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 여러분! 반갑습니다.    [로그인]
키워드 :
한문 
◈ 磻溪隨錄 (반계수록) ◈
◇ 磻溪隨錄卷之二十五 ◇
카탈로그   목차 (총 : 28권)     이전 25권 다음
1670년(현종 11년)
유형원
목   차
[숨기기]
 

1. 續篇 (上)

 

1.1. 序

3
愚於均田正賦。養士選賢。任官制軍之制。旣究其條理。而次其說。蓋天下萬世治亂大體。實在於此。而毫髮無後世不可行者。是惟自備遺忘。而或有同志者。亦不隱焉。又於閑中。或因見聞所及。有所劄錄。隨段以記。不復類具。蓋有所不暇。而本非有意於撰述也。雖然。爲人上者。旣有誠心能是數者。卽均田以下諸事。則民生可遂。敎化可行。而凡他度數之可正者。乃有以議爾。苟於此不能。雖有嘉謨嘉猷。徒虛語也。
 
 

1.2. 朝禮

5
朝禮。每月朔。世子百官朝。外官。各於所在。行望闕禮。○每月五日,十一日,十五日,二十一日,二十五日。東西班六品以上。朝參。方有本司緊務者。勿參。○每日。議政府,六曺堂上官。宗正府,成均館六品以上。,司憲府,漢城府六品以上。官各一員。弘文館官二員。輪次常參。議政府六曹當直堂下官。亦常參。○朝參常參。凡有稟事者。以次陞殿。○東西班九品以上。各以衙門次第。間日輪對。毋過五人。
 
6
凡朝。若雨霑失容及泥潦。並停。
 
7
外官下直肅拜。差使員上來肅拜。今固有之矣。守令邊將之遆歸者。亦宜依古制。必使肅拜引見。問以其處軍民事及其所行政務。則於知人用人治民撫軍之道。必有所裨矣。
 
8
周制。天子有四朝。一曰。外朝。秋官朝士掌之。二曰。中門。卽所謂治朝夏官司士。正其位。朝夕視政。三曰。內朝。亦謂路寢之朝。正朝視事畢。退適路寢聽政。四曰。詢事之朝。小司寇掌其政。以致萬人而詢焉。
 
9
禮記曰。朝辨色。始入。君日出而視之。退適路寢。聽政。使人視大夫退。然後適小寢釋服。玉藻
 
10
丘濬曰。周有三朝。一曰。外朝。二曰。治朝。三曰。內朝。亦謂之燕朝。卽路寢也。外朝。不常御。人君每日出。視治朝。見羣臣以通上下之情。退適路寢。聽政治。以決可否之計。蓋視朝之時。百官班次以進。奏對之際。機務雜沓。未易一一以詳悉也。故於退朝之後。再御燕寢。取其事務之要切者。重聽之。與左右臣工。委曲講究。必罄其本末終始。如此則便。不如此則弊。俾上心曉然於中。而奉行之臣。亦灼然知其必如此。然後行下。如此則朝廷所行之事。皆所當行。所禁之事。皆所不當行。太平之根。本在此矣。
 
11
唐制。在京文武官職事。九品以上。朔望日。朝。其文官。五品以上及監察御史,員外郞,太常博士。每日常參。武官五品以上。仍每月五日,十一日,二十一日,二十五日參。三品以上。直諸司及長上者。各准職事參。若雨霑失容及泥潦。並停。又唐故事。天子日御宣政前殿。見羣臣曰常參。朔望不能臨前殿。御紫宸便殿。見羣臣曰。入閤。宣政。前殿也。謂之正衙。衙有仗。紫宸便殿也。謂之入閤。其不御前殿。而御紫宸也。乃自正衙喚仗。由閤門而入。故謂之入閤。又有含元前殿。含元。非大朝會。不御。○丘濬曰。孔子吉月。必朝服而朝。唐制。常日則隆。而朔望反殺。失輕重矣。雖曰是日。薦食陵寢。有思慕之心。蓋於鷄鳴。先行薦食之禮。昧爽。乃御殿受朝乎。
 
12
趙重峯奉使中國而還。上疏於宣祖曰。臣到中國。竊見皇上視朝之儀。六部有事。無不面稟。言官。有論懷章親奏。十三道府國官員。有爲進表。而來者。並其帶行吏卒。而引跪于御階切近之地。爲班首者。跪告曰。某司吏某等。某國吏某等。見。皇帝親傳玉音曰。知道。吏卒之小帽敞衣者。咸得仰覩天光。而俯伏稽首。蠻夷之人。辮髮而左袵者。無不禮見于御路。皇帝親傳與飯喫三字。如臣愚舂之衷。尚有感祝之意。四海萬姓之傳聞其事者。孰不曰吾皇庶幾無疾病。躬臨萬機。而欣戴之心。自不容已矣。我朝雖有六曺常參之禮。而絶無參現稟事之時。外方陪箋之員。尚不得面見。則其進貢吏卒。尤無可望矣。殿下臨朝不數。公輔侍從。罕望衣裳。監司守令之行。未聞面承聖敎。而只於政院。命以依前言送四字而已。噫。依前言送四字。豈足以感動人心乎。公朝如是。外邑庶官之怠於民事者。不足問矣。我莊憲大王。逐日臨朝。講論時政。守令之辭朝者。亦皆一一面敎曰。某邑有某灾。某邑有某弊。汝往愼職。務蘇子民。是以。政府無日不坐。六曺之事。無不關白。最其大者而稟決。餘悉自理。機務不煩。而聖治日隆矣。伏願殿下上法天朝。內遵祖規。
 
13
仁祖時。許䙗上疏曰。古昔聖王之爲治也。昧爽丕顯。坐而待旦。日昃不遑食。晉接臣僚。煕釐庶績。而至於漢唐致治之君。日御正殿。視朝聽政。羣臣入對。進言奏事。上旣勵於治。故下必勤於職。百事以擧。萬民以賴。今殿下則不然。深居九重之內。罕見羣臣之面。一日萬機。只憑書記一言之決。而動爲十紙之多。一刻之施。而動爲數日之遲。上旣懈於治。故下亦怠於職焉。百司全不坐衙。而時或坐衙泛泛度日。許多機務。皆委於吏胥。綱領隳失。條目淆亂。該物各司之所掌。而聚會於戶曺。軍籍兵曹之本務。而黜爲都案廳。工曺之匠人。侵責各官徵送之價。不啻千百。而官無所納。兵曺之步兵。督捧貧民輸納之數。不可勝計。而用必不足。銓曺之用人。履歷朔數。茫然不識。本兵之分軍。苦歇久近。濛然不辨。至於錢穀之出納。獄訟之曲直。祭享之牲幣。大禮之儀注。專望其口。漫不知何事。曹植所謂亡於吏胥之手。今將驗矣。誠可痛矣。雖然。此非一朝一夕之故。所由來者遠矣。殿下亦不知其然也。臣請言之。夫常參朝參。朝宗常行之法也。載在五禮儀。逐日御便殿。以接羣臣。謂之常參。間日御正殿。以朝羣臣。謂之朝參。先告烽燧。次告囚徒。次告軍政。因以百官啓辭。臺閣論劾。政曺除拜。皆於榻前爲之。祖宗朝視朝。則然矣。自燕山荒滛。此禮遂廢。而中廟卽位。三將無識。不爲更設。因循至今。臣曾於丁酉年間。見史官草冊。每日前面。必書停常參三字。蓋以爲應行而不行。示存羊之意。而惜之也。復於上年見之。則已不書之矣。臣不覺淚下曰。歷代爲治之法。祖宗視政之禮。從此泯然。今殿下若欲念亂而圖治。則莫逾於率由舊章也。臣願命考五禮儀。復設此禮。而自上日臨不怠。又於百官啓辭之後。進而問之曰。某管某事。某事幾何。其決幾何。某掌某物。某數幾何。其用幾何。一一責之。能者賞之。不能者黜之。且令百司。逐日坐衙。以昨日所務之事。一一面陳於前。則百官震肅。各自理職。井井條條。莫不整頓。吏胥何得而干與於其間乎。夫然後祖宗朝美法良謨。可次第以復行矣。輪對。祖宗朝接庶僚之美法也。殿下以庸庸無取而廢之。嘉言善謨。豈人人之所能爲也。日久人多。則豈無一二之可取乎。而殿下遽廢之。是因噎而廢食也。臣實惜之。且聞祖宗朝常參之外。日御便殿。以接臣僚。或以繼夜。事無不講。言無不盡。至今想望而嘆美也。臣願殿下。宜法祖宗。日接臣僚。而無爲深居九重。使上下隔閡。庶政淹滯也。
 
14
元正。百僚會朝。外藩則遣所部官。奉箋以朝。
 
15
今世以元正冬至生日。爲三名節。受百官朝賀方國亦拜表陳賀。
 
16
按周禮。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蓋六服諸侯。各以朝歲。四方以時分來。或春或夏或秋或冬。更遞而徧。又王制。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小聘。使大夫。大聘。使卿。古制可考者。如此而已。未聞有如後世所謂三名節朝賀也。古者朝聘。皆陳事述職之事。上下一於恭敬謹禮。將夫警戒之意。無非所以奉天勤民。思盡其職也。後世則無端。君受賀以位爲樂。臣稱賀以諂爲分。此正天理人欲之判也。如有願治之君。盍圖所以參酌古意。以定一代之制也哉。
 
17
漢書高祖七年。長樂宮成。冬十月。朝賀置酒。
 
18
此後世歲首行朝賀之始。漢承秦制。以十月爲歲首故也。武帝始行夏正。而以正月爲歲首。然朝賀則仍其舊。用十月焉。至後漢。始命行朝會禮於正月。此禮。三代以前無有也。然歲序更端之始。羣臣會朝。則固當然也。但不當賀爾。宜於是時。申戎有位。使各儆其職。可也。
 
19
晉書禮志云。魏,晉。冬至日。受方國及百僚稱賀。因小會其儀。亞於獻歲之旦。
 
20
此後世冬至。行朝賀之始。蔡邕獨斷謂冬至。陽氣起故賀。然已違先王之典矣。至於宋人。五月朔亦賀。尤爲無理。
 
21
唐書玄宗。以生日。宴百官於花芦樓下。丞相源乾曜,張說。表請以是日。爲千秋節。布於天下。咸令宴樂。尋又移社就之。玄宗生日在八月。後改千秋節爲天長節。德順憲穆。不置節名。
 
22
此後世人君。以生日爲節。而表賀之始。前代每一君爲一節。如宋太祖爲長春節。太宗爲乾明節之類。至明。一以萬壽聖節爲名。范氏曰。太宗不以生日宴樂。以爲父母劬勞之日也。乾曜等。以人主生日爲節。又移社以就之。夫節者。陰陽氣至之候。不可違也。社者。國之大事。不可移也。明皇享國旣久。驕心浸生。乾曜與說。不能以義正君。又爲諂首。以逢迎之。其罪大矣。
 
23
眞西山。告於理宗曰。太宗之思親。發於眞誠。至今讀者。猶爲之感愴。明皇君臣。上驕下諂。大陳宴享。創立節名。後世沿循。遂成典故。臣子以此爲尊其君。固已末矣。人主亦從而忘其親。其可乎哉。近代以來。士大夫又以其尊君者。而尊用事之臣。餽遺之珍。歌頌之侈。視人主之生日。殆過焉。其害蓋至此也。法太宗之誠。鑑明皇之失。而杜人臣交私黷貨之源。是在聖君。
 
24
按後世。以元朝冬至生日。爲三名節。受朝賀。皆非三代之制也。然元朝。則正歲之初。羣臣朝君。固宜爾也。但賀非所當矣。冬至。則一陽始生。先王以至日。閉關。后不省方。厥有深意矣。受天下朝賀。因以宴樂。大與此義。乖違也。至於生日爲節。則作俑於唐明皇。無義甚矣。其視太宗。亦有愧焉。大明太祖。嘗有詔曰。冬至。先王閉關之日。生日。是朕感愴之辰。其勿朝賀。此眞百世卓然之擧。惜乎。惑於諸臣之諂。有始而不克終也。
 
25
唐元朝儀。其儀多循秦,漢俗規。而或有可參取者。姑附此以備考。元正前一日。尚舍設御幄於太極殿。有司設羣官,客使等次於東西朝堂。置案陳車輿。設文官三品以上位於橫街之南道東。襄寧侯位於三品之下介公,酅公位於道西。武官三品以上位於介公之西小南。文官四品,五品位於道東。六品以下位於橫街之南。又設諸州朝集使位。都督刺史三品以上位於文武官三品之東西。四品以下。分方位於文武官當品之下。諸州使人。又於朝集使之下諸親於四品,五品之南。設諸蕃方客位三等以上東方南方。在東方朝集使之東。西方北方。在西方朝集使之西。每國異位重行北面。四等以下。分方位於朝集使六品之下。又設門外位。文官於東朝堂。介公,酅公。在西朝堂之前。武官。在介公之南小退。每等異位重行。諸親位於文武官四品,五品之南。諸州朝集使東方南方位宗親之南。使人分方於朝集使之下。諸方客東方南方。在東方朝集使之南。西方北方。在西方朝集使之南。每國異位重行。其日將士。塡諸街。勒所部列黃麾仗。屯門及陳於殿庭。羣官就次。侍中版奏。請中嚴。諸侍衛之官。詣閤奉迎。吏部兵部主客。戶部贊羣官客使。俱出次。通事舍人。各引就朝堂前位。引四品以下及諸親客等。應先置者入就位。侍中版奏外辦。皇帝服衮冕絳紗袍。御輿。出自西房。卽御座南向坐。符寶郞。奉寶置於前。公王以下及諸客使等。以次入就位。典儀曰。再拜。贊者承傳。在位者。皆再拜。上公一人。詣西階。脫舄升當御座前。北面跪。稱某官某等言。元正首祚。萬福維新。伏惟皇帝陛下。與天同休。按此。宜改以元正首祚。萬物惟新。伏願皇帝陛下。聖敬日躋。承天之休。下制辭。改以惟爾百辟。萬方。各恭其職。警戒無怠。同承天休爲當。邦國則云卿士百工。乃降階納舄復位。在位者。皆再拜。侍中傳承詔。降詣羣官。東北。西面稱有制。在位者。皆再拜。宣制曰。履新之慶。與公等同之。在位者。皆再拜。三稱萬歲。又再拜。初羣官。將朝中書侍郞。以諸州鎭表。別爲一按。俟於延明門外。侍郞就侍臣班。初入戶部。以諸州貢物。陳於太極門東東西廟。禮部以諸蕃貢物可執者。蕃客執入就位。其餘陳於明堂前。上公將入門。中書侍郞。降引其按入。詣西階下立。上公將升。中書令降立。取所奏之文以升。上公已賀。中書令前跪。奏諸方表。降置所奏之文於案。侍郞引案退。至西階前案出。初侍中已宣制。朝集使及蕃客。皆再拜。戶部尚書。進詣階間跪。奏稱戶部尚書臣某言。諸州貢物。請付所司侍中前。承制退。稱制曰可。禮部尚書。以次進詣階間跪。奏稱禮部尚書臣某言。諸蕃貢物。請付所司侍中前。承制退。稱制曰可。太府帥其屬。受諸州及諸蕃貢物。出歸仁納義門。執物者隨之。典儀曰。再拜通事舍人。以次引北面位者出。侍中前跪。奏稱侍中臣某言。禮畢。降出御輿。入自東房。侍臣從至閤。引東西面位者。以次出。蕃客先出。按諸州貢物。諸蕃貢物。不必分戶禮二部。皆宜禮部主掌。
 
 

1.3. 經筵講儀

27
○經筵講儀。以下缺。
 
28
靜菴告于中宗曰。我國君臣之分隔絶。邇來屢敎講官。平氣以坐。而羣臣不知上意之誠否。故未能猝變舊習。以此觀之。習俗之難變。固矣。貞熹王后臨朝時。羣臣莫能仰視。循成此習。若成宗朝。則豈有如此事乎。廢朝。沈順門。以仰視。被罪。積威之極。羣臣震懾。今之俯伏。亦廢朝之餘習也。
 
29
趙重峯上疏曰。講官俯伏。實非至敬之道。祖宗朝例賜便坐。如莊憲大王。常參傳香之日。亦不停講。而溫顔假色。從容顧問。有若家人父子然。當此之時。上下之志。無有不通。而民咨國病。罔有不達。所以訏謀定業。以至今日休者也。自貞熹王后垂簾。羣臣莫敢仰觀。厥後習以爲常。至於明良相遇。而一向俯伏。明廟當筵。亦嘗每許便坐矣。夫羣臣之分。判若天地。天之與地。必須天氣下降。地氣上升。然後能生育萬物。而成交泰之功。故君須虛心而望其啓沃。下瞻天顔而審其納否。然後可以誠孚志通。補闕匡失。而臻太平之盛矣。自古以來。未有上驕其勢。下怵其威。而能成治道者也。
 
 

1.4. 燕禮

31
○凡燕。每歲春或秋。禮燕羣臣。宗親,文武官堂上以上及臺諫,侍從。並赴。其餘。有特命。乃赴。○凡燕。皆自經費有司具設。饌品器數。皆有定式。務從簡約器數。御前十五器。二品以上。十三器。三品以下。十一器。湯三進。炙麵亦在其中。則上下皆三進。此酒五行。有特命則七行。或九行。其觴有定制。其行位拜數。登降之節。俱有定儀。若饌品過制。則執法。擧劾論罪。禮儀違則。則規正引出。唯以明禮義和君臣。爲務。○樂用雅樂。革去女樂。凡簪花饌花等事。一切革去。
 
32
觴制造小鍾。其容一合定爲恒式。凡大小公宴。以此行用。又以頒賜京各司及各道各邑。藏爲垂樣倣造。以爲常用。造鍾。皆刻年月日。頒賜字。
 
33
今國俗。宴享用油蜜果。或高至尺許。以爲觀美。此等事所宜痛改者也。凡造油蜜果。方經四寸。以周尺厚五分爲式。御前十五枚。正二品以上。十枚。堂上以上。八枚。堂下六枚。當以是爲定規。然此特因今爲式爾。油蜜果。則雖不用。可也。
 
34
志曰。燕享。所以訓恭儉。示慈惠。凡所備具。皆以此意爲制。然後可無末流之弊。
 
35
觀察使,節度使,赴京使,使鄰國使臣。辭朝,還朝。並燕于闕內。停親燕。則賜燕于禮曺。○外方進箋員。命饋于禮曺郞官。主之。其貢獻陪持吏卒。亦遍及焉。
 
36
按古之人君。禮燕臣工者。其意蓋深矣。一事而眾美具焉。誠爲治之。不可廢者也。今國典。雖有燕禮。而久廢不行。蓋由奢侈成風。一行公宴。則國用糜竭故也。今國恤時。貴戚家一次進奠。其費亦逾千金。其他可知。宜昭聖儉。痛革俗弊。考究古禮。定其儀式。省其饌費。限其器數。務令極簡。毋或逾制。而唯以明等位。篤恩義。講治道。浹上下。爲務。每年行之。歲若不登。則闕之。如此。則於聖主體羣臣同休恤。而使臣工。竭心徇國之道。必有大益也。
 
37
或曰。國典。有每歲議政府,六曺進宴。忠勳府進宴。宗親府,儀賓府進宴之文。雖不可如此煩瀆。每歲一次。諸衙門合設進宴。則如何。曰。夫宴者。人君以臣下竭力盡能。立事於國。故飮食以勞之耳。人臣進宴。非古意也。此非但古禮所無。雖唐宋之制。亦無此規。臣之於君。唯當竭力盡能。以補益之。豈可進以飮食。而爲報其君也哉。義旣不當。則其虧禮褻分。務侈蠧財之弊。又曷可勝旣耶。
 
38
漢書。高祖長樂宮成。諸侯羣臣。皆朝賀。禮畢。置法酒。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壽。觴九行。謁者言罷酒。御史執法。擧不如儀者。輒引去。竟朝罷酒。無敢喧嘩失禮者。
 
39
宋制。以春秋季,仲月及誕聖節,郊祀禮畢。巡幸還京。宴羣臣。大宴於集英殿。次宴紫宸殿。小宴垂拱殿。有司預具。宰相率百官。入宣徽閤門。通唱致辭謝。宰相升殿進酒。各就坐。酒九行。曲宴七行或五行。每上擧酒。羣臣立侍。次宰相。次百官擧酒。或傳旨命釂。卽皆搢笏起飮再拜。或上壽。更衣賜花有差。其或兩府使相赴鎭還朝。咸賜宴。
 
40
按漢儀。止是次起上壽。則已非先王之制矣。至於後世之儀。則又有賜花簪花等事。尤爲戲娛。與古人祗敬重禮之意。大相反。無復可論也。後之人君。如欲定制。則宜取古禮。究得其意。而酌以今日之宜。定爲一代之制。可也。
 
 

1.5. 昏禮

42
○國家昏禮。宜遵古制。訪選賢德。罷今聚會子女。閱視容色之弊。竊嘗聞之。此事亦非東國舊俗。太宗朝。欲以李續子爲駙馬。使瞽媒池和。往問之。續不肯。太宗怒。籍續家。於是乃令士大夫子女。聚入闕庭。親閱定之。其後因以成例云。
 
43
在宣廟嘉禮時。李珥上疏曰。古之帝王所與爲昏姻者。莫非先聖之後。仁賢之裔。而其求之之道。不過曰。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而已。未聞聚會闕庭。辨其優劣。如今日之爲。已然之事。雖不可追。自今以後。勿以容色服餙。次等級。勿以推數吉凶。爲急務。先觀父母之賢否。以察其家法。次觀威儀之合度。以察其女德。且出姓氏。先問大臣。必得眾心允協。然後乃定。則天人之意。無不同矣。蓋父母之賢否。非九重之內所可的知。若不咨詢。而遽定名目。則羣下雖有所見。何敢發言。三代已後。家法之正。無如趙宋。其立后也。必咨于大臣。此眞後世之法也。夫用一賢士。去一不賢。尚待國人之皆可。則况求聖女。以配至尊。而斷以獨見乎。至於六禮之儀。不須一倣前例。當使儒臣。廣攷古儀。講求禮經。以立垂後之制。則昏姻之禮正。獜趾之化可冀矣。
 
44
宋元祐中。哲宗將立后。范祖禹上書宣仁。陳擇后四事。一曰。族姓。曰古之帝王。所與爲昏姻者。必大國諸侯。先聖王之後。勳賢之裔。不然則甥舅之國也。不以微賤。上敵至尊。故其福祚盛大。子孫繁昌。二曰。女德。曰三代之興。皆有賢妃。其亡也皆有嬖女。此皆詩書所載。以爲永鑑者。母儀萬國。表正六宮。非有德。孰可以當之。然閨門之德。不可著見。必觀其祖考。察其家法。參以庶事。乃可知也。三曰。隆禮。曰天子之與后。猶天之與地。日之與月。孔子曰。冕而親迎。親之也。今親王娶妻。亦無齊體之禮。天下豈有獨尊而無配偶者。願正基本。以先天下。四曰。博議。曰古者。天子聘后。上公逆之。諸侯主之。國有大事。大臣不容不預聞也。夫用一執政。進一近臣。必欲協天下之望。况立皇后。以母天下乎。其書凡數千言。忠正懇備。可爲後世法。詳在本書。其書曰。臣伏奉詔旨。皇帝納后六禮。令翰林學士,御史中丞,兩省給舍,禮部太常寺。同共詳議。臣竊伏思。此乃國家大事。萬世之本。福祚所繫。風化所先。自古聖王重之。今陛下宜先知者。有四。不可不謹也。臣謹稽之上古。參之後世。爲陛下悉數而詳陳之。一曰。族姓。二曰。女德。三曰。隆禮。四曰。博議。所謂族姓者。臣聞古之帝王所與爲昏姻者。必大國諸侯先聖王之後。勳賢之裔。不然。則甥舅之國也。不以微賤。上敵至尊。故其福祚盛大。子孫繁昌。昔黃帝。娶於西陵之女。是爲嫘祖。爲帝正妃。其子孫。皆有天下。五帝三皇。皆黃帝之後也。舜娶帝堯之二女。釐降于潙汭。遂有天下。大禹娶塗山。是生夏啓。天下歸之。子孫享國。四百七十餘年。成湯娶于有莘氏。子孫有天下。六百餘年。周之先祖后稷。生於姜嫄。世有賢妃。大王娶太姜。是生王季。王季娶太任。是生文王。文王娶太姒。其禮尤盛。大雅歌之曰。文定厥祥。親迎于渭。造舟爲梁。不顯其光。自古昏禮。未有如文王之盛也。太姜。炎帝之後也。太任。太昊之後也。太姒。大禹之後也。太姒。生十子。武王,周公。皆聖人也。其餘。皆爲顯諸侯。周之子孫。徧于天下。太姒之德也。詩人美文王之聖。本由太任。其詩曰。思齊太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婦。太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又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文王之化。自家及國。以至天下也。周南關睢。后妃之德。人倫之始。風化天下。皆美太任太姒也。武王亦娶于姜。是生成王。周有天下。三十餘世。八百餘年。其基本。蓋由此也。故族姓。不可不貴。所謂女德者。臣聞三代之興。皆有賢妃。其亡也。皆有嬖女。夏之興也。以塗山。其亡也。以妹喜。商之興也。以有娀。其亡也。以妲己。周之興也。以姜嫄。其亡也。以褒姒。此皆聖賢所記。詩書所載。垂之後世。以爲永鑑者。秦漢以後。昏姻多不正。無足取法。惟後漢顯宗。明德馬后。唐太宗。文德長孫后。皆有后德。出於勳賢之家。其餘敗亂。足以爲戒而已。恭惟本朝太祖皇帝以來。家道正而人倫明。歷世皆有聖后內德之助。自三代以來。未有如本朝家法也。皇帝聖德明茂。睿質純粹。天監在下。必生聖女。以佑皇家。惟陛下遠觀上古。近鑑後世。上思天地宗廟之奉。下爲萬世子孫之計。選卜窈窕。以母儀萬國。表正六宮。非有德。孰可以當之。然閨門之德。不可著見。必視其世族。觀其祖考。察其家風。參以庶事。亦可知也。昔漢之初。大臣議欲立高帝子齊王。皆曰。王母家駟鈞惡戾虎而冠者也。代王母家薄氏。君子長者。乃立代王。是爲文帝。文帝爲漢之賢主。亦由其母家仁善也。故女德。不可不先。所謂隆禮者。臣聞。天子之與后。猶天之與地。日之與月。陽之與陰。相須而後成者也。孔子對魯哀公曰。古之爲政。愛人爲大。所以治愛人。禮爲大。所以治禮。敬爲大。敬之至大。昏爲大。大昏至矣。大昏旣至。冕而親迎。親之也。哀公曰。冕而親迎。不已重乎。孔子煍然作色。而對曰。合二姓之好。以繼先聖之後。以爲天地宗廟社稷之主。君何謂已重乎。蓋深非之也。臣今與眾官。討論講議。皆約先王之禮。參酌其宜。不爲過隆。願陛下。勿以爲疑。進言者必曰。天子至尊。無敵於天下。不當行夫婦之禮。臣謹按禮。冠昏唯有士禮。而無天子諸侯之禮。故三代以來。唯以士禮。推而上之。爲天子諸侯之禮。蓋以成人之與夫婦。自天子至於士。則一也。臣竊聞親王宗室之間。娶妻殊無齊體之禮。敬而親之之義。天下豈有獨尊而無配偶者哉。至於鄙慝之禮。或雜戎狄之俗。或習委巷之風。下自士族。上流宮禁。有涉於此者。願陛下。一切屛絶之。以正基本。以先天下。故禮不可不隆。所謂博議者。臣聞古者。天子聘后。上公逆之。諸侯主之。故春秋書祭公來遂。逆王后于紀。夫國有大事。大臣不容不預聞也。昔慈聖光獻之立也。呂夷簡定其議。故其詔曰。覽上宰之敷言。其冊曰。宗公鼎臣誦言于朝。先是。茶商陳氏女。亦預選擇。王曾宋綬。皆以爲言。繼有言者。遂罷陳氏。仁宗所以爲聖者。能從眾也。進言者必曰。此陛下家事。非外人所預。自古誤人主者。多由此言也。天子以四海爲家。中外之事。孰非陛下家事。大臣無不可預之理。且陛下用一孰政進一近臣。必欲協天下之望。况立皇后。以母天下乎。臣恐陛下一日降詔云。立某氏爲皇后。則大臣雖有所見。亦難乎論議矣。今陛下所選擇。莫若出其姓氏。宣問大臣。若聖志旣定。而眾議僉同。則卜筮協從。鬼神其依。天人之意。無不同矣。故議不可不博。臣幸備勸講其所職在以帝王之事。裨益聖德。故敢獻其所聞。臣之愚誠。惟中宮正位之後。四海之內。室家相慶。則宗社之福也。
 
45
一。凡男女昏娶年歲。必從禮制。禁早昏者。
 
46
古禮。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後賢又酌禮。令男自十六至三十。女自十四至二十。其參人情。亦至矣。今王室子女。昏娶太早。貴戚慕傚之。因以成風。傷敎化。致疾夭之本。實在於此。宜自國家。一從禮制。申禁在下之違者。
 
47
一。申明親迎之禮。
 
48
今國家王子王女。昏姻。皆行親迎之禮。而士大夫家。因陋苟簡。壻留婦家。故不曰娶妻。而曰入丈。是。陽反從陰。大失男女之義。宜明飭禮法。以正人倫之道。
 
49
一。凡昏姻幣帛。從人服餙饌食之節。皆定其式。痛禁奢侈之弊。
 
50
昏姻奢侈之習。爲今莫大之弊。貧者。苦於無財。而恥不若人。必破家從俗。貴勢者。因以求請納賄。無所不至。不有上之人明禮正俗。俗無由自正矣。古禮旣極簡當。令文亦甚省約。凡幣帛從人服餙飮食之類。差以貴賤。皆定其式。宜自國家。一遵其制嚴飭。在下毋或敢踰。若有踰犯者。治以重律。
 
 

1.6. 喪葬

52
○宗親宰臣之喪。輟朝致賻吊祭等事。並依常典。
 
53
輟朝。國家朞親及三公。三日。大功親及一品。二日。六卿參贊同。小功親及正二品。一日。
 
54
致賻。宗親文武官。從二品。綿布十一疋。正三品。八疋。從三品及宗親六品以上。四疋。臺諫侍從同。○若有特旨。則不在此限。○禮葬者。無致賻。
 
55
弔祭。文武官正三品以上及功臣宗親。皆致祭。國家緦麻以上親。則雖異姓無職人。亦致賻致祭。○因公在外死者。戰死者。勿論職秩。並致賻致祭。
 
56
或曰。宗室至眾且多。屬疎品卑者。似不可盡爲致祭。宜限三四品。則如何。曰。禮五廟之孫。祖廟未毁。雖爲庶人。死必赴。練祥。則告族之相爲也。宜吊不吊。宜免不免。有司罰之。至于賵賻承含。皆有正焉。則凡在宗籍者。不可不致賻致祭也。曰。是則今例。亦然矣。至於朝臣。則今從二品以上。乃致祭。此及堂上。何也。曰。禮士喪。亦赴於君。君使人吊。又賻襚。又君親視大歛。古者。君臣之際。可見矣。今縱不能一如古禮。吊祭不可不及堂上。而致賻及於從三及侍從之臣也。
 
57
擧哀臨喪有旨乃行。
 
58
禮葬王妃父母。嬪,貴人,大君,王子君及夫人。公主,翁主及宗親儀賓。文武官正一品及一等功臣。爲一等禮葬。從一品及二等功臣。爲二等禮葬。正二品及三等功臣。爲三等禮葬。儀賓從二品者。同三等。
 
59
一。凡喪葬。明立限制。痛禁奢侈之弊。雖禮葬者。亦勿許踰制。發民以病民力。
 
60
一。凡發引。自大君以下。皆用輪車。駕以馬。以馬引車。亦謂之駕。或用轝駕馬。用彩車雙輪。或獨輪。隨所宜。車上設彩餙。卽俗所謂上裝。駕車以馬。四方有索。使人執之。若路險行遠。則或用轝杠。駕馬亦可。凡造轝。務使輕緻。紙轝極好。○凡士夫家。貧不能具馬者。用牛駕之。亦可。毋得用人肩舁。今俗用人肩舁喪轝。謂之擔持。用人肩舁者。論以僭禮。
 
61
一。禮葬者。賜國馬以駕車。二匹。可也。賜以司僕馬。喪家。亦宜以其所有馬。備用。又定護車及儀從人數。一等六十名。護車人。二十名。儀從人。四十名。○護車。卽執引者。引。卽紼也。喪車前後左右。有索。使人執之。以備傾側。二等四十五名。護車人。十五名。儀從人。三十名。三等三十名護車人。十名。儀從人。二十名。此外。不得調發閑戶。
 
62
古者。君於臣喪。皆賵以馬。助其送葬。况在禮葬者乎。賜馬送喪。實合古儀。
 
63
一。應在禮葬者。非至親大勳。皆給價。使備凡百以行。不得調發人夫。護車,儀從人之類。若營墓夫。則不入此內。若路遠百里。以外。則發引間一路。給其護行人料。給料人數。一等。六十名。二等。四十五名。三等。三十名。每名一日米三升式。馬料則皆八疋。每疋一日黃豆四升式。以經費會減。○凡給料者。該司外方則監司計程列站。發關各其邑。排日懸錄所下數。終到官。回送原關。以爲憑考之地。
 
64
禮葬給價。一等米一百五十斛。二等。百二十斛。三等。九十斛。京中。或葬處。隨喪家自願。給之。○元數內。准常式。米錢或布。參半以給。○石人之類。本不當有者。不宜論於禮葬中。
 
65
一。禮葬營墓夫。亦定其數。凡葬時。役使人數。皆在此中。一等。二百名。二等。一百五十名。三等。一百名。皆三日赴役。此亦役以閑戶。而閑戶之役。三日外。亦不得加役。若其邑閑戶已爲盡役。則切不得分定他邑。以致民弊。募人以役。會減本邑經費。給價。每一人三日米二斗。凶年則一斗五升。爲式。若本家願受價米。則以價給之。
 
66
一。非禮葬者。不得調發護車,儀從人。無朝命而監司,守令擅調者。以擅調軍兵律論。杖一百。邊遠充軍。○與者受者。俱同。營墓夫。或減人倍役。而私徵役價者。主喪人及當該官。俱以贓律論。此謂除出役丁。收其役價。而責一人以數人之役者。若依式。以價受於官者。非以此論。又近來勳貴之喪。若自國家給役夫。則收其役價。而又爲私借役夫於守令者頗多。其弊所至。不可勝言。如此者。主者及聽從守令。皆論以枉法。
 
67
一。沙臺石。亦以僭禮論。沙臺石。本禁法。而近來法弛。貴勢家尋常用之。宜申明舊法。雖一等禮葬。勿許用。與隧道同論。
 
68
一。堂上以上唯論實職者。葬。定給營墓夫。從二品。四十名。堂上。二十名。皆三日赴役。此亦以閑戶。若其邑閑戶。已役無餘。則依上例。以經費。依式募人以給。或以價。給本家。
 
69
一。遠方朝士。從仕於京。身死不能歸葬者。禮曺啓聞。給喪需。自戶曺量給米錢。以補行喪所需。○量其情勢。參以程道。以定其㮣。若路遠不便。自京盡給者。則量於中路。折關支給。回原關會減。可也。
 
70
一。擧使朝臣。客死外方者。自其處辦喪備。其處經費會減。外官在任身死者。自其所部資送等事。俱見本條。
 
71
紙轝竹格之法。極輕緻。非唯便好於行喪。亦甚華美。卿大夫用之。小無所歉。此法近來新出。令通行於世。可也。若用輪車。則上設小方床。卽懸床。以備傾側之途。亦無不可。小方床。今雖禁法。然原其本意。施於肩轝。多用舁人。故不許士夫用也。若施於車上。則有便好。而別無傷害民力。不當爲禁也。
 
72
今畿民之不堪支保者。莫甚於擔持之弊。國無定法。而監都事守令。皆得任意調發。故非但貴顯者爲之。雖士庶家。苟有攀連之勢者。皆得傳傳請托。發民擔持而後已。古者。天子車輅。皆以馬駕。自秦始皇。以人舁之。天子尚然。况人臣而無論貴賤。發民肩舁。使斯民不獲保耶。由是。一國之中。畿內及直路尤殘。人戶蕭然。城池廢沒。國政得失。此亦可見。今畿邑擔持之役。以里次輪回。或月五六次。或逐日。而至而裹糧待候。多至累日。鞭驅之苦。人所不堪。或有故者。借人代送。則一次價米四五斗。是一次所入。亦重於其田賦矣。營墓夫。則雖無豫爲待候之事。而多有越境赴役。必經累日。故亦甚苦。近年。雖有勿許擔持給駕牛之敎。徒有其敎。而守令不之行。此非但綱紀解弛而然。蓋緣擔持之規。國無禁令。故人得爲之。喪家初旣擔持。中路。守令雖欲給以駕牛。不但牛無出處。駕牛。亦是本家所當備。而使一路守令辦給。則無出處矣。器械有異。勢不得行。而又難於狼狽境內。故未免依前發民給之也。必先自王子。不許擔持。然後駕馬之法。可行。不然。雖有上敎。轉相倣傚。終不得行也。蓋王子得用。則貴戚獨不欲爲之乎。貴戚所爲之事。宰相朝士。獨不欲爲之乎。朝士大夫。皆得爲之。則凡其族類。誰不欲爲之。人子之送其親。情固無窮。旣人人得爲。則雖有知其非法之不可者。亦慊於送親之不若人。不計其他而爲之。此其勢固然。而終至於傳傳請托之未已也。若國有定法。則非但民生得所。士夫亦各得其分。而無憾於葬親矣。人人安分。則皆得其分之所當爲也。今無勢者。雖借得擔夫。事多齟齬。中路狼狽者多。而不得不然者。以人皆爲之故也。若國有定法。則人皆安之。可無此患。且喪葬。本當親戚隣里自爲相助。各稱其家。而盡其心而已。豈必非理求假。冒用民力而後。爲無憾耶。至於禮葬。則其弊尤甚。一度禮葬。畿民蕩殘。有同經亂。公庀之禮。雖極隆厚。安葬事役。必有其限。而其間。虐使徵布。民之受害。無有限極故也。假如各色人夫。千名。則監司例以千名。分定於諸邑。諸邑發民。各定色吏。齎糧往候客地。其間色吏操弄。已爲不少。而主家典事者。必責以難堪之事。使之重納價布。償役。然後只以窮不能納價者不限日役之。是以一日之役。或至數十日。一夫之價。或至三四十疋。而所入人夫。又無定限。不啻數千。皆稱貸納布。歸而分徵隣里。而不足償矣。此特其一事。其間祭需器具。凡百事爲。皆分定各邑。責辦民間。而無事不然。是以。喪家奴隷。亦皆致富。而萬民破産矣。必明有定式。痛革其弊。然後生民。可得保矣。
 
73
或曰。雜記士喪。亦得乘人。則是亦用人也。曰。此亦使人執引。引車。非用人肩舁也。按儀禮上喪禮。祖奠。薦車,薦馬餙柩屬引。引。卽紼也。蓋用馬駕車。而又有引。使人執之。以備傾側也。若不用馬。何以有薦車薦馬之文。其下又何以有公賵馬之事乎。鄭註。引雜記之文。以釋屬引。而曰古者人引柩。而後人因以爲近。於後世肩舁。恐非經旨也。古者。用民之力。歲不過三日。城郭宮廟凡百公役。皆在其中。豈如今之無論千里百里。人得發民擔持乎。果令如是。則是其末弊也。尚可謂之古法乎。古者。公卿以上。皆是有土之君。而其用民力。亦不踰常式。其餘士庶。則制令百家爲族。而使之相葬。是其親戚隣里。相助以葬而已。
 
74
一。外方上番軍士死。則令其同隊。草葬立標。同隊十人。皆給由。使之草葬。若無檢體之物。則自公給之。移文本官。令其親屬收去。公恤其資。酌定其式。以錢給之。每五十里。米一斗爲式。如百里則二斗。五百里則十斗之類。總計其數。以錢代給。其親屬告本官。本官給。文來納本曺。然後施行。○若路遠。不可自京盡給者。則量於中路邑。折關支給。回原關會減。邊鎭防軍身死者。同。
 
75
今京城。每歲冬。上番軍士。凍死者非一。而傳曳屍體。暴棄道傍。犬,豕恣食之。慘不忍見。夫鄕閭村落之間。雖有行乞之屍如此者。主民敎者。猶當悼其俗之不美。而責其村里掩葬之矣。豈以京都王化所本。而遠方軍民。爲國事來京。至於凍死。宰相百官目見如斯。以爲常事。而莫之念乎。政之廢也。噫其久矣。宜自朝廷。明定令式。若有軍士死者。令其同隊。卽告兵曺。依式施行。其無親屬收去者。則公給所資。令永埋之。其埋葬時。亦可依軍禮。令其隊長。率同隊以隨。帶飮食奠之。若有如前暴棄者。則兵曺官吏。從重治罪。可也。或謂軍士屍體。當以驛傳送。此則未妥。凡事過重。則反有所不行處。若如此。則非但驛卒偏苦難堪。其所傳之屍。亦未必善去矣。
 
76
一。墳墓定限。禁耕牧。宗親文武官一品。四面各限一百步。二品。九十步。三品。八十步。四品。七十步。五品。六十步。六品。五十步。七品至九品。四十步。生員進士及有蔭者。同九品。女從夫職。庶民十步。○耕墾。在葬前者。勿禁。○京城底十里。官門五里。人家百步內。勿葬。
 
77
當申明此法。勿論左右。案山內。一從步數。
 
 

1.7. 陵寢

79
○陵寢。四面各距一千步。似當。
 
80
今以五里爲限。○徐花潭上疏曰。古者。有冢人之官。掌公墓之地。定於一處。辨其兆域。而爲之圖。先王之葬。居中。昭穆爲左右。又令同姓諸侯大夫士。葬於前後。今一從風水之說。世各占之。每開山陵。雖宗戚之墓。皆令溝而去之。山外民田。亦皆荒之。一陵之入占地甚廣。民無蒭牧之所。隆運至於千歲之遠。則園陵相望於郊畿之外。田野盡荒不容餘地。百里之內。敻絶人迹。弊至於此。臣不知其何以處之也。
 
 

1.8. 坐衙

82
○凡官府坐起。非有故。日必開坐。長官,佐貳,郞官會坐儀。見法典。
 
83
今諸道監司開坐。都事不同參坐。營中百事。皆無干與。只日一問安而已。都事。乃監司佐貳也。是豈設官本意哉。當令監司開坐。都事必同參坐。一如京衙門佐貳官例。兵水使虞候。各邑貳官。皆同此。
 
84
凡京外官府坐起必張牌。外方則坐起吹又張牌。將開坐。張肅整牌於大門外兩傍。則吏民皆肅整。以入決事。凡有私客。皆不敢入。非公事。則皆是私客。將罷坐。改張廻避牌。則各房吏卒。皆退。只有俟候者。府中閑暇。爲官者。乃許優便。或接應賓客。或講書琴射。聞中國之制。如此云。
 
85
今八方官府。開坐時。接私客。應私事。公私雜亂。事多非便。至於京諸司。則官員旣在其家。而官府坐起。尤爲近戲。若令京衙門長官。亦挈家赴居其司。而凡京外坐起。又定規。如此則官府事體整肅。而聽事專一。請托不恣矣。
 
86
趙重峯上疏曰。臣到中國。見禮部坐起之儀。堂上未坐前。郞中,員外郞,主事司務,觀政進士。東西相向立于堂上而暫揖。歷事監生相向。立于東西階上。堂吏立于其後。堂上。自後閤出坐。則郞中以下。俱向堂上立而揖。止一揖于三堂上。不各揖。堂上於椅上。微揖。郞巾以下。分立東西。相向一揖自與其郞位相揖也。而出。監生堂吏。以次進于簷下。一揖而退。郞中以下。退于其局。同坐議事。外官白事者。立于庭下。進跪月臺上。郞中一人。手持揭帖。一揖而置于堂上之案。堂上曰。起來。外官乃起一揖而退。堂上受投文。卽我國所志。分付于四司。退歇于火房。郞官詳議其事。白以決之。以故。凡奏下公事。不過一二日而覆奏。民帖則卽日決給。中朝之禮貌整肅。而治事不滯如此。我朝六曺等處。禮貌疎而弊風嚴。戲慢無理之事。今雖少革。而佐郞之於正郞。猶不敢仰首與言。凡有公事。一付之曺司。曺司不能盡治其事。啓下公事。或經旬月。而不思申覆。軍民訟牒。不賂于書吏。則不卽決給。臣恐此弊不除。則國事終無可治之日矣。
 
 

1.9. 巡宣

88
○觀察使巡行列邑。必從容留住。實察諸事。節度使亦然。
 
89
監司巡部。將以觀民風俗。察民苦樂。宣布王化。導達下情。而審守令之賢否。驗政治之得失也。此非奔馳晷刻之間所可能。今之爲方岳者。例皆倐巡。忽過一日一邑。或至數縣。而守令罕相接面。監司之巡。豈但使榮耀道路而已。宜令監司。簡其騶從。所到從容留住。大邑則五六日。小邑亦必三四日。凡有剖決。皆務詳審。接見守令。同參聽政。淸夜之際。又爲引問。使邑中諸事。無不畢達。躬至學校。講問精洽。凡百規度。度量衡之屬亦是亦皆驗察。如是而後。風俗之美惡。民情之苦樂。守令賢否。治敎得失。庶可考實。而政刑黜陟。無所失當矣。若其供億。則一以經費。從優會減。有定式則列邑。亦無難支之弊矣。節度使。雖主兵政。其從容閱視實察。凡事亦然。
 
90
今觀察使巡列邑。詣學拜聖。而節度使則否。節度使。雖主軍務。亦非學外之事。節度使巡到。亦拜聖。
 
 

1.10. 女樂優戲

92
○悉罷京外娼妓女樂。悉罷妓籍。使有定夫。而勿使執樂。○若行杯。則用小史。設樂。則用工人。使客之至。若依舊使妓行盃執樂薦寢者。主客俱削職除名。
 
93
娼妓之設。誨滛引逸之具也。化一世而入於荒滛昏靡之域者。莫甚於此禮。公庭不言婦女。言之亦在所禁。而况於狎昵乎。古者。上自朝廷郊廟。以至官府閭巷。政敎號令。衣服飮食燕樂。莫非以天理。而爲之制度。故人皆習其事。安其俗。而不自知其日遷善遠罪也。後世朝廷官府。以及閭巷凡百規制。一切苟且。唯人欲之取便。是故。習其事。安其俗者。亦日流於惡而不自知。此所以世道汙下。亂日常多。雖有嚴刑峻法。而不能禁人之入於罪也。明王有作。當一齊正之。况於官設娼樂。導以滛蕩者乎。
 
94
或曰。我莊憲大王朝。有罷官妓之議。人皆謂許稠剛嚴。必力主之。問於稠。則不可曰。官物。取之無妨。若罷此。則年少朝官。客於外者。必有作奸冒奪。陷於罪者。於是。其議乃止。許稠。名相也。必有所見矣。曰。人之情欲。縱之則愈熾。吾聞以禮制心。未聞導欲止慾也。人欲之起。皆由於視聽。所以古人。必尊其瞻視。而放滛聲。遠邪色也。今也畜滛娼。一聞使客之來。必令冶容姿。姱衣裳而待之。及其來也。則行酒以侑之。執樂以挑之。稱之曰房妓。而公然眤寢。彼爲使客者。亦曰官物取之無妨。而不以爲嫌。因以牽情溺欲。害政事。傷風敎。而喪失其本心者。不可勝數。夫有此而不爲所奪者。上也。不可人人而責之。無此而安焉無失者。人人皆能。至若不勝其欲。而奪民妻女。陷於罪戾者。至下之人也。本無足論。國家立制。而不務明禮法。正人心。而唯爲至下之人。預設其具。以濟其私欲者。此豈理也哉。苟如其說也。則好貨。亦人欲之所不能無者。恐人之陷於罪。而預爲非義之貨。無妨之制。以待之乎。今夫奉使官府者。則雖名士大夫。多未免於流連。而私客鄕閭者。則雖庸下之流。未聞以久客而犯奸者。勢使然也。以此見之。稠之言。亦未免俗見。而娼妓之罷。無可持疑者。且以近事言之。京選未罷時。士大夫荒亂靡靡有同花徒罷去。其弊卽止。頃年豐呈時。暫聚鄕妓。朝士爭妓相鬪辱者甚多。其得失。亦可驗矣。且彼亦人也。上之人。旣不能敎以人倫。而編籍爲妓。使不得有定夫。欲有定夫。則輒罪之。是何等規制乎。
 
95
大明法官員及官人子弟。並不得近娼女。我國中廟朝。己卯年間。甞罷之。及羣小得志復設。
 
96
一。迎詔時罷假山優戲。
 
97
按假山優戲。本出胡俗。不經之甚。大違祗承詔勑之禮。且招集八方優人數千餘。累月留京。其破民家産。蕩人心目者。其爲害亦甚非細。宜一切罷之。或謂此雖戲儡。不經之甚。用於迎詔久矣。擅罷非便。此是我國因襲舊陋。而未改爾。非中朝典令。所有其罷否。非中朝所當知。然若謂擅罷非便。則備陳其由。通咨而罷之。
 
 

1.11. 供饌

99
○官員所供京官。皆自家供。今固如是矣。雖京衙門長官。率眷赴居公衙。亦自家供。
 
100
一。各邑使客支供。皆定器皿數。支供飮食堂下使客。九器。奉命者。依堂上例。堂上以上。十一器。正二品以上。十三器。今例飯羹追進。令醋皆入數內。唯湯炙依今例追進。口排以進飯羹醬入數內。湯炙幷二器。二品以上。三器。酒。則無過三酌。觴用賜鍾。其制見上下宴酌同。
 
101
一。凡外方宴使客必以禮宴無流連之宴凡使臣。奉命至藩府與竣事廻還。及赴京。聘隣國使出境與還至境上。皆設禮宴。其他過行邑。則勿許開宴。○其饌品器數。亦有定式。二品以上。十三器。三品以下。十一器。湯三進。酒五酌。或七酌。唯大賓大饗。有九酌。大饗則必立司正。
 
102
靜菴告于中宗曰。廢朝時。士大夫肆意耽樂。風流奢靡。而社稷幾危。遊樂之害事。於此可見。今之有識者。亦爲習俗所移。指儉約爲蕭條。以宴遊豐侈。爲太平氣像。一言喪邦。其此之謂歟。趙重峯奉使中國而還。上疏於宣祖曰。臣竊見中原之人。無不節用。官員家供。止以數器。自從私家所食。尤尚儉素。宴飮之際。酌以小鍾。限其行數。不敢踰節亂性。荒廢厥事。所以公私咸裕。庶政不墜。我國之俗。專以豐饌崇飮。爲務。財盡而不知憂。民窮而不知恤。上命而不知從。以暴殄天物。斲傷國本者。罔有紀極。內司庶官。雖行家供。而豪奢之輩。盛備饌品。貧弱之士。羞不能及。里巷之間。不計遠慮。而糜費尤甚。此何等風俗。而不思改之乎。外方列邑。雖有限品定器之敎。專不奉行。間有欲遵者。而經行使臣。視其饌品之豐約。以定其人之賢否。故名爲有識者。方且屈而從俗。無知守令。又何足責。是以。君無故不殺牛。而營吏趍從。亦必屠牛以饗之。大夫乃得三飯。而七歲衙兒。或具多品。至如詔使之來。大邑間設九爵之宴。而私行無賴者。亦皆張筵設樂。窮宵酣飮。彼酒與殽。非天隕而地湧也。輪定邑吏。爲肉禮房。月給三牛之價。而官員所食者。或至十牛。輪定官婢。爲酒母。月給三石之米。而官員所飮者。幾至二十石。以至客舍將校。困於燈席。園頭官奴。困於菜果。賣田徵族。侵索村氓。而猶不能支。則裂衣爲囊。相率而逃。中原庶官。一鷄一魚。不敢橫歛于民間。而我國爲官者。以養口腹之故。害及祖宗之赤子者。不知其幾千萬。則可不君臣相誓。汲汲乎菲食而正供也哉。而况遠方將士。尤多崇飮。棄鎭越境。浮觴連日。不惟割剝殘卒之爲。可慮賊乘其虛。則誰復防守。嗚呼。中原之地。酒禍猶少。而我國之人。崇飮夭死者。不可勝記。彼雖以欲敗身。在聖主濟世壽域之心。實所矜憫。而禍源不可不防也。臣謹具小鍾子十枚以進。伏願聖上。法皇祖之禁秫。體光廟之戒酒。二。以垂樣于京中。八。以垂樣于各道。使其倣爲白鍾。於大賓大祀鄕飮鄕射之際。一從華禮。刻定爵數。俾勿縱醉。其他非時非禮之宴。及與私行飮。過三酌者。一依酒誥之法。則庶無糜財病民妨政廢事之樣矣。
 
 

1.12. 衣冠

104
○衣冠之制。宜一遵華制。
 
105
衣冠制度。當一遵華制。遵華制者。蓋爲得人文之宜。法象之正也。今中國有失者。則亦當考究古制也。
 
106
去笠。代以冠巾。
 
107
公服者。公服之裡。必貼裡廣帶。舊公服裡。若着貼裡。俗稱固道貼裡。乃戎服也。時或疊皷疊鍾。則百官。卽列信地。脫公服。則不待更着。而便是戎服也。蓋安不忘危之意也。今則此制亦廢矣。○今按公服。裡着深衣。尤好。
 
108
婦人服。去足頭里。代以鈠子。
 
109
官吏服。外方。一同京吏。
 
110
趙重峯奉使中國而還。上疏於宣祖曰。臣竊見中朝衣冠之制。幞頭軟脚。名曰鴈翅。其制。勾曲其端橫揷之。而曲處向上。有若擧翮奮迅之象。故又名展翅。紅袍靑袍。襞積一如道袍。而不如團領。其他常服。自上達下。不尚浮大。而距地寸數如一。竊考洪武所定之規。文官之衣。距地一寸。武官之衣。距地五寸。袖闊俱一尺。袪口。文則九寸。而武僅容出拳。穿衣撒直領。其制前如貼裡。後如直領。左右兩旁。各有襞積。今雖文武同制。而整齊端嚴。儒巾。或曰。民字巾。形如民字故也。其制。或竹結而裹以緇布。或糊紙爲之而着漆。雖常着而行于烟雨之道。不如我國士巾之遇露輒垂。擧人之在監者。及武學生之參禮于西庭者。俱服儒巾。黑團領。其他學生。中外俱服襴衫。玉色而緣。以靑絹緣。廣二寸。東士之所謂靑衿者。與此大異。宦者之巾。竹結布裹。形如帽子。有職者有簷。自項後上起高於帽一寸。形如立瓦。無職者止着帽子。但以布。自前裹之。垂其餘于頂後。所服之衣。或穿貼裡。或穿衣撒直領。前如貼裡。後如直領。帶用細絛兒。雖侍立于榻前者。止服此衣。祿薄之宦。亦所易備。文武庶官。皆佩牙牌。以記職名。而俱黑其綬。宦者則赤以別之。遼東廣寧。雖是遠郡。而任事椽吏巾。如書吏而稍高。俱服團領。蓋守令冠帶聽事。則吏不敢不服其服。而我國外邑之吏。俱無禮服。甚不如人形。平壤義州等處。吏服尚同。各司之吏。他邑若令依此改之。則雖刀筆之賤。儼俱禮服。而庶無恠僻之習。矣。男童不編其髮。十五以下。則剪而垂之。十五以上。則緫於頂後。俱戴帽子。卿士庶人之子。俱二十。然後乃冠。女子旣嫁者。束髮于頂。而加以䯻。其制北人。結以鐵絲。南人。用竹爲之。俱裹以絹。又捲絹爲首帕。名曰鈠子。冬日則或以毛皮爲之。名曰煖額。自額繞䯻。結于頂後。而上橫以笄。婦人因事出外。則餙鈠子以文絹。或加皮金。新婦親迎之際。亦止戴此而已。或施七寶粧嚴。俗所謂花冠也。背子之袖。甚闊而無長衣。其長裙。不施趲短。而不務豐餙。其衣冠靚粧。而猶有儉約之俗。如此。臣路見向化達子。我國童男及女人歛髮之容。不幸而近之。是雖習俗流傳之久。而於聖上一變至道之機。若入因循。則異時華史。謂朝鮮爲冠帶之國乎。竊聞卿士之家。欲倣此。以歛其男女之髮。而無上命。故未敢也。若令士夫先行。而民以漸改。則庶乎變夏之不難矣。腦包。卽我國之所謂耳掩也。其制雖小。而便於常着。女人則惟老病者服之。而其制尤小易備。我國耳掩。好尚侈大。常民猶用兩具之皮。女人毛冠。幾用三具。其大者。幾用五具。以故皮價甚高。貧而老病者。不得着。若令依此改之。一禁侈大之習。則皮價不湧。而徧及老病之人矣。中原。雖有笠制。而人不能備。其出入之際。文官着忠靜冠。武官着毛帽而有簷。儒用儒巾。或着方巾。吏用吏巾。常人皆着帽子。而東方之人。不論貴賤。通戴笠子。虛費重價。若從華俗。使吏士常着其巾。庶人止戴帽子。則隨土所産。或染苧布。或染麻布。而爲之。不必用毛段。窮人庶無費價買笠之患矣。中原之制。不惟簡約易備。而如今天下同文之日。如雲南貴州。距京師萬餘里。曾是椎䯻侏離之域。大小男女。一遵華制。况我箕邦。距京師不滿四千。實與五服諸侯無異。而衣冠多有可羞者。臣謹具圖樣以進。請以此下于工曺。頒于八道。使之改作。悉從華制。
 
111
深衣。依韓氏說。
 
112
韓久菴深衣圖說曰。深衣之制。禮記本篇及玉藻所載。明白簡切。本無難曉。而註疏諸家。曲生意見。紛紜穿鑿。遂使經文本義。爲所掩蓋。朱子晩年所服。與家禮不同。必有定說。而今其遺書。未見明證。僅出於門人蔡,楊氏之說。而當時猶恨不得聞其詳。但知一掃疏家之謬。不知並與註家而掃之。掃去一重又有一重。其不得經文本義則一也。愚嘗出於僭妄。每讀經書。不用一字訓誥參錯其間。直將白本。平心玩索。積有年紀。庶幾或得作者之意。一朝似見字義勾法。皆爲恰當。移易不得。旣而反以求之人身上宜穿着便起居。可用於古。而亦可用於今。噫。聖人制作在易。而求諸難。有如此。夫抱經尚友。恨不得與蔡,楊諸先達。上下論辨。而獻疑於朱夫子也。至於喪服領衽。先儒已有成說。雖不敢忘爲容喙。而以深衣之制。推之。亦不能無惑。如或好禮君子。因此起疑。以爲紬繹之端。則其於復古之制。豈勝幸甚。○續袵鉤邊。○續。連也。儀禮喪服篇曰。袂屬幅。續與屬。古字通用。衽。衣前兩襟也。古衣皆爲上衣下裳。裳從一邊圍腰。前面固已不分開矣。別用一幅布。交解裁之。上尖下廣。分綴於衣之兩襟。左掩其右。俾免分開。古人所謂右衽敷衽歛衽。皆指此而言也。惟深衣。衣與裳連綴。自領下至裳末。一面分開。不用別幅爲衽。只兩襟對下。纔相連續。故云續衽。兩衽旣不得交掩。則須用結紐。마기左右交鉤。然後可無分開之患。故又云鉤邊。今之箕排領。돕지卽其遺制也。玉藻云。衽當旁。旁卽布幅邊旁也。鄭氏錯認旁。爲人身兩旁。故說衽字。不去强解。凡裳幅交解處。皆謂之衽也。衽。本衣襟交接之名。故凡兩物連接。借以爲喻。則固有之。檀弓曰。衽。每束一釋之者。以小要。銀錠連合棺與蓋之際。故名爲衽。是也。何嘗直以裳幅。爲衽乎。且衣裳連綴。則裳之兩邊。皆在前面。左右縫合。更不須言也。旣曰續衽。又曰鉤邊。何其文義之重疊煩複。別爲致詳於不必詳之地耶。吾恐其必不然也。鄭註旣誤釋經文。而疏家又誤釋註文。愈往愈失。至以無用之剩幅。左右交垂。不有蔡,楊諸公。推求朱子之意而改正之。則後世幾不免服妖。而獨惜其得註意。而不得經意。猶爲隔壁之說也。○曲袷。袷領緣也。衣領兩邊。當頣頷處。裁割。取方。如今喪服。前闊中之制。以安項。而以二寸皀絹。純其邊。故云曲袷。經曰。曲袷如矩。以應方。鄭氏云。古者方領。如今小兒衣領。疏云。方領。似今擁咽。司馬溫公曰。方領如今上領衣。但方裁之本。出胡服。須用結紐云云。鄭氏所謂小兒衣領。今尚有之。與司馬公所謂上領衣相似。疏家所證擁咽。雖未詳其制。以文義見之。亦不過擁護咽項。如上領衣也。隋煬帝遊幸。頻數百官。取其簡便服之。漢時未有。故鄭以小兒領喻之。其實一也。然則司馬氏以前方領之制。不至專失。但鄭氏旣誤釋續衽。而又欲以兩襟交掩。故其領亦疑其向上繞項也。若知兩襟對一布旁。相當爲續衽。則兩領割處。左右交合。卽成曲袷。雖欲引而上向。亦不可得也。經曰。抱方負繩。繩在背而方在前。不亦皎然明甚乎。蓋爲方領。則不得不爲續衽。爲續衽則不得不爲鉤邊。雖爲三事。而實相因也。朱子曰。兩襟交掩衽在腋下。則兩領之會自方。若不用別幅爲衽。必欲牽引兩襟。至於腋下。將不勝其拘攣。便身之服。恐不如此。而雖强令交掩。亦未見曲袷如矩之狀矣。然則裁割方領。其不着尺寸。何也。曰。人身肥瘠不同。但令闊狹隨宜。不必拘也。且玉藻曰。深衣三袪。諸家皆以腰縫之圍釋之。竊詳其文義。若云深衣腰三袪。則誠如諸家之說。今只云深衣三袪。而指爲腰圍。豈非扤捏乎。恐其不然也。愚意以爲袖口曰袪。左右袖。旣有袪。兩袖中間。又有方領如袖口。故云三袪。蓋欲以明深衣之爲方領也。經曰。袪尺二寸。則其空圍。實二尺四寸也。今方領空圍。亦二尺四寸。則足以安中人之項。而正如袖口之有袪。然則其尺寸。亦不爲無所據矣。曰。鉤邊之結紐。當用幾箇子耶。曰。於經無所考。此必有其制。而今缺不得矣。但儀禮士喪禮。殺冒之制。君綴旁七。大夫五。士三。殺冒雖與深衣。爲異物。而鉤邊與綴旁。其用正相似。且古人於貴賤等級之數。必致其詳。以此爲准。恐爲無於禮者之禮也。○袪。袪。袖口也。擅弓曰。鹿裘橫。袪裼之可也。詩曰。羔裘豹袪。疏云。袂是袖口大者。袪是袖頭小稱。經曰。純袂緣。純邊各廣寸半。於袂必着緣字。然則袂口外。別有緣寸半以爲袪。而以皀絹。純其上。似非純。卽爲袪也。○純。袂口裳邊。經無表裡。皆純之文。恐或只純其外也。惟曲袷。說文云。衣無絮爲袷。卽裌字之義。似當皀絹四寸。夾縫爲二寸。且不云純而云袷。則似當布外別綴。如令上領。故亦云曲領也。或云。袷。交領也。兩領以交而合。故謂之袷。未知孰是。○負繩。衣之背縫及裳之中縫上下相接。故云負繩也。○大帶。玉藻。天子,諸侯,大夫,士,居士,弟子之帶。皆不同。而其曰。凡帶有繂無箴功。繂。說文云。索也。爾雅云。以竹爲索。所以維持舟者。蓋編索爲著。以帛褙起。不令貼屈。如今品帶之質。不用箴線爲功也。又曰。諸侯索帶終紕。大夫索帶紕垂。士練帶繂下紕。然則以帶邊所餙。爲貴賤之等。諸侯紕終。其帶。大夫不紕其腰。紕其垂紳。士則惟繂下爲紕。以此見之。帶之有繂。亦不竟帶。而未詳其制。又曰。大夫大帶四寸雜帶。君朱綠。大夫玄華。士緇紕二寸。再繚四寸。然則惟大夫之大帶爲四寸。士及君大夫雜帶。皆以二寸。再繚之爲四寸。未知深衣之帶。爲大帶。爲雜帶也。或者謂冕服之帶。爲大帶。燕服之帶。爲雜帶。士賤無冕服。故無大帶。則深衣之帶。亦恐以二寸再繚。爲是也。曰。幷紐約用組三寸。長齊于帶。帶之左右屈而爲紐。仍合幷其紐。用組約之。令不解也。組紃三寸其博也。此則恐指大夫以上。大帶所用之組而言也。若大夫雜帶及士帶。則本二寸。豈組博反廣於帶乎。恐以次而差細也。曰。紳長制。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寸。又引子游之言以爲三分帶下。勾紳居二焉。紳勾縪勾結勾三齊。然則紳長下與裳齊。亦未知何所據也。
 
 
 
 
 

1.13. 言語

114
○言語卽華語。文官凡言文官。在東班者。皆是。五品以下。每歲十二月。會承文院。講漢語。二書或吏文五分以上。賞加一資。不通者降一資。武職外官則否。無故不參者。罷職。○相臣一員。坐承文院。與本院官員承文院官員。則有故者外。齊會。及吏禮曺堂上臺諫各一員。合坐試講。
 
115
一。四學及各州縣學。每三朔。一講漢語。其內舍陞試時。本經外必講漢語。二書。陞營學及大學。內外舍及陞朝。同。漢語。今所用老乞大,朴通事等書。皆俚俗駔之語。不足講習。宜別摭經史語錄以及物名度數。凡閑人事無害於義者。條條編集。如朴通事例。爲一卷書。又以五倫全備記。其中續添供笑條及歌調可剛者。刪取成書爲當。二書。皆具諺解以資講習可也。○又二書之外。幷與四聲通解,正音指南,雅語指南等書。京及各道營學刻板。俾諸司及各邑學校。皆印藏數十件。且使人人得以印看可也。
 
116
本國言語文字。旣爲二途。東方諺文。亦有音無義。政事經學以及事物名數。多礙滯難通。至於事大之際。國家機務。徒憑舌人。是豈小事哉。夫人聲之輕重遲疾。風氣所拘。固有不同者。東方之音。輕淸而淺促。然中國之地。四方之人。亦奚必均齊哉。唯其同其音。而一其語語之而無不通。是則天下之人。無有所異也。昔我莊憲大王一新百度。有意於是。旣設承文院。令文官始出身者。必習漢語吏文。又撰四聲通攷。以卞其音。又令凡百名物。皆稱以漢語。至今尚有傳習者。每官府開坐。吏輒唱日。禁鄕談。則府中上下於凡物名。皆以漢語。不得用鄕談。今其制雖廢。而尚有傳習之可見者。如當直曰當당直디。家事曰家갸事스。下處曰下햐處츄。銅曰銅퉁。頭盔曰頭특盔퀴。大紅曰大다紅훙。紫的曰紫的디。鴉靑曰鴉야靑칭。假的曰假갸的디。網巾曰網망巾긴。團領曰團튄領링。帖裡曰帖텨裡리。腦包曰腦包。錢糧曰錢쳔糧랑。甘結曰甘간結계。帖子曰帖텨子즈之類。然日用言語。仍其鄕談。故眾楚一齊之勢。不能漸變。而終至還廢。今則文官之通漢語者。絶無矣。如欲追先王之志。而變夷爲夏。卽民間言語。縱難一變。凡諸文字。皆從華音。士子所習經書諺解。一以洪武譯音。卽洪武正韻翻譯。使之講誦。如此則言語雖異。字音則同也。如此則其於言語。亦思過半矣。如未能然。則京外學校之士。必使本經外。依上式講習。漢語稍待能通。然後陞次。而凡在五品以下官。皆令歲一試講。以升降其資。可也。如此則不必置承文院諸官。但令出身者。習之也。
 
 

1.14. 度量衡

118
○度量,衡。工曺制造。以頒諸司,諸道,諸邑。審究法。原用銅精造。頒諸司。又頒諸道諸邑。令各藏在官府。而依式精造。烙印行用。凡造度量衡。皆刻其年月官司號。○度之制。十釐爲分。十分爲寸。十寸爲尺。十尺爲丈。○量之制。十勺爲合。十合爲升。十升爲斗。十斗爲斛。○衡之制。十釐爲分。十分爲錢。十錢爲兩。十六兩爲斤。大稱百斤。中稱。三十斤。小稱。三斤或一斤。
 
119
一。每歲正月。京則京府。外則各邑。懸度量衡於市。以爲民式。
 
120
一。私處所造。每春分秋分。京府各邑。平校烙印。
 
121
一。每觀察使巡到。必納各邑所用度量衡。校驗。其有不如式者。罰之。
 
122
按古今以十斗爲斛。卽石而本國以十五斗爲斛。是乃襲謬因苟而然。失筭數之紀。乖度量之用。宜釐改之。以十斗爲斛。或以爲本國斗小。十五斗。當中國十斗。故如此。是亦不然。果令斗小。則當改其斗升。以求大小之眞。不可不正其本。而欲齊其末也。夫天地之數。生於一而成於十。十者。數之極也。是以積勺爲合。積合爲升。積升爲斗。積斗爲斛。皆以十焉。是以古者斗小。而十斗爲斛。今中國斗大。而亦十斗爲斛。十斗爲斛。古今不易之制也。苟不可易而易之。則物失其則。而用乖於事。夫如是。故今斛擬之於數。則失其紀。准之於法。則違其度。以之會計。則奇零而難用。以之駄載。則過重而難運。是豈可以仍循苟且。而終不之改者乎。且本國斗小。未必爲失。而中國大斗。亦未必是。古斗雖不可見。按魏李悝之言曰。百畒之田。平歲。收粟百五十石。大熟則四倍收六百石。下熟自倍收三百石。人月食一石半云。則粟一石半爲粟米七斗矣。又漢諸葛亮一日所食。不過數升。而司馬懿以爲食小事煩。以此等說推之。則今本國斗與古斗不相遠。而中國斗失於太大也。今中國斗倍過於本國斗。而此則稱唐斗。又有小斗。較唐斗僅半者。謂之周斗云。大抵量之大小。則定律管而求聲氣之應。然後可以得其正矣。而至於十斗爲斛。則乃不易之定法也。
 
123
晉武帝時。掘地得古尺。尚書奏今尺長於古尺。宜以古爲正。潘岳以爲習用已久。不宜復改。摯虞論之曰。昔聖人有以見天下之頤。而擬其形容象物。制器以存時用。故參天兩地。以正筭數之紀。依律計分。以定長短之度。其作之也有則。故用之也有徵。考步兩儀。則天地無所隱其情。準正三辰。則懸象無所容其謬。施之金石。則音韻和諧。措之規矩。則器用合宜。一本不差。而萬物皆正。及其差也。事皆反是。今尺長於古尺。幾於半寸。樂府用之。律呂不合。史官用之。曆象失占。醫署用之。孔穴乖錯。此三者。度量之所由生。得失之所取徵。皆絓閡而不得通。故宜改今而從古也。唐虞之制。同律度量衡。仲尼之訓。謹權審度。今兩尺並用。不可謂之同。知失而行。不可謂之謹。不同不謹。是謂謬法。非所以軌物垂則。示人之極。凡物有多而易改。亦有小而難變。亦有改而致煩。有變而之簡。度量。是人所常用。而長短。非人所戀惜。是多而易改者也。正失於得。反邪於正。一時之變。永世無二。是變而之簡者也。憲章成式。不失舊物。季末苟合之制。異端雜亂之用。當以時釐改貞夫一者也。宜如尚書所奏。
 
124
一。制嘉量置於闕庭。以爲永世之式。嘉量合法。則度衡。亦可考矣。○於闕庭一畔。別造屋。如今碑閣以儲之。
 
125
按舜之巡狩。同律度量衡。而孔子論武王反商之政。而曰謹權量。四方之政行焉。又夏書云。關石和勻。王府則有。而周量刻銘曰。嘉量旣成。以觀四國。永啓厥後。玆器維則。蓋聖人旣一天下之長短大小輕重之式。使凡造作出納交易之者。咸有則焉。而奸僞無所容。天下均平。率歸其極。而又慮歲久而或差也。故設關石於王府。造嘉量而垂法。以爲後世取準之地。聖人之意至矣。下逮秦時。商君亦能一衡石丈尺。雖其所謂衡石丈尺。或非先王之舊者。而猶知沿而行之也。至於後世。則鮮或擧之矣。無恠夫國政不平。民僞日滋。萬事紊亂。莫知其紀也。明王有作宜講究法。原眞得其正。然後鑄爲其式。頒行四方。又依古法。作爲嘉量。置之王宮。以爲後式。可也。
 
126
周禮。㮚氏爲量。改煎金鍚則不耗。鄭玄曰。消涷之精。不復減也。不耗然後權之。權。謂稱分之也。權之然後準之。準。故書或作水。杜子春云。當爲水金器有孔者。水入孔中。則當重也。量之以爲鬴。深尺內方尺而圜其外。其實一鬴。以其容爲之名也。四升曰豆。四豆曰區。四區曰鬴。鬴六斗四升也。鬴十則鍾。方尺乃積千寸。其臀一寸。其實一豆。其底深一寸也其耳三寸。其實一升。耳在旁。可擧也。重一勻。重三十斤其聲中黃鍾之宮。㮣而不稅。得以平量而不租稅。其銘曰。時文思索。允臻其極。時。是。允。信也。言是文德之君。思求可以爲民立法者。而信至於道之中。嘉量旣成。以觀四國。以觀示四方。使放象之。永啓厥後。玆器維則。又長啓道。其子孫使法。則此器長用之。○王昭禹曰。量之爲器。內方而外圜。則天地之象也。其臀一寸。其耳三寸。則陰陽奇耦之義也。其重一勻。則權衡之法寓焉。其聲中黃鍾。則律呂之法寓焉。夫黃鍾爲律之本。而宮爲五聲之綱。量之所制。其本起於黃鍾之龠。其成也。聲又復中於黃鍾之宮。豈非以天下之法於此乎出。而五則之法於此乎成歟。非特此也。宮於五行爲土。於五常爲信。則以量爲法則之主。且以立信於天下也。○鄭敬仲曰。量之爲物。其粗則寓於規矩法度之末。而其妙極於天下之精微。蓋出於時文之思索。而歸之大中至正之道。民所取中而芘者也。
 
127
漢志五度之法。用銅高一寸,廣二寸,長一丈。而分,寸,尺,丈存焉。唯引十丈曰引。則用竹長十丈,高一分,廣六分。五量之法。用銅方尺。而圜其外。旁有庣焉。不滿之處。其上爲斛。其下爲斗。左耳爲升。右耳爲合龠。其狀似爵。凡律度量衡。用銅者。名自名也。所以同天下。齊風俗也。銅爲物之至精。不爲燥濕寒暑。變其節。不爲風雨暴露。改其形。介然有常。有似於士君子之行。是以用銅也。用竹爲引者。事之宜也。蓋引長而難以收藏。故用竹篾爲之。爲宜也。○丘濬曰。班志於度量二者。皆言其所以製造之質。或用銅。或用竹。獨於權衡略焉。乃於下文。緫律度量衡用銅者。意者權衡。亦用銅歟。後世於度量二者。用木爲之度。間有用銅者。而斗斛之制。則用銅鮮矣。權之爲器。非若度量。雖有長短大小之不同。而各自爲用。惟權之一器。則兼衡與準。而參用之。所以爲之質者。亦各不同。準必以繩。權必以銅。而衡則以木若銅爲之也。後世一惟用木耳。
 
 

1.15. 制造

129
○凡制造之麤惡不如法者。及淫巧過度者。禁之。
 
130
月令曰。季春之月。命工師。令百工。審五庫之量。金鐵,皮革,筋角,齒羽,箭榦,脂膠,丹漆。毋或不良。百工咸理。監工。日號毋悖于時。毋或作爲滛巧以蕩上心。孟冬之月。命工師效功。陳祭器。按度程。毋或作爲淫巧以蕩上心。必功致緻同爲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誠。功有不當。必行其罪。以窮其情。方懿曰。工固有巧也。然過乎巧。則爲淫矣。以其淫。故足以蕩上心焉。此仲春孟冬。皆言毋或作爲淫巧。以蕩上心。前則因其作而戒之。後則因其成而又戒之。
 
131
王制曰。用器不中度。不鬻於市。兵車不中度。不鬻於市。布帛精麤不中數。幅廣狹不中量。不鬻於市。姦色亂正色。不鬻於市。
 
132
按先王之世。百工餼廩稱事。凡爲工匠者。皆有定業。而得食於其事。又從而有不如法之禁。此所以器皿絲布之類。無麁惡不可用。服用玩好之類。無淫巧蕩心之物也。我國法制不明。而以力爲制。工匠未有定稅。而隨聞勒使。不酬其直。古者。工匠歲稅有常數。常稅之外。更無橫侵。凡爲公役。皆償其直。故能者獲厚。而各勸於技。本國工匠。未聞有常稅。而官府但隨名捉致威力。役使不給。其直風俗如此。故有勢者。亦因假官令。名之曰行下。捉致役之。能者。每被苦役。而不能者。安逸無害。故百工制造。無一不麁。非人才智爾殊也。法敎使然也。四民得所勸戒有法。田制旣行。而學校有法。則自然四民得所矣。工商有定稅。而無橫侵。官工有常廩。而考其功。上下其食則勸戒有法矣。然後宜令有司。以時發禁。市上凡麁糙不堅緻不如法。淫巧過度。足以蕩人心者。皆罰之可也。凡事。若不使人知禁。而防之於未然。因以成俗。則難可變。今之麁布。亦其一也。夫然後知先王之世。工匠所造市上物貨。莫不有式有禁。其意深矣。此乃所以正人心興事功。同天下保風俗之一道也。
 
133
又按李覯曰。理財之道。去僞爲先。民之詐僞。盡其常情。矧玆市井餙行慝。何所不至哉。姦僞惡物而可雜亂。欺人以取利。則人競趍之矣。豈惟愚民見欺。使人妨日廢業。以作無用之物。人廢業則本不厚矣。物無用則國不實矣。下去本而上失實禍。自此始也。丘濬曰。市肆所陳。雖工商之事。然風俗之奢儉。人情之華實。國用之盈縮。皆由於斯。此二言者。皆深有所見。提政敎之要者。不可不念也。
 
 

1.16. 家舍

135
○凡家舍貴賤。皆有其制。法典。大君。六十間。王子君,公主。五十間。翁主及宗親,文武官二品以上。四十間。三品以下。三十間。七品以下及有蔭子孫。二十間。庶人。十間。或五間。凡私家母。得用花拱草拱田矆。凡家廟不在此間數內○造家地步數。見田制篇。度地奠民。亦冬官所當掌。
 
136
按家舍傳子孫。公卿之子。不必爲公卿。而所傳田家不可。令卽損撤。若新造家者。則必須依令無逾也。
 
 

1.17. 道路橋樑

138
○道路橋梁。工曺本府。考察修治都城內路。大路廣三十六步。中路十八步。小路九步。凡路兩傍。皆有溝渠。大路溝廣二步。小路一步。溝廣。不入道路步數內。下皆倣此。道路溝渠。分授各里長。不得侵占掘取。或投汙穢之物。外方邑城內路。大路十八步中路九步小路六步及凡道路。大路自諸道達京城之路。十二步。中路兩官相通之路。九步。小路自鄕村達官之路。六步。其次。又有村間相通往路。其廣二步。皆有其制。凡官路。每十里。立小堠。三十里。立大堠堠。刻某府。東距幾里。地名某。南西北同。
 
139
或曰。道路寬廣若是。何也。曰。京中之路。不但開列市廛。通行軒騎。民庶之繁。法駕擧動時。隊衛百官。不如是。不能以整列而行。外方郡邑。雖非京比。亦必容市廛人民之眾。及凡道路。常時必容。行旅車馬之通。軍事亦有師旅之行故也。今京內道路。則旣寬且平。無可改修。至於郡邑。率多苟且者。又間有當新築城池。合縣新設處。其舊邑宿路。雖不可猝然盡改。若新築新設處。則街衢道路。預爲經度分畫。使民知避。田野之際。作頃時。亦必預畫。使民無犯。徐待民力有餘。以漸治之。蓋今俗不知用車。故其治道也。例是苟簡。任其狹仄。俟民業有定。出力平治。使皆用車可也。苟一番整治。則後無別段費力。不過年例修補而已。按古者都邑。前朝後市。此制極好。但我國地形不平。例爲因山爲宮。勢不得後市。只宜如今開廛於街道兩傍。而稍遠王宮官府。使得內朝外市。可也。○市廛。本開城邑者。今法制未備。郡邑無市廛。而散出塲市於遠外空荒之處。其害非細。城邑之路。依此展治。俟後人民完庶。則宜使旁開市廛如制也。
 
140
一。凡橋梁。以漸作石橋。
 
141
按道路橋梁。亦王政之所必理者也。今我國橋梁之作。公家不與知。而必待僧徒私自勸緣爲之。其政廢俗弊也如此。四民定業。然後待力有餘。暇其可造成處。以漸成之可也。量出財儲。以國儲。稟報會減。依式調役。凡一歲。用民力有常數。○若僧徒未罷前。則先役以僧徒。或雇役。給價。募人以役。○凡工匠輩。皆准酬其直。以石爲橋。永使牢固。今土木之橋。每歲勞費。必作石橋。然柱橋不如虹橋之完牢。作虹橋。尤好。
 
 

1.18. 用車

143
○凡諸司諸邑諸營鎭諸驛。並置大車便車曲車杠輈。以輸物。令民間。亦置田車。以便輸載。其險阻處。亦不必用。
 
144
按舟車之利大矣。陸地所用。莫如車。我國雖土地不平。其平夷可以用車處亦多。而俗窒不知用。宜令自官始之。使民興行也。今村閭道路。任其狹仄。不加平治者。亦是不用車之故。
 
 

1.19. 藏冰

146
○藏冰。京及各邑。依今例。外各鎭各驛。卽察訪道。皆許藏冰。浦邊漁戶及站店鋪子等。亦不禁私藏。
 
147
按今例各邑外。不得藏冰。宜令鎭驛站店。皆得藏冰。使爲官者遍及。而庶民疾病行旅暑渴者。亦得以波及焉。
 
 

1.20. 僧尼巫覡淫祠

149
禁僧尼。○凡僧徒不得受田。田制行。則自如此。○雖田制未行前。亦不許僧徒有田。凡今僧徒田。使民告官。耕食三年內。主僧不還俗爲民。則令永爲己業。○又今或有寺位田者。此則尤當革罷。以給民。
 
150
今僧徒游手游食。寔繁有徒。居處器用。僭擬王宮。平民逃賦。相率以入。由是。異說昌熾。人心蔽錮。民小財耗。國不爲國。爲政者。悉使返之南畒而後。可以一道德而同風俗。蕃萬民而裕邦國矣。
 
151
一。行諭國內。僧徒令皆還俗。今僧尼還復爲人。謂之還俗。姑仍今稱。○還俗者。復其身三年。乃屬相當職役。或爲軍士。或爲工匠。皆依其願入屬。其能文可任事者。擇屬吏任若或士族通經書願入學者亦聽其不還俗者。徵贖布。定其期限。限內不還者。徵贖布十疋。凡綿布。皆以六升蜜織三十尺。令受驗帖。無驗帖者。到處紏察。論以極律。年六十以上者。免徵布。○其驗帖。該曺緫之。分送各道。各邑計數准給。具某郡某寺。年貌父名。該曺印板而空。其書某郡某寺年貌父名處。如今案帖式。隨給置簿。藏於本邑。以爲後考。
 
152
或曰。近來諸山城。有守直寺。使僧居之。除雜役。此則何以處之。曰。若仍今之爲。則山城守僧。當免贖布。然事極苟且。殊與制禁本意相反。蓋山城。本不當有而有者也。山城而可設邑。則宜爲邑城。聚居民庶。豈可使僧看守。若高仄山巓。不可設邑。而別設爲山城者。則皆當撤罷者也。其說已在兵制城池條。
 
153
一。凡寺剎營造者。主者。杖一百。沒入其貨物。守令聽許印給勸緣文者。同罪。凡空寺材瓦。撤以補公廨之用。
 
154
一。自今以後。謂立法之年。令民不得出家爲僧。凡爲僧者。沒爲奴。限其身爲官奴。或驛奴。○許人紏告四口賞一使之爲奴。亦限其身。與子。爲僧徒弟者。與者受者。俱杖八十。邊遠充軍。
 
155
一。凡有公家大小役。役以僧徒。僧徒未盡還之前。則凡有公家大小役。役以僧徒。一歲無過二十日。皆給料如常式。
 
156
一。凡寺剎鍾皷。皆屬公。小磬之類。姑勿論。其鍾之盈尺以上。悉屬公。大者則懸於城門。以警晨昏。數多則合鑄。爲大鍾而懸之。若本邑已有。則隣邑輸之。其餘則悉以爲鑄錢之用。若有旗幟軍器等物及畜養牛馬者。皆治罪屬公。
 
157
或曰。舊例。度帖丁布。亦二十匹。今此贖布。定以二三十匹。以深示懲革之意。如何。曰。凡事太重。則反有所不行處。今寺剎遍滿山谷。緇髡相半於平民。如是者。幾百年矣。且國家失政。民不勝其役。故不得已逃於彼者多。本之則非其罪也。宜先明敎化。輕賦役。令君子知道。小人樂業。如此而又爲之制。使知禁戒。則彼豈肯違天性。悖人倫。冒法禁。而爲僧也哉。法行旣久。彼將自息。不患作法之不急。唯患持法之不久也。
 
158
唐高祖時。傅奕上疏曰。西域之法。無君臣父子。以三塗六道。嚇愚欺庸。追旣往之罪。窺將來之福。至有身陷惡逆。獄中禮佛。口誦梵言。以圖偸免。且生死壽夭。本諸自然。刑德威福。繫之人主。今其徒矯托皆云。由佛攘天。理竊主權。其爲害政。良可悲矣。五帝三王。未有佛法。君明臣忠。年祚長久。至漢明帝。始立胡祠。然惟西域桑門。自傳其敎。西晉以上。不許中國髡髮事胡。至石符亂華。乃弛厥禁。主庸臣佞。政虐祚短。事佛致然。梁武齊襄。尤足爲戒。今天下僧尼。數盈十萬。刻繪泥像。以惑黎庶。國家安有不亡者乎。陛下以十萬之眾。自相夫婦。十年滋産。十年敎訓。兵農兩足。利可勝旣耶。昔高齊章句子他言。僧尼塔廟外見毁。宰臣內見疾。妃嬙陽忌陰謗。卒以讒死。周武帝入齊。封寵其墓。臣竊賢之。太宗嘗問奕曰。卿拒佛法。奈何。奕曰。佛西胡黠人爾。欺訹夷狄。以自神。至入中國。而孅兒幻夫。模象莊老。以文餙之。有害國家。而無補百姓也。帝善之。
 
159
○巫覡淫祀。亦嚴禁。犯者。每主家。笞三十。或罰布二疋。或朝官而有犯者。則削其仕版。巫覡。杖六十。或罰布四疋。○巫覡。凡有病人救療事。則使之救療。有裁縫工役等事。則使之執役。其願納巫衣鉦皷。不復爲巫者。聽其里人爲保。並爲納招而除其役。後若不改其習。治以全家之律。並坐保者。若保者紏告。則免其並坐。
【원문】磻溪隨錄卷之二十五
▣ 커뮤니티 (참여∙의견)
내메모
여러분의 댓글이 지식지도를 만듭니다. 글쓰기
〔한국고전〕
▪ 분류 : 총서
▪ 최근 3개월 조회수 : 632
- 전체 순위 : 112 위 (1 등급)
- 분류 순위 : 2 위 / 82 작품
지식지도 보기
내서재 추천 : 0
▣ 함께 읽은 작품
(최근일주일간)
• (1) 고향
▣ 참조 지식지도
▣ 기본 정보
◈ 기본
  반계수록(磻溪隨錄) [제목]
 
  유형원(柳馨遠) [저자]
 
◈ 참조
 
▣ 참조 정보 (쪽별)
백과 참조
목록 참조
 
외부 참조
 
백과사전 으로 가기
▣ 인용 디렉터리
☞ [인물] 유형원

  지식놀이터 :: 원문/전문 > 고전 > 한국고전 > 총서 카탈로그   목차 (총 : 28권)     이전 25권 다음 한문 
◈ 磻溪隨錄 (반계수록) ◈
©2021 General Libraries 최종 수정 : 2021년 08월 24일