尉。前漢都尉治鄞,後漢分會稽為吳郡,疑是都尉徙治章安也。孫亮太平二年立。領縣五,戶三千九百六十一,口二萬四千二百二十六。
 
85
去京都水二千一十九,陸同。
 
86
章安令,《續漢志》:「 故治,閩中地,光武更名。」《晉太康記》:「 本鄞縣南之回浦鄉,漢章帝章和中立。」未詳孰是。
 
87
臨海令,吳分章安立。
 
88
始豐令,吳立曰始平,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89
寧海令,何志,漢舊縣。按《二漢志》、《晉太康地志》無。
 
90
樂安令,晉康帝分始豐立。
 
91
永嘉太守,晉明帝太寧元年,分臨海立。領縣五,戶六千二百五十,口三萬六千六百八十。去京都水二千八百,陸二千六百四十。
 
92
永寧令,漢順帝永建四年,分章安東甌鄉立,或云順帝永和三年立。
 
93
安固令,吳立曰羅陽,孫皓改曰安陽;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94
松陽令,吳立。
 
95
樂成令,晉孝武寧康三年,分永寧立。
 
96
橫陽令,晉武帝太康四年,以橫藇船屯為始陽,仍復更名。
 
97
新安太守,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孫權分丹陽立曰新都,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98
領縣五,戶一萬二千五十八,口三萬六千六百五十一。去京都水一千八百六十,陸一千八百。
 
99
始新令,孫權分歙立。
 
100
遂安令,孫權分歙為新定縣,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101
歙令,漢舊縣。
 
102
海寧令,孫權分歙為休陽縣,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分歙置諸縣之始,又分置黎陽,大明八年,省併海寧。
 
103
黟令,漢舊縣。
 
104
南徐州刺史,晉永嘉大亂,幽、冀、青、並、兗州及徐州之淮北流民,相率過淮,亦有過江在晉陵郡界者。晉成帝咸和四年,司空郗鑑又徙流民之在淮南者於晉陵諸縣,其徙過江南及留在江北者,並立僑郡縣以司牧之。徐、兗二州或治江北,江北又僑立幽、冀、青、並四州。安帝義熙七年,始分淮北為北徐,淮南猶為徐州。
 
105
後又以幽、冀合徐,青、并合兗。武帝永初二年,加徐州曰南徐,而淮北但曰徐。
 
106
文帝元嘉八年,更以江北為南兗州,江南為南徐州,治京口,割揚州之晉陵、兗州之九郡僑在江南者屬焉,故南徐州備有徐、兗、幽、冀、青、並、揚七州郡邑。
 
107
《永初二年郡國志》又有南沛、南下邳、廣平、廣陵、盱眙、鐘離、海陵、山陽八郡。南沛、廣陵、海陵、山陽、盱眙、鐘離割屬南兗,南下邳併南彭城,廣平並南泰山。今領郡十七,縣六十三,戶七萬二千四百七十二,口四十二萬六百四十。去京都水二百四十,陸二百。
 
108
南東海太守 [東海郡別見] ,晉元帝初,割吳郡海虞縣之北境為東海郡,立郯、朐、利城三縣,而祝其、襄賁等縣寄治曲阿。穆帝永和中,郡移出京口,郯等三縣亦寄治於京。文帝元嘉八年立南徐,以東海為治下郡,以丹徒屬焉。郯、利城並為實土。《永初郡國》有襄賁別見、祝其、厚丘 [並漢舊名] 、西隰 [何江左立]
 
109
四縣,文帝元嘉十二年,省厚丘併襄賁。何、徐無厚丘,餘與《永初郡國》同。其襄賁、祝其、西隰,是徐志後所省也。領縣六,戶五千三百四十二,口三萬三千六百五十八。
 
110
郯令,漢舊名。文帝元嘉八年,分丹徒之峴西為境。
 
111
丹徒令,本屬晉陵,古名硃方,後名谷陽,秦改曰丹徒。孫權嘉禾三年,改曰武進。晉武帝太康三年,復曰丹徒。
 
112
武進令,晉武帝太康二年,分丹徒、曲阿立。
 
113
毗陵令,宋孝武大明末,度屬此。
 
114
朐令,漢舊名。晉江左僑立。宋孝武世,分郯西界為土。
 
115
利城令,漢舊名。晉江左僑立。宋文帝世,與郡俱為實土。
 
116
南琅邪太守 [瑯邪郡別見] ,晉亂,琅邪國人隨元帝過江千餘戶,太興三年,立懷德縣。丹楊雖有琅邪相而無此地。成帝咸康元年,桓溫領郡,鎮江乘之蒲洲金城上,求割丹陽之江乘縣境立郡,又分江乘地立臨沂縣。《永初郡國》有陽都 [前漢屬城陽,後漢、《晉太康地志》屬瑯邪。] 、費、即丘 [並別見] 三縣,並割臨沂及建康為土。費縣治宮城之北。元嘉八年,省即丘並陽都。十五年,省費併建康、臨沂。孝武大明五年,省陽都併臨沂。今領縣二,戶二千七百八十九,口一萬八千六百九十七。去州水二百,陸一百;去京都水一百六十。
 
117
臨沂令,漢舊名。前漢屬東海,後漢、晉屬琅邪。
 
118
江乘令,漢舊縣。本屬丹陽,吳省為典農都尉。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
 
119
晉陵太守,吳時分吳郡無錫以西為毗陵典農校尉。晉武帝太康二年,省校尉,立以為毗陵郡,治丹徒,後復還毗陵。東海王越世子名毗,而東海國故食毗陵。永嘉五年,帝改為晉陵。始自毗陵徙治丹徒。太興初,郡及丹徒縣悉治京口,郗鑑復徙還丹徒。安帝義熙九年,復還晉陵。本屬揚州,文帝元嘉八年,度屬南徐。領縣六,戶一萬五千三百八十二,口八萬一百一十三。去州水一百七十五,陸同;去京都水四百,陸同。
 
120
晉陵令,本名延陵,漢改曰毗陵,後與郡俱改。
 
121
延陵令,晉武帝太康二年,分曲阿之延陵鄉立。
 
122
無錫令,漢舊縣。吳省,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
 
123
南沙令,本吳縣司鹽都尉署。吳時名沙中。吳平後,立暨陽縣割屬之。晉成帝咸康七年,罷鹽署,立以為南沙縣。
 
124
曲阿令,本名雲陽,秦始皇改曰曲阿。吳嘉禾三年,復曰雲陽。晉武帝太康二年,復曰曲阿。
 
125
暨陽令,晉武帝太康二年,分無錫、毗陵立。
 
126
義興太守,晉惠帝永興元年,分吳興之陽羨、丹陽之永世立。永世尋還丹陽。
 
127
本揚州,明帝泰始四年,度南徐。領縣五,戶一萬三千四百九十六,口八萬九千五百二十五。去州水四百,陸同;去京都水四百九十,陸同。
 
128
陽羨令,漢舊縣。
 
129
臨津令,故屬陽羨,立郡分立。
 
130
義鄉令,故屬長城、陽羨,立郡分立。
 
131
國山令,故屬陽羨,立郡分立。
 
132
綏安令,武帝永初三年,分宣城之廣德、吳興之故鄣、長城及陽羨、義鄉五縣立。
 
133
南蘭陵太守 [蘭陵郡別見] ,領縣二,戶一千五百九十三,口一萬六百三十四。
 
134
蘭陵令。 [別見]
 
135
承令 [別見] ,文帝元嘉十二年,以合鄉縣併承。《永初郡國》、何、徐並無合鄉縣。
 
136
南東莞太守 [東莞郡別見] ,《永初郡國》又有蓋縣 [別見] 。領縣三,戶一千四百二十四,口九千八百五十四。
 
137
莒令。 [別見]
 
138
東莞令 [別見] ,文帝元嘉十二年,以蓋縣併此。
 
139
姑幕令,漢舊名。
 
140
臨淮太守,漢武帝元狩六年立,光武以並東海。明帝永平十五年,復分臨淮之故地為下邳郡。晉武帝太康元年,復分下邳之淮南為臨淮郡,治盱眙。江左僑立。
 
141
《永初郡國》又有盱眙縣,何、徐無。領縣七,戶三千七百一十一,口二萬二千八百八十六。
 
142
海西令,前漢屬東海,後漢、晉屬廣陵。
 
143
射陽令,前漢屬臨淮,後漢屬廣陵,三國時廢,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
 
144
凌令,前漢屬泗水,後漢屬廣陵,三國時廢,晉武帝太康二年又立,屬廣陵。
 
145
淮浦令,前漢屬臨淮,後漢屬下邳,《晉太康地志》屬廣陵。
 
146
淮陰令,前漢屬臨淮,後漢屬下邳,《晉太康地志》屬廣陵。
 
147
東陽令,前漢屬臨淮,後漢屬廣陵,《晉太康地志》屬臨淮。
 
148
長樂令,本長樂郡 [別見] ,並合為縣。
 
149
淮陵太守,本淮陵縣,前漢屬臨淮,後漢屬下邳,晉屬臨淮,惠帝永寧元年,以為淮陵國。《永初郡國》又有下相 [前漢屬臨淮,後漢屬下邳,《晉太康地志》屬臨淮。] 、廣陽 [廣陽,漢高立為燕國,昭帝更名。光武省併上谷,和帝永元八年復立。魏、晉復為燕國。前漢廣陽縣,後漢無,晉復有此也] 。二縣。今領縣三,戶一千九百五,口一萬六百三十。
 
150
司吾令,前漢屬東海,後漢屬下邳,《晉太康地志》屬臨淮。後廢帝元徽五年五月,改名桐梧,順帝昇明元年復舊。
 
151
徐令,前漢屬臨淮,後漢屬下邳,《晉太康地志》屬臨淮。
 
152
陽樂令,漢舊名,本屬遼西。文帝元嘉十三年,以下相併陽樂。
 
153
南彭城太守 [彭城郡別見] ,江左僑立。晉明帝又立南下邳郡,成帝又立南沛郡。文帝元嘉中,分南沛為北沛,屬南兗,而南沛猶屬南徐。孝武大明四年,以二郡並併南彭城。領縣十二,戶一萬一千七百五十八,口六萬八千一百六十三。
 
154
呂令。 [別見]
 
155
武原令,漢舊名。
 
156
傅陽令,漢舊名。
 
157
蕃令 [別見] ,義旗初,免軍戶立遂誠縣。武帝永初元年,改從舊名。
 
158
薛令 [別見] ,義旗初,免軍戶為建熙縣。永初元年,改從舊名。
 
159
開陽令,前漢屬東海,章帝建初五年屬琅邪。晉僑立,猶屬琅邪,安帝度屬彭城。
 
160
杼秋令,漢舊名。
 
161
洨令,前漢屬梁,後漢、晉屬沛。
 
162
下邳令 [別見] ,本屬南下邳。
 
163
北凌令,本屬南下邳,二漢無,《晉太康地志》屬下邳。本名凌,而廣陵郡舊有凌縣,晉武帝太康二年,以下邳之凌縣非舊土而同名,改為北凌。
 
164
僮令 [別見] ,本屬南下邳。南下邳有良城縣別見,文帝元嘉十二年併僮。
 
165
南清河太守 [清河郡別見] ,領縣四,戶一千八百四十九,口七千四百四。
 
166
清河令。 [別見]
 
167
東武城令。 [別見]
 
168
繹幕令。 [別見]
 
169
貝丘令。 [別見]
 
170
南高平太守 [高平郡別見] ,《永初郡國》又有鉅野、昌邑二縣 [並漢舊名。]
 
171
今領縣三,戶一千七百一十八,口九千七百三十一。
 
172
金鄉令。 [別見]
 
173
湖陸令,前漢曰湖陵,漢章帝更名。
 
174
高平令 [別見] 。文帝元嘉十八年,以鉅野併高平。
 
175
南平昌太守 [平昌郡別見] ,領縣四,戶二千一百七十八,口一萬一千七百四十一。
 
176
安丘令。 [別見]
 
177
新樂令,二漢無,魏分平原為樂陵郡,屬冀州,而新樂縣屬焉。晉江左立樂陵郡及諸縣,後省,以新樂縣屬此。
 
178
東武令。 [別見]
 
179
高密令 [別見] ,江左立高密國,後為南高密郡。文帝元嘉十八年,省為高密縣,屬此。
 
180
南濟陰太守,二漢、晉屬兗州,前漢初屬梁國,景帝中六年,別為濟陰國,宣帝甘露二年,更名定陶國,後還曰濟陰。《永初郡國》又有句陽、定陶二縣 [並漢舊名] 今領縣四,戶一千六百五十五,口八千一百九十三。
 
181
城武令。 [別見]
 
182
冤句令,漢舊名。
 
183
單父令,前漢屬山陽。
 
184
城陽令,漢舊名。
 
185
南濮陽太守,本東郡,屬兗州。晉武帝咸寧二年,以封子允,以東不可為國名,東郡有濮陽縣,故曰濮陽國。濮陽,漢舊名也,允改封淮南,還曰東郡。趙王倫篡位,廢太孫臧為濮陽王,王尋廢,郡名遂不改。《永初郡國》又有鄄城縣。 [二漢屬濟陰,《晉太康地志》屬濮陽也。] 今領縣二,戶二千二十六,口八千二百三十九。
 
186
廩丘令,前漢及《晉太康地志》有廩丘縣,後漢無。文帝元嘉十二年,以鄄城併廩丘。
 
187
榆次令,漢舊名,至晉屬太原。
 
188
南泰山太守 [泰山郡別見,] 《永初郡國》有廣平 [漢武帝征和二年,立為平干國。宣帝五鳳二年,改為廣平。光武建武十三年,省併鉅鹿。魏分鉅鹿、魏郡復為廣平。江左僑立郡,晉成帝咸康四年省,後又立。] ,寄治丹徒,領廣平、易陽 [易陽,二漢屬趙,《晉太康地志》屬廣平。] 、曲周 [前漢屬廣平,作曲周。後漢屬鉅鹿。《晉太康地志》屬廣平,作曲梁。] 三縣。文帝元嘉十八年,省廣平郡為廣平縣,屬南泰山。今領縣三,戶二千四百九十九,口一萬三千六百。
 
189
南城令。 [別見]
 
190
武陽令。 [別見]
 
191
廣平令,前漢屬廣平,後漢屬鉅鹿,《太康地志》屬廣平。
 
192
濟陽太守,晉惠分陳留為濟陽國。領縣二,戶一千二百三十二,口八千一百九十二。
 
193
考城令,前漢曰甾,屬梁國,章帝更名,屬陳留。《太康地志》無。
 
194
鄄城令。 [別見]
 
195
南魯郡太守 [魯郡別見] ,又有樊縣。 [前漢屬東平,後漢、《晉太康地志》屬任城也。] 今領縣二,戶一千二百一十一,口六千八百一十八。
 
196
魯令。 [別見]
 
197
西安令,漢舊名,本屬齊郡。齊郡過江僑立,後省,以西安配此。文帝元嘉十八年,以樊併西安。《永初郡國》無西安縣。
 
198
徐州刺史,後漢治東海郯縣,魏、晉、宋治彭城。明帝世,淮北沒寇,僑立徐州,治鐘離。泰豫元年,移治東海朐。後廢帝元徽元年,分南兗州之鐘離、豫州之馬頭,又分秦郡之頓丘、梁郡之穀熟、歷陽之酂,立新昌郡,置徐州,還治鐘離。
 
199
今先列徐州舊郡於前,以新割係。舊領郡十二,縣三十四。戶二萬三千四百八十五,口十七萬五千九百六十七。今領郡三,縣九。彭城去京都水一千三百六十,陸一千。
 
200
彭城太守,漢高立為楚國,宣帝地節元年,改為彭城郡;黃龍元年,又為楚國;章帝還為彭城。領縣五,戶八千六百二十七,口四萬一千二百三十一。
 
201
彭城令,漢縣。
 
202
呂令,漢舊縣。
 
203
蕃令,漢舊縣,屬魯。晉惠帝元康中度。蕃音皮;漢末太傅陳蕃子逸為魯相,改音。
 
204
薛令,漢舊縣,屬魯。晉惠帝元康中度。
 
205
留令,漢舊縣。
 
206
沛郡太守,秦泗水郡,漢高更名。舊屬豫州,江左改配。領縣三,戶五千二百九,口二萬五千一百七十。去州陸六十;去京都一千。
 
207
蕭令,漢舊縣。
 
208
相令,漢舊縣。
 
209
沛令,漢舊縣。
 
210
下邳太守,前漢本臨淮郡,武帝立,明帝改為下邳。晉武帝分下邳之淮南為臨淮,而下邳如故。領縣三;戶三千九十九,口一萬六千八十八。去州水二百,陸一百八十;去京都水一千一百六十,陸八百。
 
211
下邳令,前漢屬東海,後漢、《晉太康地志》屬下邳。
 
212
良成令,前漢屬東海,後漢、《晉太康地志》屬下邳。
 
213
僮令,前漢屬臨淮,後漢、《晉太康地志》屬下邳。
 
214
蘭陵太守,晉惠帝元康元年,分東海立。領縣三,戶三千一百六十四,口一萬四千五百九十七。去州陸二百;去京都水一千六百,陸一千三百。
 
215
昌慮令,漢舊縣。
 
216
承令,漢舊縣。
 
217
合鄉令,漢舊縣。
 
218
東海太守,秦郯郡,漢高更名。明帝失淮北,僑立青州於贛榆縣。泰始七年,又立東海縣屬東海郡,又割贛檢置鬱縣,立西海郡,並隸僑青州。領縣二,戶二千四百一十一,口一萬三千九百四十一。去州水一千,陸八百;去京都水一千,陸六百七十。
 
219
襄賁令,漢舊縣。
 
220
贛榆令,前漢屬琅邪,後漢屬東海。魏省,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
 
221
東莞太守,晉武帝泰始元年,分琅邪立。咸寧三年,復以合琅邪,太康十年復立。領縣三,戶八百八十七;口七千三百二十。去州陸七百。去京都水二千,陸一千四百。
 
222
莒令,前漢屬城陽,後漢屬琅邪。孝武大明五年改為長。
 
223
諸令,前漢屬城陽,後漢屬琅邪,《晉太康地志》屬城陽。
 
224
東莞令,漢舊縣。
 
225
東安太守,東安故縣名,前漢屬城陽,後漢屬琅邪,《晉太康地志》屬東莞,晉惠帝分東莞立。領縣三,戶一千二百八十五,口一萬七百五十五。去州陸七百;去京都陸一千三百。
 
226
蓋令,前漢屬瑯邪,後漢屬太山,《晉太康地志》屬樂安。孝武大明五年改為長。
 
227
新泰令,魏立,屬泰山。
 
228
發干令,漢舊名,屬東郡。《太康地志》無,江左來配。
 
229
琅邪太守,秦立。領縣二,戶一千八百一十八,口八千二百四十三。去州陸四百;去京都水一千五百,陸一千一百。
 
230
費令,前漢屬東海,後漢屬泰山,《晉太康地志》屬琅邪。
 
231
即丘令,前漢屬東海,後漢、《晉太康地志》屬琅邪。
 
232
淮陽太守,晉安帝義熙中土斷立。領縣四,戶二千八百五十五,口一萬五千三百六十三。去州水六百,陸五百;去京都水七百,陸五百五十。
 
233
角城令,晉安帝義熙中土斷立。
 
234
晉寧令,故屬濟岷,流寓來配。
 
235
宿預令,晉安帝立。
 
236
上黨令,本流寓郡,併省來配。
 
237
陽平太守,陽平本縣名,屬東郡。魏分東郡及魏郡為陽平郡。故屬司州,流寓來配。《永初郡國》又有廩丘縣別置。今領縣三,戶一千七百二十五,口一萬三千三百三十。
 
238
館陶令,漢舊名。
 
239
陽平令,漢舊名。
 
240
濮陽令,本流寓郡,併省來配。
 
241
濟陰太守,漢景帝立,屬兗州。流寓徐土,因割地為境。領縣三,戶二千三百五,口一萬一千九百二十八。
 
242
睢陵令,前漢屬臨淮,後漢屬下邳。孝武大明元年度。
 
243
定陶令,漢舊名。孝武大明五年改為長。
 
244
頓丘令,屬頓丘,流寓割配。
 
245
北濟陰太守,孝武孝建元年升立。領縣三,戶九百二十七,口三千八百十。
 
246
城武令,前漢屬山陽,後漢、《晉太康地志》屬濟陰。
 
247
豐令,漢舊名,屬沛。孝武大明元年復立。
 
248
離狐令,前漢屬東郡,後漢、《晉太康地志》屬濟陰。
 
249
鐘離太守,本屬南兗州,晉安帝分立。案漢九江郡、晉淮南郡有鐘離縣,即此地也。領縣三,戶三千二百七十二,口一萬七千八百三十二。去京都陸六百二十,水一千三十。
 
250
燕縣令別見,故屬東燕。流寓因配。
 
251
朝歌令,本屬河內,晉武帝分河內為汲,又屬焉。流寓因配。
 
252
樂平令,前漢曰清,屬東郡,章帝更名,《晉太康地志》無。流寓因配。
 
253
馬頭太守,屬南豫州,故淮南當塗縣地,晉安帝立,因山形立名。領縣三,戶一千三百三十二,口一萬二千三百一十。去京都水一千七百五十,陸六百七十。
 
254
虞縣令,漢舊名,屬梁郡。流寓因配。
 
255
零縣令,晉安帝立。
 
256
濟陽令,故屬濟陽。流寓因配。
 
257
新昌太守,後廢帝元徽元年立。
 
258
頓丘令,二漢屬東郡,魏屬陽平;晉武帝泰始二年,分淮陽置頓丘郡,頓丘縣又屬焉。江左流寓立,屬秦。先有沛縣,元嘉八年併頓丘,後廢帝元徽元年度屬此。
 
259
穀熟令,前漢無,後漢、晉屬梁。《永初郡國》、何、徐志並屬南梁。後廢帝元徽元年度。
 
260
酂令,漢屬沛,晉屬譙。文帝元嘉八年,自南譙度屬歷陽,後廢帝元徽元年度屬此。
 
261
南兗州刺史,中原亂,北州流民多南渡,晉成帝立南兗州,寄治京口。時又立南青州及並州,武帝永初元年,省并併南兗。文帝元嘉八年,始割江淮間為境,治廣陵。《永初郡國》領十四郡。南高平、南平昌、南濟陰、南濮陽、南泰山、濟陽、南魯山郡,今並屬徐州。又有東燕郡,江左分濮陽所立也,領燕縣 [前漢曰南燕,後漢曰燕,並屬東郡。《太康地志》屬濮陽。] 、白馬、平昌、考城凡四縣。文帝元嘉十八年,省考城併燕。十九年,省東燕郡為東燕縣,屬南濮陽,後又省東燕郡。
 
262
南東平郡領范、蛇丘、歷城凡三縣。高密郡領淳于、黔陬、營陵、夷安凡四縣。南齊郡領安西、臨菑凡二縣。南平原郡領平原、高唐、茌平 [並別見] 凡三縣。濟岷郡江左立,領營城、晉寧 [江左立] 凡二縣。雁門郡 [漢舊郡] 領樓煩 [別見] 、陰館 [前漢作「 觀」,後漢、晉作「 館」也。] 、廣武 [前漢屬太原,後漢、《晉太康地志》屬雁門也。] 、崞、馬邑 [並漢舊名] 凡五縣。凡七郡,二十三縣,並省屬南徐州。諸僑郡縣何志又有鐘離、雁門、平原、東平、北沛五郡。鐘離今屬徐州。雁門領樓煩、陰館、廣武三縣。平原領茌平、臨菑、營城、平原四縣。東平領范、朝陽、歷城三縣。北沛領符離、蕭、相、沛四縣。 [符離,漢舊縣。餘並別見。]
 
263
凡十四縣。《起居注》,元嘉十一年,以南兗州東平之平陸併範,壽張並朝陽,平原之濟岷、晉寧併營城先是, [省濟岷郡為縣。] ,高唐並茌平。按此五縣,元嘉十一年所省,則平陸、壽張疑在《永初郡國志》,而無此二縣,未詳。徐志有南東平郡,領范、朝陽、歷城、樓煩、陰觀、廣武、茌平、營城、臨菑、平原十縣,則是雁門、平原併東平也。孝武大明五年,以東平併廣陵。宋又僑立新平、北淮陽、北濟陰、北下邳、東莞五郡。元嘉二十八年,南兗州徙治盱眙。三十年,省南兗州併南徐,其後復立,還治廣陵。徐志領郡九,縣三十九,戶三萬一千一百一十五,口十五萬九千三百六十二。宋末領郡十一,縣四十四。去京都水二百五十,陸一百八十。
 
264
廣陵太守,漢高六年立,屬荊國,十一年,更屬吳;景帝四年,更名江都國;武帝元狩三年,更名廣陵。舊屬徐州。晉武帝太康三年,治淮陰故城,後又治射陽 [射陽別見] 。江左治廣陵。《永初郡國》又有輿 [前漢屬臨淮,後漢省臨淮屬廣陵,文帝元嘉十三年並江都也。] 、肥如、潞、真定、新市五縣。 [並二漢舊名。]
 
265
肥如屬遼西,潞屬上黨,真定前漢屬真定,後漢省真定屬常山,晉亦屬常山。新市二漢、晉屬中山。《永初郡國》云四縣本屬遼西,則是晉末遼西僑郡省併廣陵也。
 
266
何有肥如、新市,徐與今同也。今領縣四,戶七千七百四十四,口四萬五千六百一十三。
 
267
廣陵令,漢舊縣。
 
268
海陵令,前漢屬臨淮,後漢、晉屬廣陵,三國時廢,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
 
269
高郵令,漢舊縣。三國時廢,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
 
270
江都令,漢舊縣。三國時廢,晉武帝太康六年復立。江左又省併輿縣,元嘉十三年復立,以並江都。
 
271
海陵太守,晉安帝分廣陵立。《永初郡國》屬徐州。領縣六,戶三千六百二十六,口二萬一千六百六十。去州水一百三十,陸同;去京都水三百九十,陸同。
 
272
建陵令,晉安帝立。
 
273
臨江令,晉安帝立。
 
274
如皋令,晉安帝立。
 
275
寧海令,晉安帝立。
 
276
蒲濤令,晉安帝立。
 
277
臨澤令,明帝泰豫元年立。
 
278
山陽太守,晉安帝義熙中土斷分廣陵立。案漢景帝分梁為山陽,非此郡也。
 
279
《永初郡國》屬徐州。領縣四,戶二千八百一十四,口二萬二千四百七十。去州水三百,陸同;去京都水五百,陸同。
 
280
山陽令,射陽縣境,地名山陽,與郡俱立。
 
281
鹽城令,舊曰鹽瀆,前漢屬臨淮,後漢、晉屬廣陵;三國時廢,晉武帝太康二年復立。晉安帝更名。
 
282
東城令,晉安帝立。
 
283
左鄉令,晉安帝立。
 
284
盱眙太守,盱眙本縣名,前漢屬臨淮,後漢屬下邳,晉屬臨淮,晉安帝分立。
 
285
領縣五,戶一千五百一十八,口六千八百二十五。去州水四百九十,陸二百九;去京都水七百,陸五百。
 
286
考城令。 [別見]
 
287
陽城令,晉安帝立。
 
288
直瀆令,晉安帝立。
 
289
信都令,信都雖漢舊名,其地非也。地在河北,宋末立。
 
290
睢陵令,前漢屬臨淮,後漢屬下邳,《晉太康地志》無。宋末立。
 
291
秦郡太守,晉武帝分扶風為秦國,中原亂,其民南流,寄居堂邑。堂邑本為縣,前漢屬臨淮,後漢屬廣陵,晉又屬臨淮。晉惠帝永興元年,分臨淮淮陵立堂邑郡,安帝改堂邑為秦郡。《永初郡國》屬豫州,元嘉八年度南兗。《永初郡國》又領臨塗 [晉、宋立] 、平丘 [漢舊,屬陳留,《晉太康地志》無。] 、外黃 [漢舊名,屬陳留。] 、沛、雍丘、浚儀、頓丘別見凡七縣。何無雍丘、外黃、平丘、沛,徐又無浚儀。元嘉八年,以沛併頓丘。後廢帝元徽元年,割頓丘屬新昌。領縣四,戶三千三百三十三,口一萬五千二百九十六。去州水二百四十一,陸一百八十;去京都水一百五十,陸一百四十。
 
292
秦令,本屬秦國,流寓立。文帝元嘉八年,以臨塗併秦,以外黃並浚儀。孝武孝建元年,以浚儀並秦。
 
293
義成令,江左立。
 
294
尉氏令,漢舊名,屬陳留。文帝元嘉八年,以平丘併尉氏。
 
295
懷德令,孝武大明五年立。又以歷陽之烏江,并此為二縣,立臨江郡。前廢帝永光元年,省臨江郡。懷德即住郡治,烏江還本也。
 
296
南沛太守 [沛郡別見] ,何志云,北沛新立;徐云南沛。《永初郡國》又有符離、洨 [並別見] 、竹邑 [前漢曰竹。李奇曰,今邑也。後漢曰竹邑。至晉並屬沛。]
 
297
杼秋 [前漢屬梁,後漢、《晉太康地志》屬沛。] 四縣。杼秋治無錫,餘並治廣陵。
 
298
文帝元嘉十二年,以北沛郡竹邑并杼秋,何、徐並無此二縣,不詳。《起居注》,孝武大明五年,分廣陵為沛郡,治肥如縣。時無復肥如縣,當是肥如故縣處也。二漢、《晉太康地志》並無肥如縣。沛郡宜是大明五年以前省,其時又立也。今領縣三,戶一千一百九,口一萬二千九百七十。
 
299
蕭縣令。 [別見]
 
300
相縣令。 [別見]
 
301
沛縣令。 [別見]
 
302
新平太守,明帝泰始七年立。
 
303
江陽令。郡同立。
 
304
海安令。郡同立。
 
305
北淮陽太守,宋末僑立。
 
306
晉寧令。 [別見]
 
307
宿預令。 [別見]
 
308
角城令。 [別見]
 
309
北濟陰太守 [濟陰郡別見] ,宋失淮北僑立。
 
310
廣平令,前漢臨淮有廣平縣,後漢以後無。
 
311
定陶令。 [別見]
 
312
陽平令。 [別見]
 
313
上黨令。 [別見]
 
314
冤句令。 [別見]
 
315
館陶令。 [別見]
 
316
北下邳太守 [下邳郡別見] ,宋失淮北僑立。
 
317
僮縣令。 [別見]
 
318
下邳令。 [別見]
 
319
寧城令。 [別見]
 
320
東莞太守 [東莞郡別見] ,宋失淮北僑立。
 
321
莒縣令。 [別見]
 
322
諸縣令。 [別見]
 
323
東莞令。 [別見]
 
324
柏人令,漢舊名,屬趙國。宋失淮北僑立。
 
325
兗州刺史,後漢治山陽昌邑,魏、晉治廩丘;武帝平河南,治滑臺;文帝元嘉十三年,治鄒山,又寄治彭城。二十年,省兗州,分郡屬徐、冀州。三十年六月復立,治瑕丘。 [二漢山陽有瑕丘縣] 。《永初郡國》有東郡、陳留、濮陽三郡,而無陽平。東郡領白馬 [別見] 、涼城 [二漢東郡有聊城縣,《晉太康地志》無,疑此是。] 、東燕 [別見] 三縣。陳留郡領酸棗 [漢舊縣] 、小黃、雍丘、白馬、襄邑、尉氏六縣。 [郡縣並別見。] 濮陽郡領濮陽、廩丘 [並別見] 二縣。宋末失淮北,僑立兗州,寄治淮陰 [淮陰別見] 。兗州領郡六,縣三十一,戶二萬九千三百四十,口一十四萬五千五百八十一。
 
326
泰山太守,漢高立。《永初郡國》又有山茌 [別見] 、萊蕪 [漢舊名] 、太原 [本郡][僑立此縣] 三縣,而無鉅平縣。今領縣八,戶八千一百七十七,口四萬五千五百八十一。去州陸八百;去京都陸一千八百。
 
327
奉高令,漢舊縣。
 
328
鉅平令,漢舊縣。
 
329
嬴令,漢舊縣。
 
330
牟令,漢舊縣。
 
331
南城令,前漢屬東海,後漢、晉屬泰山。
 
332
武陽令,漢舊縣。
 
333
梁父令,漢舊縣。
 
334
博令,漢舊縣。
 
335
高平太守,故梁國,漢景帝中六年,分為山陽國;武帝建元五年為郡;晉武帝泰始元年更名。《永初郡國》及徐並又有任城縣 [前漢屬東平,章帝元和元年,分東平為任城,又屬焉。晉亦屬任城。江左省郡為縣也。] ,後省。今領縣六,戶六千三百五十八,口二萬一千一百一十二。去州陸二百二十;去京都陸一千三百三十。
 
336
宋明帝泰始五年,僑立於淮南當塗縣界,領高平、金鄉二縣。其年,又立睢陵縣。
 
337
高平令,前漢名稿,章帝更名。
 
338
方與令,漢舊縣。
 
339
金鄉令,前漢無,後漢、晉有。
 
340
鉅野令,漢舊縣。
 
341
平陽令,漢舊縣。曰南平陽。
 
342
亢父令,漢舊縣。舊屬任城。
 
343
魯郡太守,秦薛郡,漢高后更名。本屬徐州,光武改屬豫州,江左屬兗州。領縣六,戶四千六百三十一,口二萬八千三百七。去州陸三百五十;去京都陸一千一百。
 
344
鄒令,漢舊縣。
 
345
汶陽令,漢舊縣。
 
346
魯令,漢舊縣。
 
347
陽平令,孝武大明元年立。
 
348
新陽令,孝武大明中立。
 
349
卞令,明帝泰始二年立。
 
350
東平太守,漢景帝分梁為濟東國,宣帝更名。領縣五,戶四千一百五十九,口一萬七千二百九十五。去州水五百,陸同;去京都水二千,陸一千四百。宋末又僑立於淮陰。
 
351
無鹽令,漢舊縣。
 
352
平陸令,漢舊縣。
 
353
須昌令,前漢屬東郡,後漢、《晉太康地志》屬東平。
 
354
壽昌令,春秋時曰良,前漢曰壽良,屬東郡;光武改曰壽張,屬東平。
 
355
范令,漢舊縣。四縣並治郡下。
 
356
陽平太守,魏分魏郡立。文帝元嘉中,流寓來屬,後省,孝武大明元年復立。
 
357
領縣五,戶二千八百五十七,口一萬一千二百七十一。
 
358
館陶令,漢舊名,寄治無鹽。
 
359
樂平令,魏立,屬陽平。後漢東郡有樂平,非也。寄治下平陸。
 
360
元城令,漢舊。寄治無鹽。
 
361
平原令別見,孝武大明中立。
 
362
頓丘令別見,孝武大明中立。
 
363
濟北太守,漢和帝永元二年,分泰山立。《永初郡國》有臨邑 [二漢屬東郡,《晉太康地志》屬濟北。] 、東阿 [二漢屬東郡,晉無。] 二縣,孝武大明元年省,應在何志而無,未詳。領縣三,戶三千一百五十八,口一萬七千三。去州陸七百;去京都水二千,陸一千五百。宋末又僑立於淮陽。
 
364
蛇丘令,前漢屬泰山,後漢、《晉太康地志》屬濟北。
 
365
盧令,前漢屬泰山,後漢、《晉太康地志》屬濟北。
 
366
穀城令,前漢無,後漢屬東郡,《晉太康地志》屬濟北。
 
 

 
367
《宋書卷三十五考證》
 
368
《州郡志》一鄮令,漢舊縣。〇鄮,諸本作『𨞆』,今從二《漢志》、《晉志》改正。
 
369
烏傷令〇此下當有『漢舊縣』三字。
 
370
寧海令,《何志》,漢舊縣。按二《漢志》晉太康地〇臣承蒼按『地』字下當有『闕文考』。二《漢志》俱無『寧海』。未知其所闕者,果係何字。
 
371
永初郡國有『廣平』。〇臣承蒼按,此下注凡五十八字,舊本顚倒錯亂,不成文理。今據二《漢志》、《晉志》改正。舊南監本原文云,漢二武帝征和子國。宣帝五鳳二年,改為廣平。年立為平,倂鉅鹿。魏分鉅鹿、魏郡,復為廣。光武建武十三年省。咸康四年平江左僑立。晉成帝省。後又立其誤,顯然至。北監本、汲古閣本,改漢字下二字為孝,刪『廣平下一年』字,復為廣下增『一平』字,則愈蒙混不可考矣。今據《後漢郡國志》云,武帝征和二年,置為平干國。宣帝五鳳二年,復故,正此注所據之文二字,合在『征和』之下。『子』字,乃『干』字之訛。光武事,合敘於宣帝之下。『倂鉅鹿』三字,合在『十三年省』之下。『郡』字,合在『僑立』下。『咸康四年』,合在『晉成帝』之下。
 
372
孝武大明五年,分廣陵為沛郡,治肥如縣。時無復肥如縣,當是肥如,故縣處也。二《漢》、《晉太康地志》並無肥如縣。〇臣人龍按,前廣陵太守下注云,肥如,本屬遼西,晉末遼西僑郡,省倂廣陵。《符瑞志》亦云,元嘉十九年九月戊申,廣陵肥如石梁澗中,出石鍾九口。是雖非二《漢》遼西之肥如,而廣陵固有肥如也。乃此處,則云無復肥如縣。又云並無肥如縣。一卷之中,何不相符乎。
 
373
欽定四庫全書
【원문】宋書 志 州郡 1
▣ 커뮤니티 (참여∙의견)
내메모
여러분의 댓글이 지식지도를 만듭니다. 글쓰기
〔중국역사〕
▪ 분류 : 동양역사
▪ 최근 3개월 조회수 : 29
- 전체 순위 : 1487 위 (2 등급)
- 분류 순위 : 55 위 / 82 작품
지식지도 보기
내서재 추천 : 0
▣ 함께 읽은 작품
(최근일주일간)
▣ 참조 지식지도
▣ 기본 정보
◈ 기본
  # 송서 지 [제목]
 
◈ 참조
 
▣ 참조 정보 (쪽별)
백과 참조
목록 참조
외부 참조

  지식놀이터 :: 원문/전문 > 고전 > 동양고전 > 동양역사 카탈로그   목차 (총 : 30권)     이전 25권 다음 한문 
◈ 宋書(송서) 지(志) ◈
©2021 General Libraries 최종 수정 : 2022년 03월 13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